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术后辅助治疗新方向:TACE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08月2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即便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仍然较高,5年复发率高达40%~70%。术后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延长生存时间。近年来,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HCC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其与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展现了显著的生存获益。此外,瑞戈非尼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信号通路,已成为肝癌系统治疗中的重要选择。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瑞戈非尼联合TACE的协同作用为延长患者生存带来了新的希望。

术后复发的挑战与辅助治疗的必要性

肝癌术后复发率居高不下,主要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患者术后微观残留病灶有关。高复发率使得术后辅助治疗成为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策略。辅助治疗包括系统治疗、放疗及介入治疗等,旨在通过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的术后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

在高危复发风险患者中,TACE辅助治疗的作用尤为显著。研究显示,TACE可以通过阻断术后残存病灶的供血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证据等级Ⅰb,推荐A)。特别是在合并微血管侵犯(MVI)或门静脉癌栓(PVTT)的患者中,术后辅助TACE方案展现了良好的临床价值。此外,瑞戈非尼因其能够抑制TACE诱发的血管生成通路,进一步增强了TACE的局部控制效果,为患者提供了局部与全身协同的治疗优势。

TACE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TACE单独应用是术后辅助治疗中较为成熟的手段之一。在根治性手术后,通过选择性阻断供血动脉,TACE可以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减少术后复发风险。研究表明,对于术后复发高危患者,辅助TACE治疗显著降低了复发率,并延长了患者的术后总生存时间。

靶向药物与TACE的联合治疗是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靶向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因子通路(如VEGF)和肿瘤生长信号通路,有效控制术后复发,而TACE则通过局部介入的方式对残余病灶进行精准消融,两者结合实现了局部与全身协同作用。

201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在伴有微血管侵犯(MVI)的肝内复发中期HCC患者中,TACE联合索拉非尼相较于单纯TACE治疗,可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6个月,并延长中位总生存期(mOS)5.1个月。研究数据证实了TACE与靶向药物联合应用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潜力。

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同样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2023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匡铭教授在ASCO GI大会上公布了一项针对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比较了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与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均显著优于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组:RFS分别为16.8个月和12.6个月(HR=0.57,P=0.0024),OS分别为30.4个月和22.5个月(HR=0.57,P=0.0174)。这意味着联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或死亡风险达43%,充分展现了TACE联合索拉非尼在延长HCC患者生存期方面的潜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术后辅助治疗策略的优化方向

HC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患者个体化特征,精准分层是优化治疗的关键。例如,合并微血管侵犯(MVI)或门静脉癌栓(PVTT)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预后;而对于无明显高危因素的患者,单独TACE治疗可能已经足够。未来,借助生物标志物或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进行更精准的分层,将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辅助治疗方案。此外,多模式治疗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除了TACE联合靶向药物外,放疗、免疫治疗等手段也逐渐被纳入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中,例如免疫治疗联合TACE在抑制复发转移和延长生存方面展现出初步潜力。通过整合不同治疗模式,有望进一步提高术后患者的获益。值得强调的是,术后辅助治疗并非单一治疗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通过定期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监测,可及时发现复发倾向,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TACE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为术后高危复发患者提供了延长生存的希望。特别是在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方面,TACE展现了显著的协同效应,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并延长生存时间。未来,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加强精准分层、引入多模式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将成为肝癌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江江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