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集思聚智谋共识,踔厉奋发赴未来 |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圆满成功

2023年12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护佑健康、守护美丽,“最美医生” 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精炼医技医德,勇于开拓创新,不懈拼搏奋斗,共同推动国家乳腺癌防治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帮助中国乳腺癌患者重启美好生活。2023年12月15-16日,由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SIBCS)于沪隆重举行。国内外乳腺癌领域知名大咖齐聚一堂,坐而论道,来自全国各地的1600余位同道线下参会,更有一万余人线上观看,共襄此次学术盛会。【肿瘤资讯】特别整理大会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会议伊始,大会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科达教授诚挚表达对与会专家及线上参会同道的热烈欢迎!本次大会不仅有国内外大咖们的精彩专论,还有青年学者的风采展示,从多方面、多角度做到破壁融合、深度研讨,以促进学术交流,引领临床实践。

1.jpg大会主持:余科达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在致辞中表示,SIBCS论坛开启至今已历18载。在此期间,我国乳腺癌领域不断突破:持续开展多项重大临床研究,提升中国科研的国际影响力;改进乳腺癌诊疗指南,提高我国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开展基础研究探索,加深临床对乳腺癌生物本质的认识,“复旦分型”更在精准治疗新理念指导下,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道路。中国乳腺癌研究终将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目标。在此,希望大家在本次大会中能够畅所欲言,满载而归。

2.jpg专家致辞:邵志敏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汇聚了全国从事乳腺癌的专家学者,合力抗击乳腺癌,不仅致力于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研究以及多学科综合诊疗推广,也积极寻求跨中心、跨区域的广泛合作和交流。本次大会还将隆重发布《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下简称“指南”),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并在临床实践中深耕发扬。

3.jpg专家致辞:吴炅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小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衷心感谢各位专家拨冗出席本次会议。乳腺肿瘤学科一直是我院重点建设学科,并在李月云教授、沈镇宙教授、邵志敏教授三代人的带领下,薪火相传,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引领我国乳腺癌诊治理念和模式的不断发展。历经18载,SIBCS论坛已经成为乳腺癌领域的重要会议之一。希望大家能继续携手并进,产出更多创新性成果,造福广大乳腺癌患者。

4.jpg专家致辞:郭小毛教授

重磅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正式发布

发布仪式

第一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以下简称“CBCS指南”)于2007年发布,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十几年间,随着治疗理念及治疗指南药物的更新迭代,指南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几经更新。 从2007年至今,十几年间,CBCS指南经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其中的循证医学证据也越来越体现着时效性,这也是十几年来CBCS指南内容发生的主要变化。CBCS指南的主要特点为“防治融合”,“内外兼修”。指南推广也由过去的常规宣讲,变成了多种渠道、多种媒介共同进行。如指南发行版本不仅有全文本的,还有精要版(小红书)。小红书小巧便携,在内容上对每一个章节要点不仅进行了文字描述,还进行了图文解析和脚注注释,逻辑较为清晰。指南相关的工作凝结CACA-CBCS专委会所有同道的智慧和心血,感谢大家的努力和付出。展望未来,会沿袭原来的工作,继续做好指南的编写和推广。

名家重器 | 登高博见,引领乳腺癌领域发展

本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沈镇宙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张斌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凯南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付丽教授共同主持。

主持专家

目前乳腺癌内科治疗已经入以抗体偶联药物(ADC)为代表的精准融合新时代,但内科治疗只能延长患者生命,而手术和放疗的疗效已遇到了天花板效应。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首先聚焦乳腺癌放疗新进展,分享了放疗联合免疫治疗(iRT)、肿瘤引流淋巴结在iRT中的作用、质子放疗,以及乳腺癌精准智疗等精彩学术内容,并指出规范化、同质化、个体化是肿瘤诊疗的愿景与方向。

12.jpg分享专家:于金明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通过对乳腺癌诊疗的四次变革及“复旦分型”经验的介绍,进一步深化了乳腺癌精准治疗理念。“复旦分型”系列研究在不断优化、拓展、丰富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内涵的同时,开发临床实用的分型试剂盒,实现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应用转化,形成了临床-基础-临床的“闭环”研究体系,有望实现“人群广覆盖,治疗高特异”,并引领乳腺癌诊疗模式的变革。

13.jpg分享专家:邵志敏教授

意大利米兰大学医学院Prof. Giuseppe Curigliano接着分享了以德曲妥珠单抗(T-DXd)为代表的ADC药物在乳腺癌领域的最新进展,他指出,ADC以可精准靶向肿瘤细胞为特点,临床治疗中能做到高效低毒,相信ADC药物应用前景广阔,期待其有朝一日取代化疗。

微信截图_20231219113619.png分享专家:Prof. Giuseppe Curigliano

在讨论环节中,天津市肿瘤医院史业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甘露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曼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宋东教授共同登台,与分享专家们进行了精彩讨论。专家们表示,从手术、放疗,到全身治疗,再到分子分型指导下的精准治疗,乳腺癌得到了快速发展。未来已来,希望精准治疗能够快速推广,让更多患者获益。

学术讨论

各抒己见 | 精研细思,助力乳腺癌行业进步

本环节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国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姜军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媛教授共同主持。

主持专家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以人生三重境界对比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分享,并期待未来有更多早期患者能够从辅助免疫治疗中获益,临床可以更精准地评估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与预后,为患者带来疗效与安全性最大化平衡。

24.jpg分享专家:马飞教授

随后,浙江省肿瘤医院胡海教授带来了“乳腺癌代谢与免疫微环境的转化研究”的主题分享。胡海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乳腺癌代谢及免疫微环境新靶点和标志物探索及转化研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达拉非尼与MUC1 CAR-T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25.jpg分享专家:胡海教授

其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欣教授从遗传易感基因检测、风险预测基因探索,到基于分子分型的“分型精准”诊疗策略、精准靶向治疗以及影像AI等人工智能赋能,系统介绍了基因检测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作用及价值。

26.jpg分享专家:胡欣教授

在讨论环节中,河南省肿瘤医院刘真真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益定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杨红健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受邀上台,共同就分享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专家们表示,肿瘤具有复杂性,肿瘤微环境、代谢、多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乳腺癌诊疗疗效。

学术讨论

专题报告一 | 精准破局,HR 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进展探讨

本专题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廖宁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盛湲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科达教授作为引导专家,首先系统介绍并对比了以阿贝西利、瑞波西利为代表的CDK4/6抑制剂,以及以奥拉帕利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用于HR阳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随后,上海长海医院李恒宇教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齐晓伟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彩刚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颖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胡泓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菲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李兴睿教授共同通过5个病例的不同治疗选择进行了热烈探讨,为临床诊疗带来了更多思考与启示。

31.jpg分享专家:余科达教授

专题讨论一

专题报告二 | 纵观全局,HR阳性乳腺癌全程管理治疗策略探讨

本专题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张瑾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刘健教授共同主持。陈益定教授作为引导专家,首先梳理了HR阳性乳腺癌的全程管理治疗策略。讨论环节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姚静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俞洋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曦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张莉莉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王嘉教授共同就HR阳性乳腺癌长期诊疗要点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不仅分享了优化HR阳性乳腺癌治疗、提高乳腺癌净获益的方法与探索,而且强调了人文关怀在乳腺癌全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42.jpg分享专家:陈益定教授

专题讨论二

专题报告三 |  热点聚焦,揭秘乳腺新生态的十大热点话题

本专题中,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锋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的主持下,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作为引导专家,首先分享了结合专业发展及观众投票产生的乳腺癌领域十大热点话题,涉及乳腺癌的发展方向、外科领域、治疗理念、新药制剂等多个方面内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吴克瑾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孙刚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孟旭莉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傅佩芬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廷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李慧慧教授分别结合其临床经验,共同探讨了新生态、新模式下乳腺癌治疗中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皮下制剂为乳腺癌临床诊疗带来的改变等内容。

43.jpg分享专家:王坤教授

专题讨论三

超级访谈 | 多维思考,深度剖析人生“Yi”义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唐金海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张强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犇龙教授的引导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余科达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蜀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婷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岭植教授,通过从医契机、医生初印象、医疗工作 vs 科研产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争议处理等一系列选择小游戏,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探讨、展示了真正的医生生活及其内心想法,使大家对人生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本环节更是特邀演员胡歌、陆毅从艺人视角参与话题讨论。最后,大家共同为乳腺癌患者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和寄语。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陪伴,患者们的不畏艰险,我们都终将迎来生命的曙光。

44.jpg引导专家:杨犇龙教授

演员:胡歌、陆毅

73.jpg

超级访谈

超级辩论 | 明思善治,常规保乳手术中的腔镜选择

本环节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宏伟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志高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建国教授的主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杜正贵教授代表正方观点,福建省肿瘤医院宋传贵教授代表反方观点,就常规保乳手术是否有必要选择腔镜这一话题进行了精彩辩论。同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波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晟教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鹏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李南林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方仪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陶思丰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洁琼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汪成教授作为支持团成员,自由选择立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47.jpg正方代表:杜正贵教授

48.jpg反方代表:宋传贵教授

辩论现场

夯实基础 | 实践出真知,病例分享与探讨

本环节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范志民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崔树德教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王欣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柳光宇教授分享了5例临床病例,并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俞晓立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王浩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聂建云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刘晓安教授、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王树森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晓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金贻婷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小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水若鸿教授分别对病例进行点评,并阐述自己的治疗建议,以启迪临床诊疗。

53.jpg
病例分享:柳光宇教授

74.jpg专家讨论

专题报告四 | 追踪前沿,骨改良药物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进展分享

本专题由山东省肿瘤医院王永胜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运江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吴新红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剑教授分享了骨改良药物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进展,并带来了3例骨转移乳腺癌患者病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胜春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叶松青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谨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郭宝良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刘慧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蔡丰丰教授分别对这3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及探讨,为骨转移治疗药物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未来研究方向带来了更多的方向及思考。

54.jpg分享专家:张剑教授

专题讨论四

专题报告五 | 引领变革,ADC精准治疗在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本专题由邵志敏教授、金锋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担任主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中华教授作为引导专家首先系统梳理了新型ADC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发展及对乳腺癌治疗格局的影响。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涛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欧阳取长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月娥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张聚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熊慧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磊苹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共同就ADC药物在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中的选择、ADC联合治疗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的应用前景,以及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精准治疗等问题进行了精彩探讨。

55.jpg分享专家:王中华教授

专题讨论五

名家重器 | 走向治愈,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探索

本环节由王永胜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敬静教授共同主持。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Michael Gnant教授从早期乳腺癌治疗现状、局部手术降阶治疗探索、全身治疗时机、不同亚型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CDK4/6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强化辅助治疗的作用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早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75.jpg主持专家:永胜教授、敬静教授

56.jpg分享专家:Michael Gnant教授

第三届3C高峰论坛 | 超越2024,中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争议与共识投票会

本论坛分为前沿进展速写和前沿共识讨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文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云涛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元夕教授共同主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马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范蕾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春芳教授分别通过设问方式,分享了外科和病理新技术、辅助治疗,以及进展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热点争议问题。

76.jpg主持专家:杨文涛教授、解云涛教授、黄元夕教授

分享专家(从左至右)分别为:马力教授、范蕾教授、郝春芳教授

在前沿共识讨论环节,邵志敏教授、吴炅教授、任国胜教授、江泽飞教授、张瑾教授、王翔教授作为顾问团专家,与全国乳腺癌专家投票主席团五十余名专家,共同在余科达教授、徐莹莹教授的引导下分别对中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中外科和病理、辅助综合治疗领域的争议与共识内容进行投票选择,并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乳腺癌临床实践争议与共识投票会

专题报告六 | 挑战与机遇,CDK4/6抑制剂在HR阳性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中的应用

本专题由张瑾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王水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厉红元教授担任主持,王树森教授作为引导专家首先探讨了CDK4/6抑制剂在HR阳性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中的应用。南昌市人民医院陈文艳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杨华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欧江华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邵彬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查小明教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彦武教授共同就CDK4/6抑制剂辅助治疗在早期高危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挑战等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并强调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60.jpg分享专家:王树森教授

专题讨论六

专题报告七 | 百尺竿头,中国研究唱响世界

本专题在邵志敏教授、金锋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靖教授的主持下开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作为引导专家首先带来了“从中国数据到世界标准”的主题报告,充分展现了我国科研的力量。辽宁省肿瘤医院张强教授、王海波教授、欧阳取长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孙正魁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洁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孙建伟教授分别分享了其参与并开展标准化临床研究的经验以及中国原创新药及其Ⅲ临床研究的亮点、价值及启示。

61.jpg分享专家:李俊杰教授

专题讨论七

年度回顾 | 融会贯通练本领,砥砺前行共奋进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建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惠平教授的主持下,吴炅教授分别从外科治疗、靶向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分子诊断及预后标志六大方面系统展示了中国研究者基于我国临床实践在乳腺癌领域的积极拓展;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陈策实研究员则从肿瘤干细胞、转移、免疫、耐药、代谢、新靶点、新技术和药物七大方面介绍了2023年中国乳腺癌众多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研究进展;金锋教授结合2022年-2023年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与规范的内容更新介绍了多项影响早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研究成果;江泽飞教授分享了改变晚期乳腺癌临床实践的重要研究。期待未来有更多新的靶点被发现,新的产品获批上市,为解决临床问题提供更多选择。

主持专家

分享专家(从左至右)分别为:吴炅教授、陈策实研究员、金锋教授、江泽飞教授

大会总结

本次大会精彩纷呈、干货满满,不仅回顾了过去一年中我国乳腺癌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且为未来研究探索提供了更多方向及指导,坐而论道,起而践行。吴炅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大会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充分了解、学习乳腺癌领域专业知识、进展的交流平台,并发布了最新版指南以指导、规范乳腺癌临床诊疗。再次感谢所有专家及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与倾情奉献,我们来年再聚。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Cindy.W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