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树栋教授|前腺待发、新研来袭 | 前列腺癌辅助治疗研究回顾

2023年10月13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增长迅速。对于局部进展期(T3-4N0M0)前列腺癌患者,即便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仍有23.5%的患者会在5年后出现疾病进展 ,有74%的患者在术后3年即出现PSA复发(PSA>0.2ng/ml)。前列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能够杀灭残余病灶、残余阳性淋巴结以及其他部位的微小转移灶,从而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现已成为改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探索方向。尤其随着近年来诸多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前列腺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有了更多探索与尝试,为改善局部晚期前列腺癌预后提供了更多选择。
本文回顾分析前列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突破,与读者分享

张树栋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维也纳医科大学博士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Clinical Fellow
Mayo Clinic、Cleveland Clinic、John Hopkins、MD Anderson癌症中心、Martini-Klinik、
UCSF、USC、英国Guy’s、Royal Marsden等多家医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UA)微创学组委员、青委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CACA-GU)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北京整合医学学会理事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IF:34.915)、《iMeta》等SCI杂志青年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健委、校院级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
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 Mater、Clin Transl Med、Cell Biosci等杂志发表论著共80余篇(单篇最高IF:32.086)
获首届华夏青年医学科技奖、世界华人泌尿学会“Rising Star Award” 、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名医百强榜前列腺肿瘤Top10、 CACA-GU 中国泌尿肿瘤微创手术特殊贡献奖等。
获北京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科技成果4项。
擅长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疑难复杂肿瘤手术,在CUA全国年会、微创年会及各省市学术年会中多次受邀手术演示。

复发高危因素探索——甄别需要术后辅助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

明确前列腺癌复发的高危因素,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出前列腺癌根治治疗后,尤其需要进行辅助治疗预防复发的患者,其也是一直以来临床的关注热点,同时也在循证医学证据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调整。

根据2023年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对于前列腺癌复发高危人群的定义:①前列腺癌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2级并伴有包膜外侵犯(pT3a),尤其是精囊侵犯(pT3b),或者手术切缘阳性的pN0患者;②20%淋巴结阳性或≥3个阳性淋巴结的pN1患者;均属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目标患者人群,建议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放疗。

一项针对pN0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研究发现,尽管术后血清PSA <0.1,但对局限晚期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辅助放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放疗组PFS NE,对照组66个月);进一步分析发现,辅助放疗仅能改善术后血清PSA<0.1ng/ml且切缘阳性者的无复发生存(RFS),而对切缘阴性者无明显改善;尽管术后血清PSA<0.1ng/ml,只要术后病理显示分期≥pT3a,辅助放疗即可明显改善患者RFS。

在2018年时,EAU前列腺癌诊治指南重新定义了PSA的临界范围,认为PSA≤0.1ng/ml为不可检测,推荐此类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而对于PSA>0.1ng/ml,提示前列腺癌术后仍有前列腺癌细胞持续存在,此时的治疗属于挽救性处理。2023年时,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前列腺癌指南则提出,无论危险分层术后PSA>0.1ng/ml或PSA升高,均应积极采取术后辅助治疗。

随着对于复发高危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定义逐渐明确,在众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中,如何选择最优方案以满足临床需求、改善患者预后,也值得深入思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