您好,欢迎您

宫晓梅教授:cCRT后舒格利单抗巩固方案为III期不可切NSCLC患者带来持续获益,已超30月未进展

05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约80%1。对于 III 期不可切除 NSCLC,传统治疗方式为同步放化疗(cCRT),部分患者由于合并症或身体条件限制只能接受序贯放化疗(‌sCRT)。一项Meta分析显示,cCRT和sCRT的5年生存率分别仅为15.1%和10.6%2。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延长了局部晚期 NSCLC 患者的生存;其中,GEMSTONE-301研究纳入了中国大陆人群中经cCRT或sCRT后未进展的III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探索舒格利单抗巩固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3年OS率达55.8%,为cCRT/sCRT后的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李朋医生分享了一例驱动基因阳性III期不可切NSCLC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舒格利单抗巩固治疗获得长期生存获益的病例,【肿瘤资讯】对此进行整理,并邀请上海市肺科医院宫晓梅教授进行点评,与大家共同学习。

李朋
肿瘤学在读博士

上海市肺科医院 放疗科

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
已承担校级课题的一项目并参与多项国自然及省市级课题的研究

研究方向:肿瘤放疗抵抗与免疫微环境;肺癌脑转移;肺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人工智能与精准放疗。

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

患者男,58岁,因“体检发现肺部结节10余天”入院。有吸烟史30年,平均20支/日,戒烟13年。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服用拜新同降压。否认冠心病病史、肝炎等。无家族史。
患者入院后PET-CT报告:1、右肺上叶后段MT可能性大,侵犯邻近胸膜可能;右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左肺门淋巴结转移可能。 2、双肺气肿,左肺下叶肺大泡。 3、右侧上颌窦炎。 4、肝脏多发囊肿可能,左肾囊肿可能。 5、右侧第8肋良性病变可能。

病理检测报告:免疫组化支持差分化腺癌。PD-L1 表达70%+。

基因检测显示:KRAS(G12C)基因突变,EGFR、BRAF、ALK、ROS1均为野生型。

结合患者胸部 CT、头颅 MRI、PET/CT 及病理学、基因检测后,患者无脑转移、骨转移等,明确诊断为右肺上叶腺癌cT3N3M0 IIIC期KRAS(G12C)突变型,PD-L1(70%+),暂无可手术指征。

2.png

治疗经过

患者治疗方案为同步放化疗后免疫巩固治疗。

3.png

放疗:总剂量 60 Gy / 30 次,开始于 2022 年 6 月 29 日,至 2022 年 8 月 12 日完成。

化疗:采用 EP 方案(依托泊苷 85 mg D1-D5,顺铂 40 mg D1、2、8、9),每 3 周一周期,同步进行。

放化疗结束后自 2022 年 8 月起,患者接受舒格利单抗 1200 mg,每 3 周一次(q3w),维持治疗至2024年12月。期间定期行影像学复查及相关血液学指标监测。放疗完成后复查胸部影像学提示原发肿瘤病灶有明显缩小;此后多次随访中,至2025年3月,患者无新发转移或明显进展征象。患者生活质量良好,总体耐受性可接受。

4.png

宫晓梅
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放疗科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放疗专委会青委会秘书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分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癌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上海市科委课题,入选上海市人才发展计划,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发表SCI文章20余篇。

专家点评

本病例中,不可切局部晚期NSCLC患者经过cCRT后明显缩瘤,在随后的舒格利单抗巩固治疗中病灶继续缩小,且无新发转移或进展,达到长期生存,且生活质量良好,体现了舒格利单抗在cCRT后巩固治疗中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

舒格利单抗是一款全人源抗PD-L1单克隆抗体,可通过阻断阻断PD-L1与PD-1的相互作用解除免疫抑制,并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增强抗肿瘤效应,以上独特的双重机制赋予了其优秀的抗肿瘤活性3。放化疗可直接导致细胞毒作用,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调节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联合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4。基于以上机制,放化疗后免疫巩固治疗相关探索已在进行中。

GEMSTONE-301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舒格利单抗在接受cCRT或sCRT治疗后不可切III期NSCLC中的巩固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cCRT/sCRT后的巩固治疗中,舒格利单抗显著延长了不可切局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对于cCRT,舒格利单抗巩固治疗的中位PFS为15.7个月,而对照组为8.3个月,HR为0.71;两组的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66.3% vs 57.6%和54.1% vs 19.8%。对于sCRT,舒格利单抗组的中位PFS达到8.1个月,而对照组仅为4.1个月,HR为0.57;两组的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70.7% vs. 53.7%和59.0% vs. 43.7%5。除此之外,研究结果显示舒格利单抗组免疫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仅约 3%,凸显了其良好的安全性6。综上,舒格利单抗巩固治疗显著改善了cCRT/sCRT后不可切局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且耐受性良好。

在此之前,已有同类研究(如PACIFIC)探索了局部晚期不可切NSCLC中免疫巩固治疗的应用,然而PACIFIC研究亚洲人群样本较少(仅约 25%,且无中国大陆患者),基线特征与中国人群差距明显;仅纳入可耐受cCRT的患者,无法外推到sCRT人群7GEMSTONE-301研究更符合中国临床实践,且首次填补了 sCRT 人群免疫巩固治疗的临床空白。中国乃至全球真实世界中,在患者体能状况等因素影响下,cCRT的使用率往往低于 50%,在中国超过 65 岁的人群中仅 26.6% 左右,大部分患者只能接受sCRT,故而sCRT后免疫巩固治疗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8。基于GEMSTONE-301研究结果,CSCO指南已将舒格利单抗正式纳入不可切III期NSCLC的cCRT/sCRT后免疫巩固治疗推荐中,这意味着对于中国临床环境中大量无法完成cCRT的患者而言,也能在sCRT结束后通过舒格利单抗免疫巩固获得显著生存获益,极大拓宽了免疫治疗的适应人群。

结合本例患者的成功治疗经验,cCRT/sCRT后舒格利单抗巩固治疗将逐渐在III期不可切除 NSCLC 综合治疗占据优选地位。未来,仍需更多真实世界研究和更长时间的随访数据来评估免疫巩固治疗在III期NSCLC中的最优治疗时机、最佳疗程,以及可能的生物标志物筛选,以期在精准治疗层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参考文献

1.Siegel RL, Miller KD, Fuchs HE,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21. CA Cancer J Clin. 2021;71(1):7-33.
2.Aupérin A, Le Péchoux C, Rolland E, et al. Meta-Analysis of Concomitant Versus Sequential Radio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 Clin Oncol.2010;28(13):2181-2190. doi:10.1200/JCO.2009.26.2543
3.Zhao M, Shao T, Ren Y, Zhou C, Tang W. Identifying optimal PD-1/PD-L1 inhibitors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FrontPharmacol.2022;13.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pharmacology/articles/10.3389/fphar.2022.910656
4.KäsmannL,EzeC,TaugnerJ,etal.Chemoradioimmunotherapy of inoperable stage II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mmunological rationale and current clinical trials establishing a novel multimodal strategy. Radiat Oncol. 2020;15(1):167. doi:10.1186/s13014-020-01595-3
5.Qing Zhou, et al. Sugemalimab vs Placebo after cCRT or sCRT in pts with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SCLC: Final PFS Analysis of a Phase 3 Study. WCLC 2022. OA02.05.
6.Zhou Q, Chen M, Jiang O, et al. Sugemalimab versus placebo after concurrent or sequential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 (GEMSTONE-301): interim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multicentre, phase 3 trial.Lancet Oncol. 2022;23(2):209-219. doi:10.1016/S1470-2045(21)00630-6
7.Antonia SJ, Villegas A, Daniel D, et al. Durvalumab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in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7;377(20):1919-1929. doi:10.1056/NEJMoa1709937
8.Zhang T, Bi N, Zhou Z, et al. The impact of age on the survival outcomes and risk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ceiving chemoradiotherapy. J Thorac Dis. 2020;12(8):4347.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rini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omm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