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巅峰云端会晤·真实经验分享 | JAMA、JTO副主编投稿经验分享,多位临床专家交流肺癌靶向免疫治疗

2023年11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为了分享肺癌领域最新学术进展、打破中外交流壁垒、建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杭州东方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举办了一系列“TOP-TALK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学术交流”的学术活动。本期会议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钟华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吕烽教授担任大会主持。本期会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了促进国内学者与国际顶尖医学期刊主编之间的交流,拉近学术期刊主编与作者、读者的距离,特别邀请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副主编、《胸部肿瘤学杂志》(JTO)副主编石瑜教授为大家带来“Getting Published in High-Impact Biomedical Journals Cancer Research :Quantitative Biology for Reproducible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with Integrity”的主题演讲,分享国际期刊投稿、研究设计等相关内容以及自身审稿经验。第二部分是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徐崇锐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玉艳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将分别为大家带来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策略、肺癌免疫治疗进展、临床病例分享等相关内容。会议还特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卜庆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李力教授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展平教授共同参与讨论,多位大咖学者共聚一堂。肿瘤资讯特整理会场精粹,以飨读者。

大会开幕

会议伊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钟华教授共同开场并对与会专家欢迎致辞。

第一环节

主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副主编、《胸部肿瘤学杂志》(JTO)副主编石瑜教授报告:Getting Published in High-Impact Biomedical Journals Cancer Research :Quantitative Biology for Reproducible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with Integrity

2.png

石瑜教授首先为听众详细介绍了《JAMA ONCOLOGY》杂志的创刊理念、审稿人员构成以及审稿原则。作为审稿专家,希望投稿文章的摘要非常简洁、明确地描述该篇文章的重要研究信息,投稿附信(cover letter)能够非常简明地说明研究重要性。作为权威的肿瘤杂志,《JAMA ONCOLOGY》对新颖的、生物标志物数据探索、能够影响患者健康、改善公共健康以及能够重复研究都非常感兴趣。

3.png

接下来,石瑜教授通过两项经典研究ALEX试验和CROWN试验从统计学角度分享了他对罕见靶点研究设计方案制定的思考。一个成熟的临床试验研究者,应该是临床试验的关键主体,是临床试验的实施者及试验质量、受试者权益和安全的直接责任人,需要从临床试验的初始设计、研究终点制定、治疗时间等方面全面地思考,而非走一步看一步。对于罕见突变人群来说,入组患者往往数量较少,可以通过合理地优化治疗时间和研究终点来设计试验来避免入组患者过少带来的试验缺陷。此外,在对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时,也应该格外注意竞争性事件的正确处理,避免“竞争风险”影响最终的数据呈现。

第二环节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钟华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徐崇锐教授报告: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策略

4.png

徐崇锐教授介绍到,随着检测诊断技术和靶向药物的更新迭代,ALK基因检测率不断提升,ALK领域治疗也开启了新征程。从化疗到一代ALK-TKI的更迭跨越,为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带来革命性改变;从一代到二代ALK-TKI的更新迭代, 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获益更进一步;同时,在一二代ALK-TKI基础上不断改进优化,三代ALK-TKI洛拉替尼疗效不断翻倍,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到新低。总体来说,洛拉替尼一线治疗开创ALK阳性晚期NSCLC超长PFS,突破既往颅内疗效局限,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巨大转变,同时兼顾颅外疗效,成为ALK阳性NSCLC治疗领域新的里程碑。洛拉替尼耐药后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一二代ALK-TKI、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化疗/免疫治疗等。目前,针对ALK+NSCLC的多种创新机制药物正在研发中;ALK-TKIs与不同机制药物联用的新型组合方案,未来也将为ALK+NSCLC治疗带来新思路,包括液体活检技术和人工智能辅助下的诊疗技术的迭代,也将助力肺癌患者实现慢病化。

第三环节

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钟华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玉艳教授:2023 WCLC NSCLC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5.png

王玉艳教授基于2023 WCLC大会分别从“晚期”和“早期”NSCLC的免疫治疗研究新进展进行分享。非鳞状NSCLC中,IMpower151研究显示对比贝伐珠单抗+化疗,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未能显著改善PFS和OS;CAP-BRAIN研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脑转移患者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两项研究均为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在鳞状NSCLC中,ASTRUM-004研究斯鲁利单抗联合卡铂/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显著改善患者PFS和OS;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作为一线去化疗的治疗模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数据和抗肿瘤活性。在早期NSCLC中,INCREASE探索了潜在可切除NSCLC新辅助免疫放化疗后的手术情况,术前CRT同时使用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模式的pCR率达60%且安全性良好;此外,低剂量放疗、化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新辅助在潜在可切除的III期NSCLC研究发现最佳放疗剂量为30 Gy/15 F;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阿帕替尼新辅助治疗可切除或潜在可切除NSCLC研究显示出有前景的病理缓解。IMpower010研究发现无论TMB状态如何,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对PD-L1阳性亚组的DFS改善都大于PD-L1阴性亚组。今年重磅发布的AEGEAN研究显示,度伐利尤单抗围术期治疗+新辅助化疗在mITT人群中显著获益而在EGFRm亚组人群没有明显获益,在新辅助CT基础上添加围手术期度伐利尤单抗治疗,不影响手术的可行性。

第四环节

主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吕烽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钱嘉琳教授汇报:Crown研究入组病例分享——一例ALK阳性晚期肺腺癌

6.png

钱嘉琳教授分享了一例女性ALK阳性、c-T3N3M0、IIIC期肺腺癌的病例,患者入组CROWN研究后自2018年8月9日起开始口服洛拉替尼,后续按访视计划定期随访胸腹盆急颈部增强CT、脑MRI增强,颈部CT提示未见明显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018.9.26、2018.11.29、2019.01.24、2019.3.21、209.12.23、2020.11.24、2021.12.23、2022.11.21和2023.8.16病理评估显示患者始终保持稳定的PR状态。安全性事件显示,患者的4级不良事件在予以暂停给药并针对性治疗后很快好转,恢复用药,其他多为轻中度不良事件,总体来说患者耐受性良好。患者目前情况良好,2023.10复查病情稳定,疗效持续PR,随访时间达63.1月。总体来说,洛拉替尼具有独特的大环结构,抗肿瘤活性更强,ALK突变谱更广、CNS穿透性也更高,强效且安全,可作为ALK阳性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首选。

巅峰对话

本环节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吕烽教授主持,全体与会专家共同参与讨论。本场讨论主要围绕着ALK阳性NSCLC靶向一线治疗临床决策的选择、ALK阳性NSCLC慢病化的实现以及免疫治疗拖尾效应对于研究终点的影响等问题展开。

1.对于ALK阳性NSCLC靶向一线治疗药物的选择,需要药物疗效、安全性、后续用药、经济学、可及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目前三代ALK TKI洛拉替尼疗效较为突出,一线治疗优势明显,虽然有部分医生和患者会担心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但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发现CNS不良反应仍然是较少且可控的。

2.作为“钻石”突变,ALK抑制剂的出现,让ALK阳性NSCLC“慢病化”成为可能。尤其是目前CROWN研究的PFS数据还在收集中,有专家结合统计学预计洛拉替尼组患者的中位PFS可能会达到60个月,对于患者来说有望实现把肺癌变成慢性病的治疗目标。

3.在实现ALK阳性NSCLC“慢病化”的治疗探索中,未来需要更加精准化的去区分哪些人群能够获益,是否有指标可以区分,并明确治疗和应对措施,此外也应该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关注。

4.由于不同研究选取的人群、开展地域、研究设计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采用HR值来进行不同研究的横向对比目前仍然是尚待商榷的。

总结

会议临近结束,由吕烽教授进行会议总结,非常感谢本次会议石瑜教授从统计学的角度给我们带来试验设计、文章发表等方面的精彩分享,获益良多。此外,也感谢国内中青年专家精彩的讲课分享和热烈的讨论。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Rex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