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结直肠癌晚期治疗新突破,TAS-102联合方案开辟治疗新篇章

05月1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KV.jpg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尽管随着治疗手段的改进、新药物的使用以及分子分型的普及使得CRC患者的整体预后得到改善,但仍存在许多挑战。曲氟尿苷替匹嘧啶(TAS-102)是一种已经获批用于mCRC治疗的新型口服化疗药物,在晚期mCRC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TAS-102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肿瘤资讯】特邀倪静怡教授潘晓芳教授徐经芳教授徐薇薇教授周小宁教授朱宇宏教授,分享2例从TAS-102联合抗血管后线治疗中获益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病例,供读者交流讨论。

病例一:
TAS-102联合方案,PFS获益超过1年!

病例汇报:倪静怡教授 南通市肿瘤医院
病例点评:
潘晓芳教授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
徐经芳教授 邳州市人民医院

倪静怡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肿瘤医院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本科
南通大学医学系肿瘤学硕士
南通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省抗癌联盟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通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通市抗癌协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病例介绍

1.  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男,55岁。
主诉:直肠癌综合治疗3年余。
病史:2020年11月7日行经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直肠溃疡性中-低分化腺癌,癌组织侵及肠壁全层。判定为pT3。淋巴结总数: 3/17(+),肠管旁组织中间癌结节2枚。其中:肠管旁淋巴3/13枚、(2、3、5)淋巴结0/4枚见癌转移。肠管旁组织中间癌结节2枚。判定为:pN2a。
免疫组化:
MLH1(+),PMS2(+),MSH2(+),MSH6(+),D2-40(-),ERG(-)。
影像检查:
2020年12月4日CT:直肠癌术后肝多发转移。

图片1.png

2020年12月4日CT

基因检测:RAS突变。
诊断:直肠癌术后肝转移(IV期)。

2.  治疗经过
一线治疗:
患者刚开始由于经济原因拒绝靶向治疗。2020年12月4至2021年2月4日给予XELOX方案化疗5周期。C2、C4疗效评价为SD。

图片2.png

C2、C4疗效评价为SD

图片3.png

肿瘤标志物变化

C6开始加用贝伐珠单抗,同时联合XELOX化疗3周期。
后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口服维持治疗。
C7查CT提示疗效评价为PR,8周期XELOX后予以贝伐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
2021年11月23日复查,CT提示两肺小结节较前增大。
二线治疗:
2021年11月24日、 12月16日予以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信迪利单抗+CPT-11治疗2周期。C2后(2022年1月6日)CT提示两肺结节较前增大。

图片4.png

二线治疗进展

三线治疗:
2022年1月8日至2022年5月9日予以信迪利单抗+CPT-11 +呋喹替尼联合治疗。2022年2月17日复查CT提示肝转移及肺转移较前缩小。

图片5.png

三线治疗病灶缩小

后续由于患者腹泻耐受差,未再使用伊立替康化疗,予以信迪利单抗联合呋喹替尼维持治疗。2022年8月10日复查CT提示PD。

图片6.png

三线治疗PD

后续治疗:
2022年8月11日至2024年1月予以信迪利单抗+呋喹替尼+TAS-102联合治疗。
2022年10月12日复查CT提示PR。

图片7.png

TAS-102联合治疗PR

2023年11月13日复查CT,提示肝脏转移灶较前相仿,双肺转移小结节部分较前增大。

图片8.png

肺部病灶进展
(左列 20222年8月10日,右列2023年11月13日)

3.  病例小结
该患者为55岁中老年男性,诊断为直肠癌术后肝转移、肺转移。经过手术以及多线系统药物治疗后取得较为显著的生存获益。目前患者生活质量可。在后线治疗中,TAS-102的联合方案获得超过1年的PFS,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良好。

潘晓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 肿瘤科副主任
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从事肿瘤内科工作20余年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内分泌、靶向及生物免疫治疗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肿瘤姑息治疗、控制癌性疼痛方面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徐经芳
主任医师

邳州市人民医院 肿瘤二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兼职教师
徐州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肿瘤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医学会肿瘤化疗与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州市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徐州市肿瘤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获徐州市卫生局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
获第四届淮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

专家点评

潘晓芳教授:目前TAS-102已经成为晚期CRC三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并且已经纳入医保,药物的可及性和经济性更高。该患者从TAS-102的联合治疗中也获得了显著的生存获益,PFS超过1年。如果疾病持续进展,可尝试再次基因检测,寻找新的靶点。此外,化疗药物仍然是治疗基石,可尝试应用雷替曲塞。另外,对于满足条件的患者,也可考虑入组临床研究。


徐经芳教授:自2020年起,TAS-102就已经获CSCO指南推荐用于晚期肠癌三线治疗。随着医保降价,TAS-102的治疗将在临床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由于优异的安全性,TAS-102非常适合老年患者、无法耐受卡培他滨化疗的患者,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也可以考虑将TAS-102的治疗前移。对于该患者后续的治疗建议,由于患者存在KRAS突变,可尝试KRAS G12C突变抑制剂治疗。

病例二:
TAS-102更小不良反应,晚期CRC患者获益更多

病例汇报:徐薇薇教授 南通市肿瘤医院
病例点评:
周小宁教授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宇宏教授 射阳县人民医院

徐薇薇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南通市肿瘤防治专科联盟胃肠肿瘤专委会委员
南通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南通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病例介绍

1.  患者基本情况
一般资料:女,51岁。
主诉:直肠癌综合治疗5年余。
病史:2018年11月患者因:“痛伴大便性状改变”就诊。2018年12月24日本院肠镜示:距肛门17cm处,局部见菜花样新生物伴溃疡形成,局部狭窄。病理示:(乙状结肠)腺癌。基因检测:KRAS/NRAS/BRAF均为野生型。
实验室检查:
2019年1月5日静脉血清:CEA:10.15ng/ml;CA199:50.34U/ml;CA-50:29.1U/ml;CA24-2:23.6U/ml。
影像学检查:
2018年12月13日PET-CT:乙状结肠癌、直肠癌,双侧颈部、腹膜后、肠系膜及盆腔多发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双侧附件转移,两肺多发小结节,转移待排。
2019年1月25日CT:乙状结肠、直肠癌化疗后,直肠及乙状结肠局部肠壁增厚,请结合临床;肝内低密度影,直径约3.8cm,考虑转移;两侧附件软组织影,提示转移;腹膜后、肠系膜区、两侧髂血管旁及腹股沟区小淋巴结;两肺小结节,建议随访。

图片9.png

2019年1月25日CT

诊断:
结直肠癌IV期(cT4N+M1)。

2.  治疗经过:
转化治疗+手术治疗+一线治疗:
2018年12月17日、2019年1月7日共计予以Xelox方案化疗2周期。2019年1月28日予以西妥昔单抗+Xelox化疗1周期。
2019年2月12日复查静脉血清:CEA:5.47ng/ml;CA199:45.07U/ml;CA24-2:20.1U/ml。较前(2019年1月5日)有所下降。
2019年2月16日至4月3日予西妥昔单抗联合mFOLFOX6方案化疗4周期。
2019年4月22日外科手术:肝叶切除术(VI、VII段特殊肝段切除术)+腹腔转移结节切除术+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结直肠肿瘤切除术。
术后病理:(直肠,化疗后)巨检病变区全部取材,镜下黏膜缺损伴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部分区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符合治疗后改变。未见肿瘤残留。检出肠旁淋巴结6枚,均未见癌转移(0/6)。其中4枚见治疗后反应。另见癌结节1枚。大网膜结节镜下为胶原化结节伴组织细胞沉积,符合治疗后改变。(直肠MT化疗后,肝右叶)腺癌,分化Ⅲ级,伴坏死,结合病史,符合肠腺癌肝转移。周围肝组织未见结节性肝硬化,伴脂肪变性(约20%)。(左附件)左卵巢见肠腺癌转移。左输卵管未见特殊。(右附件)右卵巢见肠腺癌转移。右输卵管未见特殊。
免疫组化(19S19663)MLH1(+),MSH2(+),MSH6(+),PMS2(+),Her-2(90%++),PD-L1{28-8}(肿瘤-,间质3%+),PD-L1{73-10}(肿瘤-,间质5%+),PD-L1{BP6001L}(肿瘤-,间质2%+)。
基因检测:K-ras基因第2、3、4外显子未检测到突变;B-raf基因第15外显子未检测到突变;N-ras基因第2、3、4外显子未检测到突变;PIK3CA基因第20外显子未检测到突变。
2019年5月24日继续予西妥昔单抗+mFOLFOX6化疗,出现奥沙利铂过敏(呼吸困难)。2019年6月11日至8月27日改予西妥昔单抗+FOLFIRI方案化疗6次。复查CT、MR提示病情稳定。
患者拒绝继续使用西妥昔单抗。2019年9月24日口服卡培他滨维持化疗6周期后中止。
2021年7月21日复查CT示:与2020年2月25日片比较,(1)吻合口肠壁未见异常增厚;(2)肝右叶稍低密度影范围较前相仿,考虑术后改变;(3)两肺小结节,与前相仿;(4)腹膜后淋巴结较前增多增大,右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较前稍增大,左侧髂血管旁及双侧腹股沟区小淋巴结与前相似,左锁骨上及纵隔、膈肌脚后方小淋巴结;(5)盆腔少量积液较前减少。
2021年7月29日至10月29日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化疗6次。2021年12月1日复查CT示病情稳定。
患者要求缩短住院时间,2021年12月4日、2022年1月3日、2022年1月28日改予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雷替曲塞化疗。
患者拒绝两药化疗。2022年3月1日至2022年11月29日改予西妥昔单抗+卡培他滨化疗。
患者2023年1月出现腰背痛。
2023年1月3日CT:与2022年9月20日片比较,(1)吻合口肠壁未见异常增厚;(2)肝右叶稍低密度影范围较前相仿,考虑术后改变;(3)两肺小结节,较前增多;(4)后腹膜淋巴结较前稍增大,左侧锁骨上、纵隔、膈肌脚后方、两侧髂血管旁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均与前相似。

图片10.png

2023年1月3日CT

2023年1月5日至2023年7月22日予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雷替曲塞方案8周期。患者腰痛症状一度缓解,消化道副反应明显,最佳疗效稳定。患者抗拒静脉化疗。
2023年8月14日 CT:直肠癌肝转移术后,与2023年6月6日片比较,(1)吻合口肠壁未见异常增厚;(2)肝右叶稍低密度影范围较前相仿,考虑术后改变;(3)两肺多发小结节,较前增大,考虑转移;(4)后腹膜、两侧颈部、左侧锁骨上、纵隔、膈肌脚后方、两侧髂血管旁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均与前相似。
二线治疗:
2023年8月15日至2023年12月21日改予贝伐珠单抗+替吉奥化疗6周期。期间定期疗效评价,最佳疗效稳定。不良反应:手足综合症(2-3级),指(趾)关节,手掌和足底,肿胀,破溃,疼痛。予积极对症处理,患者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2023年12月20日 CT:肝右叶稍低密度影范围较前缩小,考虑术后改变;两肺多发转移,较前增大,增多;(3)后腹膜、两侧颈部、左侧锁骨上、纵隔、膈肌脚后方、两侧髂血管旁及两侧腹股沟淋巴结,均与前相似。
三线治疗:
2024年1月12日开始改以贝伐珠单抗联合TAS-102。2024年4月16日开始第5周期治疗。CT疗效评价SD。该治疗方案患者无明显副反应。患者日常生活不需要他人照顾。

3.  病例小结:
该患者为中老年女性,诊断为乙状结肠癌伴肝、肺转移。化疗3周期后接受肿瘤根治术。术后规范应用系统药物治疗。患者静脉化疗耐受性差,不良反应明显,导致治疗依从性差。三线治疗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TAS-102治疗,耐受性良好,病灶稳定,治疗仍在持续中。目前,患者OS已经接近6年。

周小宁
主任医师、硕士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硕士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盐城市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盐城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盐城市营养学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熟悉肿瘤的诊断与日间化疗
擅长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营养治疗

朱宇宏
副主任医师

射阳县人民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副主任、放疗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
盐城市医学会放射肿瘤学分会委员
盐城市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盐城市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盐城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盐城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点评

周小宁教授:该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使用非常合理,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也体现出团队的治疗水平。尤其是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组合,兼顾了疗效和安全性。既往患者在静脉化疗和两药化疗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替吉奥的治疗。而TAS-102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完全可以耐受,日常生活可以自理。目前晚期肠癌的治疗相较于其他消化道肿瘤而言,似乎更为成熟。TAS-102等药物的出现和使用,为医患双方带来了更多信心。如果患者再次出现疾病进展,可尝试使用既往未曾使用过的药物,也可以尝试免疫治疗。


朱宇宏教授:该患者经过转化治疗后,手术实现了R0切除,术后的系统药物治疗也体现出整个团队强大的的综合治疗水平。在肠癌切除术的同时,患者还接受了肝脏转移灶切除术。对于有条件的肠癌肝转移患者,也可以尝试肝脏局部放疗、TACE等治疗手段。该例患者在后线治疗时,从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治疗中获益明显,尤其是患者可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后线治疗也可以尝试瑞戈非尼联合免疫、呋喹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等等。

总结

从肠癌治疗目标出发,TAS-102兼顾疗效和安全性

TAS-102作为一类新型5-FU类化疗药物,可以在mCRC的治疗中单药或尝试联合使用,此前在与贝伐珠单抗的联合临床探索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SUNLIGHT研究中贝伐珠单抗+TAS-102取得了10.3个月的中位OS,目前该方案也已经被《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4版)》推荐为三线治疗的I级推荐[1]。病例2的患者三线应用“SUNLIGHT”方案,耐受性良好,未出现前线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严重的手足皮肤综合征,患者可实现生活自理。目前已用药第5个周期,病灶稳定,治疗仍在持续。

在与抗血管药物的联用中,TAS-102同样表现出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建军教授牵头开展了前瞻性、单中心、单臂、II期临床研究(NCT05004831),该研究旨在探索TAS-102联合TKI呋喹替尼治疗既往经标准治疗的mCRC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研究终点包括OS、ORR、DCR和安全性。从研究者披露的中期数据(非公开披露)来看,该联合方案的中位PFS已经超过6个月,安全性良好。病例1的患者在后线治疗中也尝试了TAS-102联合呋喹替尼的方案,用药2个月即实现PR,PFS现已超过1年。侧面反映出该方案的巨大潜力。期待最终研究结果的披露。

参考文献

[1] CSCO 结直肠癌诊疗指南(2024版)
[2] Wang X, Li Z, Sha 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gorafenib plus biweekly TAS-102 for 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REGTAS):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II trial[J]. 2023.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QTT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