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大咖论道,高朋满座:CSCO抗血管治疗创新年度会议圆满举行

2024年05月2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CSCO抗血管治疗创新年度会议于2024年5月19、5月25日分别在上海、济南两地隆重召开。会上多位大咖齐聚,共同探讨了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肺癌、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甲状腺癌、肉瘤等领域的治疗进展。本次会议汇聚了肿瘤多个治疗领域的专家,针对免疫治疗时代下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探索和展望、血管靶向在多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的最新突破展开深入探讨。各位顶尖专家和学者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讨抗血管生成治疗领域的热点、难点和解决方案的思考,带来一场场干货满满的饕餮学术盛宴。【肿瘤资讯】特整理本次会议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471716712925_.pic_hd.jpg

上海站——大咖齐聚,巅峰论坛

大会上海站启动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主持,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院士首先进行了大会致辞。陈院士表示,中国恶性肿瘤负担依然比较重,肿瘤防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肿瘤防治的道路任重而道远。随着多学科联合策略的广受推崇,我们欣喜地看到靶向联合局部治疗、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方案正在为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带来更长生存期与更优生活质量。大会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表示,六年来抗血管生成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谓“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正大天晴这类民族企业势如破竹的发展催生了临床治疗领域的创新,也催生了一个接一个的研究成果,希望未来与企业和各位专家学者一起创造更多奇迹和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患者。大会主席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表示,抗血管生成治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优异效果,同时将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推向另一个高潮,超越了目前免疫联合化疗的标准,直逼20个月。这是创新药物的研究者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安罗替尼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陈孝平院士发表致辞.png

陈孝平院士发表致辞

吴一龙教授发表致辞.png

吴一龙教授发表致辞

图片15.png

程颖教授发表致辞

致辞完毕后, 大会主席团共同参与了启动仪式。共同见证了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小细胞肺癌一线适应症获批。

启动.png

与会专家启动仪式

第一篇章:春华秋实

会议第一篇章由吴一龙教授主持。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伟博士首先对临床急需低毒优效的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方案这一现状,以及中国民族企业正大天晴为这一点做出的探索和阶段性成果进行分享。随后程颖教授指出ETER 701 III期临床研究显示患者接受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EP方案治疗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9.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6.9个月。

赵伟博士发表主题演讲.png

赵伟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程颖.png

程颖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丁克峰教授、韩宝惠教授、李力教授、赵伟博士表示,非常期待看到抗血管生成治疗方面有更多翔实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出现。

图我.png

第二篇章:进无止境

在李力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燕教授分享了抗血管治疗在免疫治疗时代下的重新定位,王燕教授对肿瘤血管生成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指出近年来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大放异彩,作为免疫治疗的黄金搭档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肝癌、胆道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肉瘤前线可以提升免疫疗效。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波教授指出在联合治疗时代,血管靶向药物将为肿瘤患者治疗选择带来新可能性。

王燕教授进行主题分享.png

王燕教授进行主题分享

刘波教授进行主题分享.png

刘波教授进行主题分享

随后在丁克峰教授的主持下,高蓓莉教授、李贵玲教授、王彩莲教授分别从呼吸科、妇科肿瘤内科、肿瘤内科的角度进行分享,专家们一致认为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用药方案提高了肿瘤治疗的安全性和可及性。

图片2.png

第三篇章:群星闪耀

来自不同领域的诸位教授对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消化道肿瘤、肺癌、妇科肿瘤、甲状腺癌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探讨。

图片3.png

消化道肿瘤FOCUS Talk焦点对话

肺癌FOCUS Talk焦点对话.png

肺癌FOCUS Talk焦点对话

妇科肿瘤FOCUS Talk焦点对话.png

妇科肿瘤FOCUS Talk焦点对话

甲状腺癌FOCUS Talk焦点对话.png

甲状腺癌FOCUS Talk焦点对话

济南站——学术争鸣,饕餮盛宴

大会济南站启动仪式中,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指出,2022年中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482.5万,占全球24.1%,我国肿瘤防治任务任重而道远。目前以抗血管为基础的疗法已经展示出巨大潜力,我国新药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为主导的肿瘤系统治疗不断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指出,以鼻咽癌领域发展趋势为例,临床建立了新型治疗模式、制定了新型治疗策略。其中靶向药物与免疫治疗药物在“增效”的治疗方案中体现出绝对优势,助力我国鼻咽癌的诊断和治疗由“美国方案”向“中国方案”跨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凯教授表示, 抗血管靶向治疗一直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很多领域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由于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我们看到其在抗肿瘤治疗的前景仍然非常广阔,未来的还有很多研究和探索需要在座专家共同努力,探索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最佳应用策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感慨道,ALTER 0303出色的研究结果开启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的新篇章,借此临床近一步看到中国肿瘤创新药比如安罗替尼的快速发展,“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期待安罗替尼这类创新药物能为更多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带来更长生存。

于金明院士发表致辞.png

于金明院士发表致辞

马骏院士发表致辞.png

马骏院士发表致辞

李凯教授发表致辞png.png

李凯教授发表致辞

周彩存教授发表致辞.png

周彩存教授发表致辞

致辞后,大会主席团共同参与了会议启动仪式。共同见证了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小细胞肺癌一线适应症获批。

图片4.png

第一篇章:进无止境

会议第一篇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分享了抗血管治疗在免疫治疗时代下的重新定位,指出民族创新药物安罗替尼有望引领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新篇章。李凯教授对血管靶向增效免疫如何更强、更久、更安全这一问题给出了深度临床思考,并对肿瘤如何抗拒免疫治疗及血管靶向药物如何克服耐药等问题进行深度阐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赖金火教授分享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突破之旅,强调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优异效果。

周俭教授发表主题演讲.png

周俭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李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png

李凯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赖金火教授发表主题演讲.png

赖金火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惠周光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健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周军教授展开高端对话,共同探讨了免疫时代抗血管治疗愈发重要的背景下该如何在治疗中如何选择与免疫联合的最佳抗血管治疗药物。

图片5.png

第二篇章:群星闪耀

来自不同领域的诸位教授对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消化道肿瘤、肺癌、妇科肿瘤、甲状腺癌领域的进展进行了探讨。

图片6.png

肺癌FOCUS Talk焦点对话

4.png

肉瘤FOCUS Talk焦点对话

图片7.png

肝胆肿瘤FOCUS Talk焦点对话

图片8.png

妇科肿瘤FOCUS Talk焦点对话

济南站学术氛围高涨,除了主会场之外,还设置了头颈肉瘤、肺癌、消化道三个分会场。分会场中各位学者对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自己所在领域的临床实践细节以及未来方案优化以实现优效的可能性进行了分享,为更加精准、高效的患者治疗提供深入见解。

图片9.png

济南头颈肉瘤分会场

图片10.png

济南肺癌分会场

图片11.png

济南消化分会场

厚.png

济南分会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回顾六载春秋,抗血管生成治疗领域硕果累累,尤其安罗替尼先后获批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小细胞肺癌、甲状腺髓样癌以及甲状腺分化癌等五大适应症;2024年第六个适应症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又获批准,第五大适应症分化型甲状腺癌被纳入医保。正大天晴作为中国民族制药工业的领军企业,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是不变的初心,正大天晴将持续深耕创新,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与药品可及性不懈努力,助力健康中国2030。

313c51868e4b6efaa24991a2713b5f9c.jpg12345.png24db34e94dfa591d54fc13920a2bd8b9 3.jpg

24db34e94dfa591d54fc13920a2bd8b9 2.jpg

24db34e94dfa591d54fc13920a2bd8b9 5.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