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破解复发宫颈癌治疗困局:QL1706用药近2年,靶病灶及非靶病灶均获得长期缓解

2024年07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病例介绍

成慧君
妇科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妇科放疗病区主任

河南省肿瘤医院宫颈癌首席专家组成员
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妇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妇瘤专业委员会妇瘤放疗学组组长
河南省医院协会妇瘤专委会常委
泛京津冀妇科肿瘤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妇瘤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近距离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妇瘤专业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近距离专业组委员
河南省卫健委放射卫⽣专家
河南省医师协会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女性,42岁,因“宫颈癌放化疗后9月多发转移”于2020年10月入院,确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经过同步放化疗后疾病进展(PD),于2022年4月入组临床试验。

辅助检查

2020年10月行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肿物,同时行宫颈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
MRI提示,右侧髂总及双侧髂血管旁多发肿大淋巴结。

治疗经过

2020年10月-12月予以盆腔放疗及腔内近距离治疗。

2020年11月-2021年3月,给予患者全身化疗6周期,具体用药方案为多西他赛110mg+奥沙利铂110mg。

2021年12月,患者再次因阴道不规则排液至外院就诊。MRI提示,左侧会阴部异常信号,左侧腹股沟区肿大淋巴结;CT引导下活检提示(腹股沟穿刺)符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会阴部)穿刺活检提示符合鳞状细胞癌。PET-CT(2021年12月30日,外院)提示,纵隔7区,腹腔内、腹膜后多发结节,盆腔内、双侧髂血管走行区多发结节,左侧腹股沟多发结节,阴道壁局部代谢活跃;腰2椎体代谢活跃,考虑宫颈癌多发转移。

2022年1月,患者初次筛选临床试验失败,因查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室心内膜异常回声改变伴腱索稍高回声附着,内膜炎性改变伴腱索赘生物附着。外院会诊考虑血栓,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

2022年1月17日-2022年3月24日,给予患者4周期TP方案化疗,具体用药方案为紫杉醇210mg ivgtt d1,顺铂80mg d2。4周期治疗结束后复查示既往转移灶部分增大,部分缩小,疗效评价为PD。

临床试验信息

充分知情同意后,患者于2022年4月成功入组“评价QL1706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开放、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

药物使用情况

2022年4月30日至2023年1月16日,患者QL1706注射液用药共11周期,具体用药方案为QL1706注射液315mg ivgtt,其中,期间C10周期因疫情于外院用药治疗,C11周期因新冠疫情未按时返院用药;

2023年2月2日-2024年5月6日,患者因体重增加QL1706注射液剂量调整为350mg,共用药23个周期。

影像学复查及疗效评价

如下表所示,自2022年6月9日至2024年5月6日,靶病灶逐步缩小,总体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

069ab264f409bf2b0f00d381501fb8a.png

安全性及对症处理

免疫相关的骨髓抑制:治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对症处理后恢复至治疗前状态。

血糖升高:考虑与药物相关,现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现血糖在可控范围内。

皮肤瘙痒: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秦片,症状可控。

专家点评

成慧君教授:宫颈癌作为全球女性中第四大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占据前列,并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对于局部晚期、转移或复发性宫颈癌,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因此,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QL1706,即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代表了一种创新的双功能抗体治疗策略。它依托于全球首创的MabPairTM技术平台,巧妙地实现了PD-1和CTLA-4两个关键免疫检查点的同时抑制。这一结构优化的组合抗体通过双重作用机制,不仅加强了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力度,同时在精细调节下有效平衡了免疫激活与不良反应的风险,实现了“增效不增毒”的治疗目标,解决了该治疗领域长期面临的挑战。

MabPairTM技术平台的应用,确保了两种单抗——抗PD-1的艾帕洛利单抗和抗CTLA-4的托沃瑞利单抗——在实际应用中以最佳比例协同作用。通过精准的细胞系筛选和先进的基因工程策略,该平台避免了错配组分的产生,确保了最终产品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这一创新技术平台不仅为QL1706的双重作用机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更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I/Ib期研究中,QL1706展现了卓越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纳入518例经历传统治疗手段失败的晚期肿瘤患者,结果显示,仅有8.1%的患者经历了3级及以上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凸显了艾托组合抗体在安全性方面的显著优势。此外,艾托组合抗体采用3周一次的两种单抗同步给药方案,简化了治疗流程,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病例中,患者在近2年的使用过程中,靶病灶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特别是有1枚靶病灶达到了完全消失,非靶病灶也实现了长期缓解,证实了QL1706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潜力。在安全性方面,尽管免疫治疗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本病例中患者出现的免疫相关骨髓抑制、血糖升高和皮肤瘙痒等症状,均通过及时的对症处理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严重或不可逆的副作用。这表明QL1706在提供显著疗效的同时,也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

随着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我们期待QL1706能够为宫颈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并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其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实现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