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圆桌大咖谈 | 李高峰教授、马千里教授、李恒教授热议EGFR-TKI焦点话题,展望围术期广阔应用前景

2024年05月10日
来源:肿瘤资讯

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EGFR-TKI已经成为了EGFR阳性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开展与深入,研究者也在进一步探索针对EGFR阳性患者更精细的个体化管理策略与EGFR-TKI在早中期患者中的应用。

本期圆桌大咖谈,我们邀请到云南省肿瘤医院李高峰教授、马千里教授与李恒教授,共同围绕EGFR-TKI在临床实践中的热点话题,针对不同分期患者的应用与临床探索等进行研讨。

点击观看会议完整视频

李高峰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二级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岭名医 、教学名师
云南省医学领军人才、省委联系专家、云南健康卫士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科协优秀学会工作者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胸腔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合体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肺癌MDT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转化医学学会会长、云南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云南省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兼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
研究方向:胸部肿瘤基础研究及以微创外科治疗为主的个体化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4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项、云南省应用基础及重点项目4项 ,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
主编副主编教材及专著10部 ,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云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14项

马千里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云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
云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
云南省预防医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云南省转化医学会介入学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的外科治疗,擅长胸部肿瘤的胸腔镜微创外科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
主持云南省科技厅联合专项一项,发表论文11篇,SCI收录3篇,参编专著5部

李恒
云南省肿瘤医院

博士,主治医师
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胸外二科
汉堡大学埃彭多夫医疗中心(UKE)访问学者
云南省预防医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
云南省转化医学会微创外科学会秘书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云南省抗癌协会胸部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
云南省肿瘤医院十佳医生称号

提纲挈领,李高峰教授点明圆桌讨论方向

会议伊始,李高峰教授作开场致辞并介绍参与此次圆桌研讨的专家。李高峰教授指出,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初发布数据,肺癌仍是我国发病数、死亡数最高的恶性肿瘤。另一方面,肺癌也是贯彻落实“精准治疗”理念的典范。在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是最常见的一类驱动基因,其靶向治疗药物已经在晚期患者的治疗中获得广泛应用,并且在早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中取得了丰硕的探索成果。此次圆桌会议将聚焦于EGFR-TKI在临床实践中的焦点话题,包括对于特殊患者群体的治疗思考,以及EGFR-TKI在围术期的应用等。希望通过此次探讨,提高对于EGFR-TKI的认识,促进EGFR-TKI的规范化应用,启迪相关思考,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预祝此次圆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圆桌会议共设置了5个环节,分别围绕老年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需求、EGFR阳性晚期老年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治疗方案探索、可切除的早期NSCLC的围术期治疗策略及EGFR-TKI在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五大话题展开讨论。讨论中三位专家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展示了独特的学术视角与具有启发性的临床观点。

老年患者适应性治疗方案符合精准治疗追求,方案制定前需完善患者老年评估

李高峰教授:世界卫生组织通常老年患者被定义为60岁或65岁以上人群,并一般会按照65岁,75岁,85岁三个年龄段再次细分。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状况较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而且由于储备器官功能下降,可能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清除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使得老年患者对于治疗的耐受性下降,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此前,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接受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需在临床中予以注意。

马千里教授:此外,需要注意,临床研究中往往不会纳入比例较高的老年患者,使得这部分患者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未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这一问题也值得引起更多重视。

李恒教授:对于老年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需做好全方位的老年评估。单一指标可能无法全面反映患者状态,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前,应进行全面的老年评估,评估内容至少应包括躯体功能状态、合并症、跌倒史、抑郁、认知及营养状态等,以充分发现可能疏漏的老年问题,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该环节的总结中,李高峰教授再次强调,针对老年患者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同样符合“精准治疗”理念的追求。制定治疗方案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基础状况较差、可能有基础疾病、对药物耐受性可能较差等特征,进行充分的老年评估,保障患者的治疗获益。

阿美替尼针对老年患者展示PFS获益,优效同时安全性值得肯定

李恒教授:目前,国内市场上EGFR-TKI已经发展至“三代同堂”,由于三代EGFR-TKI整体上在临床研究中较一代EGFR-TKI更好的疗效,因此已经在一线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常用于一线治疗的EGFR-TKI包括进口的奥希替尼,国内自主研发的阿美替尼、伏美替尼等。奥希替尼在其一线治疗III期FLAURA研究中,在年龄相关亚组分析中,对于年龄≥65岁的患者,应用奥希替尼对比一代EGFR-TKIs,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降低51%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HR为0.49。

阿美替尼在一线治疗III期AENEAS研究中,针对年龄相关亚组的分析中展示了对于年龄≥65岁患者的疗效。2023年的WCLC大会中,阿美替尼还报告了一项值得关注的真实世界研究。该研究纳入了在一线接受阿美替尼治疗的IIA-IVB期EGFR+NSCLC患者,并分析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对于≥65岁的患者,阿美替尼一线治疗的ORR达到了69.6%,DCR则达到了97.8%,在24个月时,≥65岁患者的中位PFS尚未到达,而2年PFS率则达到了46.1%。这项真实世界研究提示了阿美替尼的一线治疗在老年患者群体中和年轻患者一致的疗效和安全性。

马千里教授:三代EGFR-TKI整体上已经成为了晚期患者一线治疗中的优选,除了关注药物本身对患者的疗效外,也需要关注药物对于基础疾病患者的影响,以及药物本身的安全管理。很多老年患者可能会合并慢阻肺,这二者互为危险因素,在治疗中需要注意“癌肺同治”的理念,即患者在接受EGFR-TKI治疗时,也需要接受针对慢阻肺的治疗。目前尚未有慢阻肺的常用治疗药物与EGFR-TKI间相互作用的报道,但仍然推荐选择肺毒性较低的药物,避免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影响,在治疗中也需要注意对EGFR-TKI导致的间质性肺炎的管理。间质性肺炎虽然是EGFR-TKI的一类较为少见的不良反应,但是在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如果未能进行妥善管理,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而阿美替尼在III期临床研究AENEAS中未观察到患者发生≥3级的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整体发生率为0.9%。

李高峰教授在总结中指出,从疗效和安全性角度看来,三代EGFR-TKI都可以作为老年患者的临床用药选择,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不可切除III期NSCLC治疗策略探讨,多项前沿研究值得关注

马千里教授:此前一些研究探索了EGFR-TKI在不可切除的局晚期EGFR阳性NSCLC患者中的应用。例如RECEL研究,这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旨在探索一代EGFR-TKI+放疗与含铂化疗+放疗治疗不可切除的III期EGFR阳性NSCLC患者,作为一项头对头研究,直接对比了EGFR-TKI+放疗对比放化疗的疗效。结果显示,在靶向治疗组对比化疗组显著改善了PFS,达到了24.5个月与9.0个月,降低了接近90%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这也提示了对于EGFR阳性的不可切除III期患者,使用EGFR-TKI代替标准化疗方案,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李恒教授:也有研究尝试探索同步放化疗之后,以EGFR-TKI作为维持治疗的类PACIFIC模式,例如第三代EGFR-TKI的LAURA研究。LAURA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球多中心的III 期临床研究,受试者为III期不可切除的EGFR突变NSCLC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以铂为基础的放化疗后疾病未出现进展,随后接受每日一次的三代EGFR-TKI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或达到了停药标准。该研究预计今年该研究将公布对主要终点PFS的分析结果,期待该研究为我们带来积极的结果。

李高峰教授指出,III期患者是临床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群体,需要多学科诊疗模式制定方案,目前,同步放化疗是该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EGFR-TKI在其中的应用也令人期待。

EGFR-TKI围术期应用已取得突破性成果,阿美替尼多方向探索有望突破

李高峰教授:对于经手术完全切除的EGFR阳性早期NSCLC患者,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EGFR-TKI的标准辅助治疗模式。包括ADJUVANT研究、EVAN研究、SELECT研究、EVIDENCE研究在内,多项研究验证了一代EGFR-TKI为这类患者带来的PFS获益。 

李恒教授: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在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ADAURA研究中证实了对于IB-IIIA期和II-IIIA期患者的DFS获益及OS获益,考虑到第三代EGFR-TKI更强的系统疗效和颅内疗效,通常指南、共识也会推荐优先使用第三代EGFR-TKI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近年来的各大学术会议上,阿美替尼报告了不少值得关注的辅助治疗临床研究,例如2024年ELCC大会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胡坚教授牵头开展的阿美替尼用于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真实世界研究。研究中阿美替尼辅助治疗EGFR阳性IA2 -ⅢA期NSCLC患者,3年DFS率达到92.4%,3年CNS DFS率达到了99%,治疗期间未报告≥3级的不良事件。

马千里教授:阿美替尼还报告了多项研究,包括由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沈韦羽教授和宁波华美医院沈海波教授共同开展的按照高级别结构因素纳入患者的EGFR-TKI辅助治疗回顾性分析。研究中针对含有实体、微乳头或复杂腺体成分的高级别结构肺腺癌患者,阿美替尼的辅助治疗有效地带来了DFS改善。在新辅助治疗中,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文华教授开展的ANSWER研究也将探索阿美替尼作为新辅助治疗对比化疗或一代EGFR-TKI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将进一步为EGFR-TKI的围术期应用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李高峰教授:阿美替尼还有两项正在进行中的前瞻性研究值得关注。一项是III期辅助治疗注册研究302研究,这项研究在2022年就已经完成入组,我非常期待它的结果。另一项则是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APEX研究,该研究旨在探索阿美替尼联合或不联合化疗作为EGFR阳性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其结果或将回答此前关于辅助化疗必要性的疑问。

李高峰教授总结道,目前无论在III期不可切除的患者中,还是在可手术切除患者中,EGFR-TKI都可以为患者带来获益,并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应用。而且,同时还有包括302研究、APEX研究、ANSWER研究在内的多项研究结果值得关注,期待看到EGFR-TKI在早期或局晚期患者中的更多临床探索。

肺癌适应性治疗成为重要方向,MRD或为辅助治疗开展提供指导

马千里教授:此前吴一龙教授在第21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中提出了“肺癌的适应化治疗”。对于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EGFR-TKI的联合治疗是重要的探索方向,多种联合治疗模式的探索都值得期待,例如FLAURA2研究采取的EGFR-TKI联合化疗模式。然而,联合治疗模式的应用也需注意安全性及药物可及性,特别是安全性,需要仔细权衡联合药物为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与获益。在这种“加量”式治疗模式中,或许MRD等生物标志物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李恒教授:我也赞同MRD的价值,对于早期患者,MRD的检测也同样具有重要指导价值。通过以MRD为代表的生物标志物精准筛选患者,给予特定的升阶治疗,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更高的生活质量或更好的成本效益,这应当成为我们的追求。例如对于在新辅助治疗中取得pCR的患者,可以降阶辅助治疗;经过系统和/或局部治疗后,影像学无可见或无代谢的肿瘤病灶,也可考虑适应性降阶治疗,甚至考虑药物假期。同样,对于一些特定的患者,可以就需要联合的升阶治疗。具体的临床中做法可能还需要开展更多前瞻性研究才能解答,但EGFR-TKI的联合治疗一定是未来个体化精准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李高峰教授也针对EGFR-TKI的联合应用进行了总结,指出EGFR-TKI的联合治疗将是EGFR阳性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其他治疗手段、药物达到更好的疗效、更好的生活质量甚至更好的成本效益,未来期待更多相关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EGFR-TKI的联合治疗。

畅谈EGFR-TKI临床热点,专家齐聚展望精准未来

随着李高峰教授的总结致辞,本次圆桌讨论也已走至尾声。会议聚焦于EGFR-TKI在临床应用中的多个热点话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讨论取得圆满成功。未来,我们也期待看到EGFR靶点的更多精准探索结果,并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