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ESMO BC▪中国之声】郭雯珲教授:揭示我国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腋窝淋巴结处理策略及预后

05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乳腺癌年会(2024 ESMO BC)于5月15日至17日(CEST)在德国柏林会展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郭雯珲教授团队展示了关于中国前哨淋巴结微转移(SLNMM)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处理策略及其预后的重要研究成果[1]。该研究的入选不仅标志着我国乳腺外科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影响力,更为腋窝淋巴结管理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洞见。【肿瘤资讯】特邀郭雯珲教授对该研究进行深入解读,与您共享本年度ESMO BC会议上的中国好声音!

报告信息

摘要号:93P
中文标题:中国南方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术中和术后管理及预后分析: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英文标题:Intra-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entinel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from southern Chin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第一作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郭雯珲教授

研究介绍

研究背景

在中国,关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伴有SLNMM时ALN的处理策略及其预后情况尚未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中国南部地区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存在SLNMM的临床管理决策及不同处理模式的预后情况。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纳入了2019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华南地区5家研究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T1-3N0M0期女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均被诊断出存在SLNMM(包括孤立的肿瘤细胞)。研究收集了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管理模式以及预后的情况。预后评估指标包括局部复发(LR)、远处转移(DM)、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此外,本研究还对影响ALN处理模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多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共纳入33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2.44±11.73岁。基线数据显示,肿瘤平均大小为2.20cm(IQR范围:1.60, 2.90cm)。详细的基线特征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图片1.png 
196例 (57.8%) 患者术中冰冻检出微转移灶,143例(42.2%)患者术中冰冻检查结果为阴性,且仅在术后常规石蜡切片中检出微转移灶。在接受全乳切除的患者中共有125例(42.4%)患者进行了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46例(15.6%)患者进行了放疗,124例(42.0%)患者未进行ALND和放疗,定期随访。在接受保乳手术(BCS)的患者中共有8例(21.6%)患者进行了ALND,25例(67.6%)患者进行了放疗,4例(10.8%)患者未进行ALND和放疗,定期随访。具体内容详见图1。

图片2.png

图1 A)乳腺外科手术;B)乳房切除术患者SLNMM的管理;C)保乳患者SLNMM的管理;D)SLNMM的检测途径

多因素分析

  • 乳房切除术和乳房重建术(BRS)是术中ALND决策的独立风险因素(图2)。所有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接受ALND;所有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前哨淋巴结活检数比值>1/2的患者均接受ALND。

  • 年龄<50岁、单灶、Luminal B型、BCS和非SLN转移是术后ALN放疗决策的独立风险因素(图3)。

  • 年龄<50岁、BCS、术中冰冻检测到微转移以及SLNMM/SLNB比值>1/2是ALN干预(ALND或放疗)决策的独立风险因素(图4)。

图片3.png

图2 术中 ALND 决策的多因素分析

图片4.png

图3 术后ALN放疗决策的多因素分析

图片5.png

图4 ALN干预(ALND或放疗)决策的多因素分析

生存分析

  • 中位随访时间为26.73个月(范围:0.40,57.13个月),未达到中位DFS和中位OS。

  • 仅4例 (1.2%) 患者出现复发,6例 (1.8%) 患者出现转移。

  • 1年、2年和3年的DFS率分别为100%、97.8%和97.2%(图5A)。

  • 1年、2年和3年的OS率分别为100%、99.5%和99.5%(图5B)。


图片6.png

图5 K-M 曲线;所有SLNMM患者的A)DFS和B)OS

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接受 ALND 或放疗,SLNMM的乳腺癌患者的 DFS 和 OS 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图6)。

图片2.png

图6 用于显示接受或未接受A)术中ALND;B)放疗;C)ALND或放疗的患者DFS的K-M曲线;显示接受或未接受D)术中ALND;E)放疗;F) ALND或放疗的患者OS的K-M曲线。

研究结论

本研究发现,基于不同风险因素,中国SLNMM患者的ALN管理存在差异。然而,LR和DM的比率较低,因此豁免ALND可能是一种可行的ALN管理策略。

专家介绍

郭雯珲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外科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专委会委员
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学分会乳腺及整形外科学组委员
长期从事乳腺疾病的治疗,擅长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诊断及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开放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

专家点评


郭雯珲教授: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知的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处理策略不断演变和更新[2-3]。对于腋窝淋巴结临床阴性的患者,SLNB已经取代了ALND,作为腋窝分期的首选术式。由于豁免了ALND,SLNB术后并发症(如上肢水肿、肩关节活动受限)发生率显著低于接受ALND的患者。而对于腋窝淋巴结低负荷转移的患者,临床研究也证实了在部分患者中豁免ALND的可行性。 Z0011入组了891例T1-2N0M0,1~2枚SLN阳性的非新辅助化疗患者,其中60%患者宏转移,40%微转移。10年随访结果显示,行保乳术及术后规范放疗、全身治疗的患者,仅行SLNB者与ALND者在DFS及OS上无统计学差异[4]。AMAROS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对1425例T1-2N0M0的患者随访中,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腋窝放疗组在局部复发、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上非劣效于ALND组,而放疗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降低[5]。IBCSG23-01研究10年的随访结果显示,T1-T2,1个或多个前哨淋巴结中存在微转移或ITC的患者中,SLNB组与ALND组在生存方面无明显差异,而SLNB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感觉与运动神经损伤的并发症降低[6]。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建议对于未接受过新辅助治疗的临床T1-2期、临床腋窝淋巴结为阴性、但病理学检查1~2枚SLN宏转移且会接受后续进一步辅助全乳放疗及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保乳患者,可免除ALND。如果能完成后续放疗,相同条件下全乳切除的患者,腋窝放疗可以作为ALND的替代治疗(证据有限)。以上证明表明,对于部分前哨淋巴结存在微转移的患者可以豁免ALND。


在中国,关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伴有SLNMM时的腋窝淋巴结处理策略及其预后情况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设计,深入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早期乳腺癌患者中SLNMM的临床管理决策及预后情况。这项研究的结果为了解中国临床ALN管理实践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对于优化乳腺癌区域淋巴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本项研究中发现,中国SLNMM患者的ALN管理策略存在差异:保乳手术的SLNMM患者更加倾向术后辅助放疗,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比例较低;在影响ALN治疗决策的危险因素中,SLNMM的发现方式不同,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在生存随访方面,总体生存率高,3年DFS率为97.2%,OS率为99.5%。本研究充分显示了我国对SLNMM患者的ALN处理现状,同时揭示了影响ALN治疗决策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肿瘤类型和手术方式等,为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研究的结果与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如SENOMAC研究[7]和SOUND研究[8]相呼应,这些研究同样在探索ALN阴性或有转移的患者中省略ALND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设计,因此提示我们在ALN管理上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和深入探讨,以优化治疗方案,并更精确地确定哪些患者可以免于ALND。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研究能够推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和更佳的预后结果。

参考文献


[1] Wenhui Guo, Jie Zhang, Fangmeng Fu, et al. Intra- and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of sentinel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from southern Chin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real-world study. 2024 ESMO BC abstract 93P.
[2] HalstedWS.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s for the cure of cancer of the breast performed at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from June, 1889, to January, 1894[J]. Ann Surg, 1894, 20(5): 497-555.
[3]Fisher B, Jeong J-H, Anderson S, Bryant J, Fisher ER, Wolmark N. Twenty-five-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radical mastectomy, total mastectomy, and total mastectomy followed by irradiation.N Engl J Med 2002;347:567-75.
[4] Giuliano AE, Ballman KV, McCall L, et al. Effect of axillary dissection vs no axillary dissection on 10-year overall survival among women with invasive breast cancer and sentinel node metastasis: the ACOSOG Z0011 (Allian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7;318(10):918-926. .
[5] Bartels SAL, Donker M, Poncet C, et al. Radiotherapy or surgery of the axilla after a positive sentinel node in breast cancer: 10-year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EORTC 10981-22023 AMAROS trial. J Clin Oncol. 2023;41(12):2159-2165. [6]GalimbertiV, ColeBF, VialeG, et al. Axillary dissection versus no axillary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nd sentinel-node micrometastases (IBCSG 23-01): 10-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phase 3 trial[J]. Lancet Oncol, 2018, 19(10): 1385-1393
[7] de Boniface J, Filtenborg Tvedskov T, Rydén L, et al. Omitting Axillary Dissection in Breast Cancer with Sentinel-Node Metastases. N Engl J Med. 2024 Apr 4;390(13):1163-1175. doi: 10.1056/NEJMoa2313487.
[8] Gentilini OD, Botteri E, Sangalli C, et al.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vs No Axillary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mall Breast Cancer and Negative Results on Ultrasonography of Axillary Lymph Nodes: The SOU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ncol. 2023 Sep 21:e233759. doi: 10.1001/jamaoncol.2023.375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