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正反方 • 前沿对话】EGFR突变晚期NSCLC最优治疗模式的思辩之旅

07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FLAURA2研究开创了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联合治疗的新模式。FLAURA2研究首次公布时即引起强烈反响,一方面联合治疗为此类患者带来了超长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中位PFS可达到约30个月。另一方面联合治疗的毒性反应成为临床医生不得不考量的问题。【肿瘤资讯】特邀朱红革教授、王芬教授、艾星浩教授、金波教授、王永生教授针对FLAURA2治疗模式的优势人群展开激烈讨论,以期为临床实践带来启迪和思考。

朱红革教授:伴脑转移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更差。FLAURA2亚组分析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可为转移性NSCLC患者带来更优获益。请双方专家阐述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在中枢神经系统(CNS)患者中的疗效,以及CNS患者临床治疗上面临的挑战?

正方观点:

艾星浩教授:脑转移是指肿瘤累及脑实质、脑脊膜、脑神经及颅内血管,会导致患者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转移患者不经任何治疗的生存时间非常短,约不到3个月。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此类患者的症状例如脑水肿,但姑息治疗为患者带来的总体生存获益较小。目前临床实践中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是全脑放疗,但预后改善也非常有限。另外,大部分化疗药物无法透过血脑屏障,这限制了化疗在脑病灶中发挥疗效。因此针对预后更差、生存期短的脑转移患者,临床上亟需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2023 WCLC大会上FLAURA2首次公布结果,研究达到PFS主要终点[1]。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研究者评估和BICR评估的结果一致,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奥希替尼单药可提升约9个月的PFS(29.4个月 vs. 19.9个月),降低38%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HR=0.62)。联合方案在脑转移患者中具有优异的疗效,脑转移亚组中,奥希替尼联合治疗提升中位PFS幅度更大,约11个月(24.9个月 vs. 13.8个月),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53%(HR=0.47)。  

金波教授:EGFR突变在中国晚期NSCLC患者中发生率高,约为40%-60%。相比EGFR野生型,EGFR突变晚期NSCLC更易发生CNS转移。目前EGFR突变晚期NSCLC的总体生存时间有延长,因此累计发生CNS转移患者的数量更多。另外,相比无驱动基因患者,EGFR突变晚期NSCLC初诊时CNS发生率更高。总体而言伴CNS转移的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数量多,目前有较大的治疗需求,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奥希替尼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化疗,为CNS转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思路。 

艾星浩教授:FLAURA2研究结果提示,不论在总人群还是在CNS转移患者中,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能为患者带来更优的PFS获益。对于基线伴CNS转移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可作为一线优选方案。

2024 ELCC大会上,FLAURA2研究更新结果显示,CNS亚组的PFS HR为0.47,CNS亚组患者仍保持更优的PFS获益。CNS亚组的OS HR为0.59。更长时间随访的结果提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仍是基线伴CNS转移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优选方案。

反方观点:

王芬教授:FLAURA2研究显示,总人群的PFS HR为0.62,CNS亚组的PFS HR为0.47。虽然CNS亚组显示出更低的HR值,但我们不能将其简单总结为CNS亚组患者的获益更优。

FLAURA2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纳入557例患者,研究本身并非专门针对CNS转移患者,因此需要谨慎解读亚组分析结果。虽然在CNS转移患者中,联合组对比单药组取得PFS数值上的大幅提升(24.9个月 vs. 13.8个月),但亚组分析没有P值,不具备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我们需要针对脑转移患者开展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评估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在CNS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并确认其是否为最佳的治疗策略。 

王永生教授:FLAURA2研究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在总人群中取得了显著的PFS改善,但这并不代表在头对头III期前瞻性临床研究中,联合治疗方案能取得更好的的结果,亚组分析结果并不能代表全人群结果。

FLAURA2研究中无症状CNS转移和稳定CNS转移患者符合入组条件。从研究数据来看,具有1-3个脑转移灶的患者占到大多数。临床上这部分患者最优的治疗方案可能是局部治疗+奥希替尼,因此患者采用奥希替尼+化疗是否是最佳的治疗模式,目前仍不明确。 

从安全性角度,奥希替尼加入化疗后≥3 级不良事件(AE)发生率从单药组的27%增加到64%,大部分AE与化疗相关。严重AE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有较严重的影响。临床上有较多患者可能不愿接受可能带来的更多毒性,这种治疗模式未来在临床上的普遍施行,仍有待确认。总体上我们认为不是所有患者都会采用这种模式,更好的治疗模式可能是奥希替尼单药,或奥希替尼单药联合其他局部治疗。

王芬教授:脑转移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取得的PFS获益能否转化成OS获益仍不明确。另外,奥希替尼单药的入脑能力较强,目前已有较多的治疗手段(包括放疗等)可控制脑转移患者。因此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是否是此类患者的最优策略,值得研究。
从便捷性角度考量,患者需要每三周回院进行静脉输注。长时间内反复来院,对某些患者来说较难以接受。在吴一龙教授团队开展的调研中,患者和医生分别约有25%和20%的患者能接受联合模式。我们还需要等待最终的OS结果。

正方补充:

金波教授:2023 ESMO大会上,FLAURA2公布了CNS疗效数据。2023 ESMO ASIA大会上,CNS数据再次展示并同步发表于JCO[2]。根据患者基线CNS转移状态,FLAURA2研究预设的cFAS亚组分析评估了联合组和单药组的CNS疗效,并在cEFR分析集中进行了事后分析。联合组和单药组分别有40例、38例患者纳入CNS缓解可评估的CNS可评估集(cEFR,存在≥1处可测量的CNS病灶)。虽然不是预设亚组,但两组中脑转移患者占比相似,能反映一定的问题。另外,在亚组分析中发现了联合治疗的潜在优势人群,才有可能为未来临床试验带来更好的临床试验设计。

艾星浩教授:在cFAS分析集中,两组患者由BICR评估的中位CNS PFS分别为30.2个月和27.6个月(HR=0.58),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能降低42%的颅内进展风险。两组患者的CNS ORR分别为73%和69%,CR率分别为59%和43%。因此联合治疗不仅缩瘤疗效优,也能够明显延迟脑转移的发生。在cEFR分析集中,BICR评估的中位CNS PFS分别为NR和17.3个月(HR=0.40),奥希替尼联合化疗降低了60%的颅内进展风险,两组患者的CNS ORR分别为88%和87%,CR率分别为48%和16%,CR率提高了32%,疗效提升显著。    

金波教授:在cFAS分析集和cEFR分析集中,奥希替尼联合化疗都显示出在CNS疗效方面的优势。考虑到患者在两治疗组均接受了奥希替尼,两组的CNS ORR均较高且相似,约70%。而与单药组(43%)相比,联合组有59%的患者达到CNS CR,数值上更高。在基线时有≥一个可测量CNS病灶患者中,两组的CNS CR率的差异更明显(48% vs 16%),CR率提高3倍。两组CNS应答持久,联合组的中位DoR 更优,两组中12个月(预估)仍存活并有 CNS 反应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93%和81%。此外,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患者具有更大的缓解深度,CNS靶病灶大小相对基线时的中位最佳百分比变化为–94% vs –61%。 

朱红革教授:奥希替尼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三代EGFR-TKI,相比一/二代EGFR-TKI,奥希替尼具有更强的血脑屏障穿透性,这在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中都已得到证实。 

金波教授:在BLOOM、AURA3以及FL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都显示出较好的颅内疗效。FLAURA研究显示,对比一代EGFR-TKI,奥希替尼在CNS转移患者中显示更好的PFS获益(15.2个月 vs. 9.6个月,HR=0.47),在接受奥希替尼的所有患者中,CNS病灶进展发生率更低(6% vs. 15%)。2022 ESMO大会上的一项真实世界研究(FLOURISH)显示,奥希替尼用于CNS转移一线治疗的ORR为60.0%,DCR为95.0%,1年PFS率达到78.9%[3]。可见,奥希替尼单药对颅内病灶具有良好疗效,再加入化疗能产生更高的颅内缓解率,PFS也得到延长。

朱红革教授:第三代EGFR-TKI目前是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优选治疗方案。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不断推进,更加精准化、个体化的治疗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请双方专家阐述针对L858R突变或19外显子缺失突变是否应该采取不同的精准治疗策略,以及临床治疗上面临着哪些挑战?

正方观点:

金波教授:19Del(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L858R突变是EGFR突变中最常见的两大类型,二者相加约占比85%。与EGFR 19del相比,EGFR L858R突变患者对EGFR-TKI治疗的反应更差,预后更差。例如一项纳入87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19del患者相较L858R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能获得更优的PFS结果(9.3个月vs. 6.9个月,P=0.02)[4]在FLAURA2研究中,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可较好的改善L858R突变患者的预后。

艾星浩教授:一项Meta分析研究纳入26项临床试验、共纳入4835例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旨在比较EGFR-TKI单药治疗19del或L858R突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相比19del,L858R突变患者接受第一代/二代EGFR-TKI患者的疗效更差,19del患者可获得显著更好的PFS(HR=0.69,P<0.001)、OS(HR=0.61;P=0.005)和客观缓解率(ORR)(OR=2.14;P<0.001)[5]国内开展的回顾性研究同样显示,相较L858R突变患者,19del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的PFS更优(11.3个月 vs. 8.8个月,P=0.017)[6]相对来讲,针对L858R突变患者,EGFR-TKI单药的疗效似乎不够,在靶向药物基础加入化疗,有可能提升L858R突变患者的整体疗效。

金波教授:FLAURA2研究L858R突变亚组分析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PFS延长近11个月,对比单药组几乎翻倍(24.7个月 vs. 13.9个月,HR=0.63),在19Del亚组中,两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7.9个月 vs. 19.4个月(HR=0.60)。这提示单药对L858R突变患者的疗效有限,联合化疗提高了这部分患者的获益。FLAURA 研究中,L858R突变亚组患者的生存获益不及19Del亚组患者,L858R亚组和19Del亚组的PFS HR分别为0.51和0.43,2019年NEJM杂志发表的OS分析结果中,L858R亚组和19Del亚组的OS HR分别为1和0.68。

艾星浩教授:EGFR-TKI联合化疗在L858R突变患者中的疗效更佳,联合治疗能带来更多获益。在治疗模式的选择方面,L858R突变患者可能更适合采用联合策略,是临床实践中值得考虑的优选联合策略。

 反方观点:

王永生教授:FLAURA2对照组(奥希替尼单药组)的中位PFS为16.7个月,数值上短于FLAURA的18.9个月,这提示仅看数值并不可靠。FLAURA 研究亚组分析显示,在所有亚组(包括L858R突变、CNS转移亚组)中均观察到一线奥希替尼单药的更优疗效和获益,考虑到治疗的持续性,是否应将毒性较大的化疗用于耐药后治疗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对较多患者和医生来说,不大可能接受更大的毒性反应,医生希望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另外,状况较差患者可能无法耐受这种联合模式,这种情况下奥希替尼单药仍然能带来较好的获益,单药是更好的治疗策略。

王芬教授:我们应该给予L858R突变或19Del患者更加精准的、分型而治的策略。但针对L858R突变患者,更精准的最佳治疗策略是否是奥希替尼联合化疗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并没有足够的循证依据。

L858R突变与19Del在分子结构有差异,对TKI的亲和力亦有差异,后续的耐药机制也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方面,L858R突变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差,例如更多患者可能合并胸水、肿瘤负荷更大。

早在FLAURA2研究问世之前,临床已针对这两种突变类型采取了分型而治的策略。针对L858R突变患者,我们也探索了其他治疗模式,例如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这种联合模式的PFS可达到约19个月。另外有更多联合治疗策略正在探索中,例如amivantamab+lazertinib、奥希替尼+赛沃替尼、奥希替尼+雷莫西尤单抗,更优的治疗模式仍有待验证。

EGFR-TKI耐药后的后线治疗选择也有多种模式可选择,包括免疫联合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若化疗用于一线,后线治疗策略应如何选择值得思考。我个人更倾向于针对两种不同的突变类型分型而治,一线治疗尽量选择更便捷、高效、低毒的治疗模式。

正方补充:

艾星浩教授:针对EGFR突变患者,三代EGFR-TKI优于一/二代EGFR-TKI。一项纳入4628例NSCLC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三代EGFR-TKI对比一/二代EGFR-TKI用于L858R突变患者的疗效更优。FL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治疗L858R突变患者的中位PFS为14.4个月( vs. 一/二代EGFR-TKI 9.5个月)[7]。一项真实世界OSI-FACT研究显示,奥希替尼一线治疗L858R突变患者的中位PFS可达到16.9个月[8]。真实世界研究也证实了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可为L858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PFS。因此,针对L858R突变患者,三代EGFR-TKI是一线优选方案。

金波教授:从FLAURA2研究中可见,相比一/二代EGFR-TKI,三代EGFR-TKI能为L858R突变晚期NSCLC患者带来更优的疗效和获益。化疗加入三代EGFR-TKI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L858R突变患者预后较差,奥希替尼和化疗强强联合能带来更优获益,可缩小与19del患者的预后差异。FLAURA2治疗模式能够为L858R突变患者带来改变,L858R突变患者人群可能不再是临床“难治人群”。

FLAURA2亚组分析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在L858R突变和19del患者中的中位PFS分别为24.7个月和27.9个月,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分别降低37%和40%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这部分患者有较多的治疗选择,FLAURA2研究又带来了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新模式。我认为给予L858R突变患者更强效、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总结

朱红革教授:

FLAURA2研究无疑取得了很大成功,研究达到PFS主要终点。OS二次分析显示出获益趋势(HR=0.75),但目前成熟度还不够。评价新的治疗模式能否取代目前的标准治疗有疗效或获益、安全性两个标准。FLAURA2的OS有获益趋势,安全性方面,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会有较大的提升,但在联合治疗三个月后进入维持治疗阶段时,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含铂双药方案大幅降低。

目前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已获得FDA批准,并获得了NCCN指南和2024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的推荐(一线治疗的II级推荐,2A类证据)。
但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能否成为最优的治疗方案,仍有待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目前有更多研究正在探索化疗的联合模式,与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模式相比,孰优孰劣需要进一步研究,期待后续更多的研究证据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模式。


参考文献

[1]Planchard D, Jänne PA, Cheng Y, et al. Osimertinib With/Without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EGFRm Advanced NSCLC (FLAURA2). 2023 WCLC. Abstract PL03.13
[2]Pasi A. Janne, David Planchard, Kunihiko Kobayashi, et al. CNS Efficacy of Osimertinib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i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December 2, 2023 DOI:10.1200/JCO.23.02219
[3]Ballard P, Yates JW, Yang Z, et al. Preclinical Comparison of Osimertinib with Other EGFR-TKIs in EGFR-Mutant NSCLC Brain Metastases Models, and Early Evidence of Clinical Brain Metastases Activity. Clin Cancer Res. 2016 Oct 15;22(20):5130-5140.
[2]Soria JC, Ohe Y, Vansteenkiste J, et al. Osimertinib in Untreated EGFR-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18 Jan 11;378(2):113-125.
[3]1123P-Real-world outcomes of first-line osimertinib for EGFR mutated advanced NSCLC patients in China: Interim analysis of the FLOURISH study.2022 ESMO.
[4]https://jcp.bmj.com/content/64/11/947.short
[5]Miaomiao Sheng,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harbour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19 or exon 21 mutations afte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reatment: a meta-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16; 72: 1-11.
[6]https://www.spandidos-publications.com/ol/18/4/3887
[7]Yi Zhao,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rst line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uta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BMJ. 2019;367:l5460.
[8]Yoshihiko Sakata, et al. Eur J Cancer. 2021 Dec;159:144-153.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l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10日
王琼
株洲市第二医院 | 呼吸内科
EGFR突变的患者治疗方法应更加精准化。
07月09日
于永江
荣成市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谢谢分享为患者益
07月08日
王岩静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 肿瘤内科
EGFR突变的患者治疗方法应更加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