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CSCO指南会 • 遇见大咖】免疫治疗助力晚期肺癌更优生存

04月3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4年4月26~27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于济南“泉城”盛大召开。来自全国各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再聚一堂,共议临床热点,探讨未来方向,见证多部CSCO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和发布。与会期间,我们特邀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分享指南更新相关内容和临床意义。【肿瘤资讯】梳理专题会精华内容及专家观点,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CSCO指南更新,续写肿瘤规范诊疗新华章

CSCO指南与时俱进,兼顾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中国诊疗现状,已成为国内肿瘤临床工作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一年一度的CSCO指南会是中国肿瘤诊疗领域的学术盛宴,会议聚焦各肿瘤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热点,为肿瘤领域医学专业人士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全国的肿瘤领域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议临床热点话题,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共同见证CSCO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和发布。

大会首日,包括鼻咽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头颈肿瘤、泌尿系统肿瘤、乳腺癌、妇科肿瘤等在内的15个专场进行了指南更新解读和前沿进展研讨。会议次日,8个专场的专题讨论涵盖肝癌、胆道肿瘤、胰腺癌、黑色素瘤、血液系统肿瘤、肺癌以及肿瘤相关不良反应等多个领域,学术氛围热烈,与会专家共同见证了指南的再度更新和发布。此外有多场专题卫星会在指南会期间顺利举办,为业内人士提供了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

免疫治疗专题会-免疫联合化疗助力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更好生存

免疫联合化疗是目前ES-SCLC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小细胞肺癌(SCLC)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更早、更容易发生转移。确诊时约有70%的SCLC已出现转移,而相比之下,NSCLC确诊时有约为30%-40%;而在复发人群中,SCLC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可达到79%。此外SCLC肿瘤细胞增长速度更快,体积倍增时间明显短于NSCLC,疾病进展速度更快。总体上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低于NSCLC,早期阶段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0%,SCL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7%。ES-SCLC占到SCLC的2/3,恶性程度更高,而且患者更容易出现体重减轻、虚弱、骨痛和神经损害等症状,5年生存率仅1.6%。

IMpower133研究成功开启了ES-SCLC免疫治疗的新时代,随后免疫治疗的获益得到了CASPIAN研究和CAPSTONE-1研究的再次验证,总体结果可见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延长患者生存期约为2-2.5个月。ASTRUM-005研究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和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中位OS分别为15.8个月 vs 11.1个月(HR=0.62),试验组的中位OS延长了4.7个月。后续RATIONALE-312研究、EXTENTROCH研究再次证实了PD-1抑制剂在ES-SCLC中的有效性,可提升ES-SCLC约2个月的OS。

ES-SCLC一线免疫治疗新进展

ETER701是2023年受到高度关注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2024年AACR大会中,该研究更新了结果,结果显示安罗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化疗一线治疗ES-SCLC的中位PFS分别为5.6个月和4.2个月(HR 0.44,P<0.0001),中位OS分别为13.3个月和11.9个月(HR 0.96,P=0.1723)。在2024年AACR大会中,ASTRUM-005研究公布了探索性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研究提出的全新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值得进一步探索。

未来新进展

目前,多项临床研究进展正在探索PD-1/PD-L1单抗在小细胞肺癌各个疾病阶段的疗效,包括ADRIATIC、ASTRUM-LC01等临床研究。期待免疫治疗在小细胞肺癌领域能取得更多研究进展和数据。

免疫治疗专题会-循证为基石,肺鳞癌临床研究主要终点解读

肺鳞癌临床试验相关研究终点

根据组织学类型,肺癌主要分为NSCLC和SCLC两大类型,其中肺鳞癌约占总体肺癌病例的34%,发生率仅次于肺鳞癌。肺鳞癌临床分期以III-IV期为主,分别占比37%和43%。与肺腺癌相比,肺鳞癌患者携带的驱动基因突变较少,预后更差。近年来,多项免疫治疗相关III期临床研究尝试在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领域进行探索,而为了取得可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的高质量循证医学依据,需要科学、严谨、合理的临床研究设计。选择合适的临床研究终点是研究设计的重点之一。

OS是反应患者生存的金标准,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临床获益价值框架中也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别。然而OS的成熟需要大样本量的长期随访,随访时间不足、样本量不足可能导致OS数据缺乏说服力,而且临床试验的交叉设计可能影响对照组的OS数据,但可以通过校正分析降低影响。

PFS是目前肺鳞癌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具有所需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患者疾病稳定、不受交叉和后续治疗影响等优点,推荐采用盲法和BICR评估以降低偏倚或倾向。然而在晚期肺鳞癌中,PFS获益是否能转化为OS获益存在争议,而且免疫治疗带来的OS获益可能大于PFS获益。因此,PFS和OS的风险系数(HR)成为评估生存数据的重要依据,此外肿瘤应答评估可反映药物的初步疗效,作为终点时需要与持续缓解时间(DoR)相结合进行合理判断。

总之,在晚期肺鳞癌相关III期临床试验中,OS、PFS、HR与DoR都是可反映患者生存获益的重要指标,综合多指标、多维度进行评估对于明确药物获益至关重要。

2024 CSCO指南会 • 遇见大咖 • 小细胞肺癌篇

邬麟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主任,内科教研室主任,湖南省肺癌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促会肿瘤肿瘤舒缓治疗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常务理事
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原发灶不明及多原发癌专委会常委
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委
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肿瘤防治分会理事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

多项研究巩固PD-1单抗用于ES-SCLC治疗地位,患者长期生存数据值得期待

邬麟教授:免疫治疗改变了ES-SCLC的一线治疗格局。PD-L1单抗率先在ES-SCLC一线治疗领域取得突破,但最初研究阶段PD-1单抗在ES-SCLC中的探索并不一帆风顺。令人惊喜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PD-1单抗斯鲁利单抗首次证实PD-1单抗能为ES-SCLC带来更优的生存获益。且基于ASTRUM-005研究结果,2023年1月,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获得了NMPA批准的ES-SCLC一线治疗适应证。从《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4版)》中可见,斯鲁利单抗+依托泊苷+卡铂治疗4周期序贯斯鲁利单抗维持治疗仍为ES-SCLC一线治疗的I级优选推荐方案。今年指南中又新增两种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作为一线治疗的III级推荐。我为国内民族企业能取得这样优异的研究成果并被纳入指南感到自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ES-SCLC注释部分新增了关于四药联合模式ETER701研究结果,以及CAPSTONE-1研究3年OS结果和IMpower133研究扩展(IMbrella A)研究结果、ORIENTAL研究真实研究数据。这些研究数据是临床医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较关注的研究数据,长时间随访结果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将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指导。

2024 CSCO指南会 • 遇见大咖 • 非小细胞肺癌篇

宋启斌
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主任 兼肿瘤学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第五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专家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肺癌诊疗指南》专家组成员
国家癌症中心肺癌质控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兼总干事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常委兼胸部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常务理事
CSCO老年肿瘤专委会副主委,肺癌、大数据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ESCO)理事长兼肺癌专委员会主任委员
武汉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

不同主要终点提示不同的临床意义,综合评估临床研究终点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宋启斌教授:免疫治疗已在驱动基因突变晚期NSCLC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尤其在晚期肺鳞癌患者中有多项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这证实了免疫治疗在肺鳞癌患者中的治疗地位。纵观这些大型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研究多采用PFS作为主要终点,少数研究将OS作为主要终点。我们一般推荐BICR评估的PFS作为主要终点,意义在于PFS通常基于肿瘤进行的客观、定量的测量和评估,能提供药物抗肿瘤作用的直接信息,另外可以结合ORR、DOR结果综合评估某种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和疗效。另一方面,疾病进展相比死亡会出现的更早,选择PFS作为研究终点只需要较少样本量即可较快完成临床试验且成本较低。因此PFS成为目前大多数临床研究首选的主要终点。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PFS获益并不总能转化为OS获益,这提示我们也需要关注大型临床研究的OS结果。OS是临床医生格外关注的研究终点,因为癌症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治愈,OS是能证明临床获益的金标准,但得到OS结果通常需要长期随访、大样本量以及更高的研究成本,常被设置为次要终点。总的来说,不论大型临床研究采用何种研究终点,都具有特定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实践和应用提供指导。临床上需综合临床研究的PFS、OS、ORR、DOR及其HR等多个指标,进行多维度评估,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任胜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 行政主任
CSCO 非小细胞肺癌委员会 常务委员
CSCO 青年委员会 常务委员
CSCO 免疫专家委员 委员
IASLC 教育委员会 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部肿瘤分会 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青委会  副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分子靶向免疫治疗委员会  副主委
中国老年病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呼吸内镜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免疫治疗变革肺鳞癌治疗局面,期待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探索 

任胜祥教授:肺鳞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很少携带驱动基因突变,治疗更具挑战性,因此备受临床关注。免疫治疗药物包括进口药物和快速崛起的国内原研药物极大改变了既往只有化疗的治疗局面,目前为止已有多项免疫相关III期临床研究获得阳性结果,包括KEYNOTE-407、CheckMate 227、GEMSTONE-302、CHOICE-01、CameL-Sq、ASTRUM-004等临床研究。从新版指南中我们看到,不论是晚期肺鳞癌或肺腺癌患者,目前有多种免疫治疗方案可以选择,为晚期肺鳞癌患者提供了更有效、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免疫治疗已在广大肺鳞癌患者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临床医生对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处理经验不断积累,患者管理经验得到不断提升,这些都增加了医生和患者治疗晚期肺鳞癌的信心。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看到,很多晚期肺鳞癌患者经免疫治疗后的预后得到较大改善。临床研究中也看到,一些研究例如KEYNOTE-407、CameL-Sq等研究公布了较长期OS结果,期望未来更多临床研究长期随访结果的公布。关于未来研究方向,我非常期待更多研究能深入探索一线免疫治疗后的耐药机制,为后续开展更多转化研究、临床提供方向,也为未来肺鳞癌的精准化治疗提供指引。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