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肺癌科研登峰荟:大咖论道,共议AI时代临床研究新方向

02月2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2月23日,肺癌科研登峰荟学术交流项目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知名医院的专家学者,围绕肺癌长生存策略、AI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邀请了河南省肿瘤医院王慧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作为会议主席,并邀请到多位肺癌领域权威专家和AI技术领域专业人士做了精彩分享讨论。【肿瘤资讯】对会议内容进行了重点总结,以飨读者。

探索肺癌长生存策略

在王慧娟教授的主持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修宇教授讨论了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角度看肺癌诊疗长生存策略的探索。他指出,OS(总生存期)是抗肿瘤治疗的金标准,5年OS率是肺癌治疗的重要里程碑,提升肺癌患者的5年OS率是“指标”也是“目标”。蔡教授表示,长生存时代中,探索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创新一线治疗联合模式,进一步改善晚期患者的长期生存,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1.png

随后的讨论环节中,江苏省肿瘤医院沈波教授提出,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关注治疗效果,还需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正飞教授表示,应根据患者是否为潜在可治愈患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局部治疗可以作为全身治疗的有力补充,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夏曙教授分享了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治疗方案,强调了多学科的会诊和讨论的重要性。最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作为环节主持总结了肺癌长生存的现状与未来。

AI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永生教授的主持下,中卫众康医学科学研究院王伟强教授分享了DeepSeek在科研中的实操应用,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DeepSeek进行选题、方案设计、研究执行和成果发表等方面的实操。王伟强教授指出,AI技术在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未来应继续深入探索其在肺癌治疗领域的应用。

2.png

临床研究项目全程管理

上海市肺科医院苏春霞教授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这一话题做了分享,详细讲解了临床研究的设计关键点,并通过具体的研究案例展示了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挑战和成果。苏教授指出,临床研究通常针对临床未满足的需求,需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强调了研究执行过程中的伦理审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重要性。此外,苏教授表示未来应在AI等新技术方面加大投入,以更好地推动肺癌研究发展。

3.png

讨论环节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龙华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蒲兴祥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林根教授均对新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做出高度评价,并根据各自的经验对AI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简单分享。

肺癌领域IIT研究选题方向与实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岩教授的主持下,赵华明博士从企业视角出发,分享了IIT研究的选题方向与案例分析,强调了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的重要性。随后,赵华明博士通过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治疗模式探索、老年患者新辅助化疗研究、潜在可切除人群的转化治疗等方面的案例,阐述了IIT研究设计和执行中的要点。赵华明博士还提到,未来应在多中心合作、数据共享等方面加强建设,提高IIT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

4.png

在讨论环节中,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指出,在IIT研究中,阴性结果仍有关注的价值,可启发新的研究思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指出了许多研究未能顺利完成的问题,强调了对研究严格监管的重要性。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红梅教授讨论了IT研究中的伦理审批和监管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艳滨教授则强调了特殊人群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与展望

会议尾声,王慧娟教授和王志杰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强调了AI技术对医学研究的重要影响。本次会议为肺癌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与会专家们的分享讨论体现出新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管理临床研究项目的重要性。期待未来AI等新技术能帮助研究者们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全球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丹忱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ile Zhou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3月03日
仲美玲
沭阳县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3月03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2025 ASCO GI 胃癌治疗新进展
03月03日
王洪艳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AI时代临床研究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