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东部战区总院呼吸内科,励精图治,着力发展,服务临床

01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东部战区总院呼吸内科已建科40余年,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薪火相传,科室已成为国内知名、军内领先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的医疗特色为各种肺部肿瘤的综合诊治、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治和呼吸危重症的救治,同时在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呼吸内科宋勇教授吕镗烽教授王琴教授就科室建设、临床诊疗等经验进行深度分享。

特邀嘉宾:宋 勇 教授

宋勇
教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南京大学呼吸病学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全国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候任会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杂志(SCI收录)主编

宋 勇 教授
|
00:00
00:00

一步一脚印,在成长中不断壮大

宋勇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在几代东总呼吸人的努力下,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是对大家辛勤汗水给予的很好回报。回顾历史,科室成长大概可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个世纪的1978年建科时,国内很多呼吸专业都在大内科里,与其它学科放在一起,很少有医院设置独立的呼吸内科。当时我们把呼吸专科作为三级学科独立出来,尽管规模并不大,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独立建科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80年代初期,科室第一任主任发现中国第一例军团菌肺炎,因为第一例军团菌的诊断在中国,为呼吸内科在肺部感染方面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的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自此之后,科室肺部感染亚学科取得不断的发展壮大。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后,科室的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呼吸内科的几个重要的亚专业,例如肺部感染,呼吸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危重症的水平位于国内较高地位。同时,借助专业优势,服务了大量的军民患者,为指战员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为广大驻地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目前,科室服务的患者不仅是本地、省内患者,更有大量外地患者,服务的半径在不断扩大。

几代传承丰富经验,促进学科全方面发展

宋勇教授:目前,科室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科室每一任科室主任和成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一位科室主任为科室发展均倾注了大量心血。对于科室建设的经验,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谈:

第一,对于学科建设,一定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呼吸内科专业是一个非常大的学科,可以分出一二十个亚专业。但科室的工作人员,临床医生和医护人数有限,床位也有限。每一个亚专业均衡发展实际上很难,因此,科室在肺部感染、胸部肿瘤和呼吸危重症三个亚专业方面进行着力打造。同时对其它亚专业施以努力,例如,在呼吸系统慢病方面我们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与其它亚专业的诊治水平和学科地位相匹配。

第二,差异化发展。因为在同一个大区域,有几家非常大的三级医院呼吸内科,如果都做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出现专业方向的重叠,影响亚学科发展。差异化发展,例如南京地区的几家医院,鼓楼医院擅长间质性肺疾病;江苏省人民医院在呼吸慢病、哮喘、COPD方面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我们科室则迎头赶上,做好自己的亚专业,大家共同进步。

第三,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这是学科实现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打造自己的人才梯队。另一方面,与更多优秀团队合作,互通临床资源。此外,注重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的持续性、计划性。目前,科室拥有老中青三代人才,人才梯队排列和规划合理。老一辈人才负责带领,人数最多的中生代研究能力和创造力最强,30岁或博士刚毕业的青年人才需要在科研、医疗上,尽快成长。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支会看病、懂科研,又有同情心的人才队伍,带动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特邀嘉宾:吕镗烽 教授

吕镗烽
主任医师,教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南京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肺癌学组委员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CSCO临床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
TLCR杂志副主编

吕镗烽 教授
|
00:00
00:00

靶向治疗为罕见突变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吕镗烽教授:虽然是肺癌少见/罕见靶点,但从我国每年新发的肺癌病例数来看,少见/罕见突变患者人数巨大。近几年,国内该领域进展迅速,包括RET、ROS1、c-MET、BRAF V600E以及NTRK等少见/罕见突变。目前,很多少见的靶点已有非常多疗效较好的靶向药物。靶向药物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无病生存期,在疾病控制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靶向药物在晚期患者中疗效已得到确切论证,其为早中期患者带来的获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方面的探索已广泛展开,包括靶向治疗在新辅助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等。但由于临床患者人数的限制,大型的三期临床研究开展仍面临一定挑战。

临床实践中,对于少见/罕见突变患者不可忽视,靶向治疗或许可带来良好的获益。当然,该类治疗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数据以及真实世界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临床实践和指导。

ROS1阳性肺癌患者的长生存不再是梦想

吕镗烽教授:ROS1是少见靶点之一,最常见的是融合突变。针对ROS1融合肺癌,国内获批适应症的有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但该领域多种新型靶向药物研发进展迅速,例如国产瑞普替尼。既往,ROS1融合患者病情进展非常快,靶向药物的出现,彻底改变了ROS1融合患者的临床结局,例如,即使对于经治患者,克唑替尼仍然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今年ESMO大会上相关研究报道,ROS1抑制剂一线治疗取得了PFS接近三年的成绩,这是过去无法想像的。目前ROS1靶点抑制剂已从后线前移至一线,表现出光明的前景。ROS1长生存患者,也有采用续贯治疗法,例如一线采用克唑替尼,二线治疗采用化疗、抗血管治疗或者免疫治疗,甚至局部治疗。取得PFS获益的患者大概率会转化为OS获益。未来进一步了解其耐药机制,制定相应的策略,ROS1融合阳性患者的长生存不再是梦想。  

早筛早检早治,有效提高生存率

吕镗烽教授:当前,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疗效将得到大大的提升。相关研究数据提示,对于1A期的患者早期发现做完手术后五年生存率非常高。发生淋巴结转移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因此,呼吁高危人群参与筛查,尤其是吸烟患者、职业暴露患者以及高龄COPD合并肺间质性疾病患者建议进行低剂量胸部CT筛查,这对于肺癌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了早期手术患者出现少见/罕见突变,该类患者可能会短期内复发,因此建议采取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并进行术后血液检测MRD,如果是阳性患者,需尽早发现尽早干预。

特邀嘉宾:王 琴 教授

王琴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主要从事呼吸危重症
全军重症医学委员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 琴 教授
|
00:00
00:00

不同重症间质性肺病患者,分类而治

王琴教授:自新冠病毒感染以来,很多重症间质性肺病的患者入院,主要分为三类患者:

第一类,间质肺病合并新冠患者,常常病情较重,需监护住院。

第二类,重症/危重症新冠感染的患者遗留的间质性肺病。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慢性间质性肺病。

第三类,新冠感染后的损伤机制和间质性肺病的损伤机制有相同的炎症损伤和信号通路。部分患者新冠感染后出现免疫活化,导致间质性肺炎的发生,例如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

对于上述患者,应当引起临床医生充分的重视,尤其重症患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以及病情评估和动态观察,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很有帮助。随访最主要包括两块内容:一是患者家访,宣教患者和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二是要求患者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根据最佳生命体征变化和肺功能变化决定影像学的随访时间,以指导后续治疗。

呼吸系统重症疾病识别,巧用口诀

王琴教授: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所有疾病出现重症趋势时应当早期识别,采取及时的诊断、治疗对预后非常有益。呼吸内科临床上可能发展为重症的主要有几类病例:第一类,感染患者,例如摄取后的肺炎,特别是基础疾病较多的老年;第二类,糖尿病患者,该类患者摄取后的肺炎最易出现肺克-播散性感染累及到肺,引发重症肺炎合并肺部脓肿改变;第三类,特殊人群,例如免疫低下人群,易发生继发性感染,进而发展成重症。此外,肺癌治疗中的免疫治疗,其引发的不良反应涉及呼吸科重症的主要有重症肺炎和心肌炎。

如何做到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临床上有“ABCDE口诀”:A是指气道,主要是评估气道的通畅性和刺激性;B是指呼吸,主要是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以及呼吸运动的变化; C主要指循环,包括心脏和血管的大循环和微循环,可做心脏功能的快速评估;D是指神经系统,即意识状态;E是指全身综合评估,例如重要脏器的评估。呼吸系统无论是哪一类疾病,当采用“ABCDE”标准评估出现危重症倾向时,必须及时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老猫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1月24日
王福军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 肿瘤外科
值得学习收藏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