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11届中美国际肺癌大会 | ALK-TKI不断拓展应用边界,点亮ALK“钻石靶点”治疗新希望

2024年07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日前,由国家癌症中心、北京肿瘤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第11届中美国际肺癌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共同为肺癌防治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肺癌治疗领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有“钻石靶点”之称。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改变了ALK阳性NSCLC的治疗格局,成为肺癌临床关注的焦点。【肿瘤资讯】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燕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汪进良教授结合ALK阳性NSCLC的治疗现状,分享临床诊疗体会,解读新型ALK-TKI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专家介绍

王燕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转化医学分委会候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药物不良反应管理分委会常委
《中国肺癌杂志》和《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委

ALK-TKI改变ALK阳性NSCLC治疗格局,

改善患者预后

近年来多种ALK-TKI不断进入临床,为ALK阳性晚期NSCLC带来了丰富的治疗选择。请您谈谈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现状?

王燕教授:ALK融合基因阳性是NSCLC中一种少见的变异类型,发生率约占所有NSCLC的5%~7%。尽管占比不高,但中国人口基数较大且肺癌发病率较高。因此,临床中新发ALK阳性NSCLC并不少见,每年新发病例数不容小觑。

ALK阳性NSCLC整体发病年龄较年轻,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患者占比较多,发现时通常已为晚期,常发生脑转移、骨转移和肝转移等。数据显示,约30%的患者在初诊时存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

既往ALK阳性晚期NSCLC治疗以化疗为主,但有效率较低,患者整体预后差,临床存在着未满足的治疗需求。随着ALK-TKI的问世,此类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因此,ALK靶点被称为“钻石靶点”,ALK-TKI也使得ALK阳性晚期NSCLC向着“慢性病”的方向发展。

目前多种ALK-TKI已获批并在临床上取得广泛应用,覆盖了从后线到前线(包括一线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多个疾病阶段。越来越丰富的治疗选择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众多治疗药物中,平衡疗效和安全性,选择最合适的ALK-TKI,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个体化ALK-TKI治疗选择,

实现“疗效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目标

ALK-TKI正推动ALK阳性晚期NSCLC“慢病化”进程,患者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请您结合临床分享ALK-TKI不良反应管理的相关经验?

王燕教授:ALK-TKI使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意味着此类患者应用ALK-TKI的用药周期较长。因此,需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达到“疗效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保证治疗的持续性。

药物在临床研究中的安全性数据是重要依据。如今,有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洛拉替尼、伊鲁阿克等多种ALK-TKI可供临床选择,各种ALK-TKI的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如塞瑞替尼、克唑替尼在临床研究中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恩沙替尼和伊鲁阿克的消化道反应相对较轻。因此,对于有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溃疡等消化道慢性疾病的患者,会着重选择恩沙替尼和伊鲁阿克等药物。

综上,在选择ALK-TKI时,不仅需要考虑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型、分子分型,还要结合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随着ALK-TKI用药经验的不断积累,希望后续有更多真实世界研究证据,并能开展相关的学术会议,以进一步规范ALK-TKI的临床用药,指导识别和处理不良反应,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用药体验。

专家介绍

汪进良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 

肿瘤内科副主任,肺部肿瘤病区主任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肺癌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老年肿瘤防治专委会委员

中国自主研发ALK-TKI,

平衡疗效与安全性,满足临床需求

近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ALK-TKI临床研究快速进展。您如何看待中国原创ALK-TKI药物对肺癌临床的积极作用?

汪进良教授:肺癌靶向治疗引领了实体瘤精准治疗的新时代,ALK-TKI的发展尤为迅速。2013年首个ALK-TKI克唑替尼在中国获批,为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带来了新选择。如今多款ALK-TKI相继获批,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ALK-TKI,恩沙替尼、伊鲁阿克、依奉阿克相继获批上市,进一步满足临床需求,使我国ALK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选择更加丰富。

以齐鲁制药研发的新一代ALK-TKI伊鲁阿克为例,其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均显示出优异的疗效。伊鲁阿克一线INSPIRE研究,纳入既往未接受过ALK-TKI治疗(可有化疗史)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伊鲁阿克组和克唑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27.7个月和14.6个月,PFS 风险比(HR)为0.34(P<0.0001),伊鲁阿克显著降低66%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伊鲁阿克二线INTELLECT研究显示,在既往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伊鲁阿克治疗的中位PFS为19.8个月。安全性方面,国产ALK-TKI也显示出较好的优势,伊鲁阿克的整体耐受性良好,在409例患者中的汇总分析表明,伊鲁阿克在水肿、胃肠道反应(腹泻、呕吐、便秘、恶心)、疲乏、皮疹、视觉障碍和情绪影响等“体感”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发生率低于其他类型的ALK-TKI。

总之,中国原创ALK-TKI为我国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兼顾疗效和安全性的治疗选择,进一步改变了此类患者的治疗现状。

ALK-TKI有望在早期、局晚期NSCLC发挥积极作用,未来值得期待

目前,研究者正在探索ALK-TKI用于早期和局晚期人群,您认为未来靶向治疗在这部分人群还有哪些研究方向值得关注?

汪进良教授
ALK-TKI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成熟,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获益显著,因此,ALK-TKI在早期、局晚期患者中的疗效也被寄予厚望。

虽然早期NSCLC患者可手术根治,但仍可能出现复发或转移,整体生存有较大提升空间。而根据患者驱动基因状态,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目前,针对ALK靶点的相关探索已拉开序幕。ALINA研究证实,阿来替尼辅助治疗ⅠB~ⅢA期ALK阳性NSCLC,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伊鲁阿克用于可切除ALK阳性NSCLC的术前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目前正在开展中。

针对不可切除局部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研究者探索了放化疗联合伊鲁阿克的治疗获益(INNOVATION研究),已公布结果显示,伊鲁阿克联合放化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有望成为此类患者新的治疗选择。2024 ASCO大会上,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同步放化疗后接受免疫巩固治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后接受ALK-TKI巩固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获益。这意味着,ALK-TKI的出现,不仅对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也有望在不可切除局部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中,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未来,靶向治疗在早期、局晚期驱动基因阳性NSCLC的探索会更趋丰富,不仅包括EGFR、ALK靶点,还包括ROS1、RET等少见靶点,治疗选择会更加多样化,患者获益更显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7月22日
李欣
海阳市中医医院 | 肿瘤科
ALK融合基因阳性是NSCLC中一种少见的变异类型,发生率约占所有NSCLC的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