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全球视野,地造胃来 | 第一届胃癌ADC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07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全球视野,共同探索,胃来新策,拔“地”而起。胃癌是我国高发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受限,亟需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近年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发展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其中,抗体偶联药物(ADC)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受到研究者高度关注的新星。2024年7月13日,第一届胃癌ADC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召开。此次会议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聚焦于ADC在胃癌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临床探索,通过学术讲演与讨论,深入研讨胃癌ADC的未来探索方向。此外,会议还设置了患者环节,分享患者抗癌经历,鼓励医患携手抗癌。以下为大会精华内容整理。

大咖点睛,触碰胃来

李进教授指出,2022年全国胃癌发病人数35.87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7%,庞大的胃癌患者群体已成为我国人民的巨大健康负担,也是胃癌领域专家肩负的使命。胃癌存在高度异质性,治疗靶点较少,患者预期生存较短,即使在如今的免疫治疗时代,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难以超过2年。近年间,ADC药物的问世为胃癌人群带来明显获益,多家中国药企投身ADC研发领域,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维迪西妥单抗的上市为胃癌患者带来了福音,期待未来更多中国药企在研发领域取得成功。

1 李健致辞.jpg李进教授

沈琳教授也表示,近年来ADC药物发展迅速,其中在胃癌领域,维迪西妥单抗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此前,T-DM1也在胃癌中进行了探索,但由于胃癌的强异质性而未能取得成功。维迪西妥单抗则历经多年研发,终于取得突破,成为全球首个改变HER2阳性定义、适应人群不同的胃癌ADC,可以为国内胃癌患者带来解决方案,未来维迪西妥单抗在前线治疗中的应用潜力同样值得关注。国内的ADC药物研发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如何进一步发挥优势是所有同道需要思考的问题,相信未来国内新药研发会越来越好,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2 沈琳致辞.jpg沈琳教授

特邀嘉宾房健民博士则表示,中国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为世界最高,探索创新胃癌治疗方案是所有领域内专家关心的课题。沈琳教授在维迪西妥单抗的研发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关键临床研究数据,在国际上首次针对HER2高表达、低表达患者进行精准治疗,改写了HER2靶向治疗现状。期待未来与国内专家开展更多合作,携手并进,共同克服胃癌治疗中的重重难关,共创胃癌治疗的未来。

3 房健民致辞.jpg房健民博士

2021年6月,维迪西妥单抗的上市,填补了我国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患者后线治疗的空白,开启了中国ADC药物在胃癌领域的元年。上市3年来,维迪西妥单抗以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延长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未来仍将不断推动中国胃癌治疗的前行。

荣耀三载,启航胃来

大会的第一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季刚教授主持。

邀请1.31 IgG介导疾病进展与科研学术交流会.jpg袁响林教授&季刚教授

首先由大会主席沈琳教授从ADC的角度回顾了当下胃癌精准诊疗的新篇章。我国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新型治疗模式的发展之下,PD-1/PD-L1单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标准方案,HER2则成为了胃癌治疗中最受关注的靶点之一。中国胃癌患者HER2阳性(IHC3+或IHC2+且ISH+)率为12%~13%,预后较差,但ToGA研究之后的多项研究相继失败,这可能与胃癌HER2表达的高度异质性有关。

5 沈琳讲课.jpg沈琳教授

ADC作为新型药物目前已发展至第三代,以维迪西妥单抗和德曲妥珠单抗为代表,兼具经典作用模式与旁路杀伤作用。维迪西妥单抗具有结构优势,在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均表现出色,针对HER2表达(IHC3+或2+)的晚期胃癌患者后线治疗的II期注册C008研究中,整体人群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4.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7.9个月,客观缓解率(ORR)达到24.8%,IHC3+或2+的各亚组患者均可从维迪西妥单抗治疗中获益且安全性良好。2021年6月维迪西妥单抗经NMPA批准上市,填补了我国胃癌后线抗HER2治疗的空白,并改变了HER2阳性人群定义,推动了胃癌精准治疗发展。后续新一代ADC陆续入局胃癌领域。

未来ADC的发展将向更好地发挥疗效优势及进一步扩大获益人群的方向,包括联合免疫治疗的探索(C013研究),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免疫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中、联合免疫及化疗在一线治疗中,均取得了探索成果,目前在一线及围术期的C027、C022研究也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未来维迪西妥单抗也将持续引领胃癌ADC的发展方向。

国家癌症中心陈茹副研究员则通过肿瘤大数据分析总览了我国胃癌流行现状。2022年全球新发胃癌约96.9万例,死亡约66万例,而我国胃癌发病35.87万例,死亡26.04万例,胃癌负担依然沉重。IARC预测,2050年全球胃癌新增发病85.1万例,我国26.0万例。我国胃癌发病性别、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防控形势严峻。胃癌在我国多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但5年生存率35.2%,低于整体水平(43.7%),自2008年以来,每2~3年胃癌5年生存率平均升高0.6,未来仍有待提高。

BR0_8429.jpg陈茹副研究员

河南省肿瘤医院陈小兵教授主持了第一阶段的讨论环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陈昊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蔡丽生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明焕教授与江苏省中医院田赟教授围绕未来如何更好地让中国方案引领国际研究方向进行了交流。胃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难治疾病,长期以来晚期治疗药物发展并不理想,维迪西妥单抗的面世为HER2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有效的后线治疗手段。未来,需要持续紧跟时代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靶点,聚焦专注某一特定人群,深入探讨优化治疗方案,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研究进展。

讨论环节1(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地造之力,领驭胃来

大会第二环节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黄昌明教授与浙江省肿瘤医院杜义安教授进行主持。

1.jpg黄昌明教授&杜义安教授

在学术分享部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风华教授介绍了晚期胃癌治疗中ADC的定位与选择。HER2阳性晚期胃癌的治疗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如今仍存在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新一代ADC药物的上市为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并对HER2表达(IHC3+/2+/1+)患者同样有效,拓展了HER2阳性的定义。在三线治疗中,抗HER2 ADC的临床研究表现优异,且在一线治疗中,ADC的联合治疗或成为破局之法,未来抗HER2 ADC联合治疗有望进一步改善一线治疗胃癌患者的获益。在当前三线治疗ADC的选择中,综合疗效、安全性以及治疗费用,对于IHC3+患者,可选维迪西妥单抗或DS-8201,对于IHC2+患者,维迪西妥单抗为优选。二线治疗中,则可以考虑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方案的应用。

BR0_8719.jpg王风华教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联教授分享了一项评估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和S-1作为HER2过表达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C/GEJ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RCTS研究。此前,抗HER2治疗与免疫治疗显示出协同效应,结合ADC在HER2过表达胃癌中的初步疗效,提示了在HER2过表达患者中HER2-ADC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的可能。RCTS研究纳入了HER IHC3+或2+的不可切除局晚期或转移性GC/GEJC患者,接受维迪西妥单抗+替雷利珠单抗+S-1的一线治疗,结果成功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ORR达到94.3%,中位肿瘤缓解深度65.8%,HER2阴性(IHC2+/ISH-)亚组或PD-L1低表达(CPS<1)人群也同样获益。中位随访时间6.7个月,1年PFS率为71.8%,1年OS率97.6%,HER2阳性亚组与HER2阴性亚组PFS尚无统计学差异,PD-L1 CPS≥1与CPS<1亚组也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事件,≥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8%,不良反应可控。

BR0_8793.jpg刘联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柴杰教授分享了HER2过表达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初步研究结果以及相关思考。中国胃癌患者诊断时40%以上为III期,5年生存率不足50%,优化围术期管理策略以及规范手术治疗对提升III期患者的生存意义重大,中国HER2过表达(IHC 3+/2+)患者约占28.3%,HER2过表达是患者预后不良重要因素,目前新辅助化疗pCR率仅为5%-10%,且术后两年复发风险约70%-80%(IIIC期),存在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既往研究中围术期加入抗HER2强化治疗的研究看到了初步的疗效;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展了一项维迪西妥单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S-1用于HER2过表达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前瞻性、单中心、II期研究。目前入组25例患者,16例患者完成手术,8例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PR),其中5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安全性可控。该研究提示了这一基于维迪西妥单抗的联合方案缩瘤效果明显,未来应用值得期待。

11.jpg柴杰教授

第二阶段的讨论环节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艳茹教授主持,上海长海医院傅强教授、中国药科大学上海高博肿瘤医院周俊教授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赵丽瑛教授针对胃癌ADC抗HER2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发表了看法。ADC具有作用精准、高效低毒的特性,除了在晚期胃癌三线获得应用外,未来也应尝试应用前移,包括在一线治疗、围术期治疗中进行探索,考虑到肿瘤的异质性,联合治疗是未来的重要应用模式,拓展治疗获益人群以及优化的安全管理同样是重要的探索方向。

讨论环节2(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携手共筑,希望胃来

第三环节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肿瘤医院唐勇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子臻教授进行主持,该环节将医患关系的构建作为重点,鼓励医患携手,共同走向美好未来。

3.jpg唐勇教授&张子臻教授

“熊猫和朋友们”患者互助组织发起人韩凯先生希望为肠癌、胃癌患者/家属提供服务,患者教育和相互陪伴。韩凯先生介绍到,“熊猫和朋友们”每年为超5000名新确诊的胃肠肿瘤患者提供导诊服务,每年组织100场以上专家讲座和医患交流活动,希望为患者、家属提供更多帮助,并分享了帮助患者的真实故事,字字含情,令人动容。

BR0_8975.jpg韩凯先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也从专业角度为患者家属应该如何帮助患者提供了指导,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家属应做的事进行了概括。

BR0_9047.jpg彭智教授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力元教授的主持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李国元教授、山西省人民医院李红霞教授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晶教授也围绕如何让患者更好地参与到全程治疗中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医、患、家属共同携手,提高治疗依从性,保障患者获益的重要性。

讨论环节3(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会议总结

荣耀胃来,地造希望。会议的尾声,大会主席沈琳教授进行了总结致辞,会议回顾了胃癌治疗发展历程以及ADC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ADC的发展为HER2表达的晚期胃癌治疗带来了转机,不仅在后线治疗中建立了新的标准治疗模式,更是以联合方案探索了在一线治疗、围术期治疗中的应用。面对当下我国胃癌临床实践中未被满足的需求,ADC的发展将成为重要的助力,期待未来中国研究者携手中国企业,共同推动我国胃癌治疗的发展。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