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吐故纳新 精益求精”——2023北京紫禁城肺癌年度会议暨第十五届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研讨会大会报道

2023年12月1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12月8-9日,2023北京紫禁城肺癌年度会议暨第十五届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北京陈菊梅基金会共同主办。大会分为9个学术报告环节和多个“专家讨论+大咖点评”环节,邀请到七十余位国内外著名肺癌领域专家莅临现场,共同梳理肺癌领域诊治最新进展,并对目前领域内的热点、难点及应对策略展开探讨,为广大肺癌领域科技工作者奉献一场不容错过的学术盛宴。

图片1.png

12月8日会议精粹

首先由本次大会执行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晓晴教授开场,并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焦顺昌教授开场致辞。石远凯教授表示论坛始终聚焦肺癌临床前沿问题,为大家提供一个高端的交流学术平台,希望能持续地举办下去。最后,石远凯教授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焦顺昌教授表示此次会议是肺癌领域的重要会议,焦顺昌教授希望通过此次大会的分享与讨论,促进我国肺癌多学科诊疗水平的发展,助力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图片2.png图片3.png

1.JPG

学术环节 SESSION 1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吴楠教授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克终教授开展专题报告《IB期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因素?》。陈克终教授阐述了I期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I期EGFRm+ NSCLC辅助靶向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微信图片_20231214151648.jpg

DSC05710.JPG

北京医院李琳教授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开展专题报告《EGFR-TKI耐药后治疗方向》。王志杰教授从耐药机制出发阐述了三代EGFR-TKI耐药后系统性治疗原则,王教授指出MET通路异常(MET扩增/过表达)是三代EGFR-TKI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

在大咖谈环节中,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丁翠敏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宋霞教授和协和医院王维威教授进行讨论交流。专家们围绕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表达了个人见解。

学术环节 SESSION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教授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燕教授开展专题报告《从耐药机制看ALK-TKI的治疗策略优化》。王燕教授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ALK-TKI的耐药机制,并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综合解决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树才教授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雨桃教授开展专题报告《ADC药物治疗肺癌—未来新机遇?》。刘雨桃教授详细介绍了TRO2、HER2、HER3、MET、CEACAM5为靶点的ADC探索的新进展,并从临床策略、耐药探索、用药管理和药物优化的角度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图片13.png在大咖谈环节中,山西白求恩医院张俊萍教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商琰红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张翠英教授进行讨论交流。专家们就新型ADC药物的应用效果及未来发展表达了个人看法。

3.JPG

学术环节 SESSION 3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如何突破EGFR突变NSCLC治疗瓶颈》。汤传昊教授指出如何提高EGFR突变NSCLC治疗的改善率和患者的长生存是关键点,目前目标人群筛选,多种联合方案及耐药后应对策略正在探索和运用,期待大数据带来的成果。

4e827ba33d5d38544db867cc54a2ce3.jpg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莉教授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晓燕教授开展专题报告《NSCLC脑膜转移治疗挑战与应对策略》。李晓燕教授从临床病例入手讲述了脑膜转移癌的诊断、治疗和评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脑膜转移癌的机制探索及转化研究的探索。

在大咖谈环节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俭杰教授、山西省肿瘤医院郭伟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金高娃教授和长治市人民医院赵军教授进行讨论交流。专家们就非小细胞肺癌诊疗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享了个人见解。

大会总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焦顺昌教授简单总结了本日大会议程,希望各位同道精诚合作,为未来学术研究和合作寻求新思路、开拓新途径,共同为肺癌防治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微信图片_20231215172616.jpg

12月9日会议精粹

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晓晴教授主持,刘晓晴教授首先感谢了在线上和线下的各位同道以及关心和关注2023紫禁城肺癌年度会议暨第十五届肺癌多学科诊治进展研讨会的各位朋友。大会在历届会议视频回放中缓缓拉开帷幕,回顾过往14年大会的点滴和每一位参与者在抗肿瘤工作中做的努力,都让人感慨、温暖。许多专家青丝已变白发,青年变成中年,中年变成老年,时间过的真快,但不变的是大家学习和追求进步的热情,以及多年的友情。最后,刘晓晴教授感谢了从会议至今仅仅1个月的短暂时间内为大会的顺利举办付出辛苦的工作人员,以及六十余名国内外著名的肺癌领域专家大力支持和帮助。

首先由本次大会执行主席、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晓晴教授开场,并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胡毅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开场致辞。

胡毅教授回顾了过往十四届会议的精彩内容,每次会议都得到了业内众多著名专家的关心和鼎力支持,希望大会能吸引更多的医生积极参与,成为业内精品和特色学术会议。最后,胡教授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程颖教授首先感谢业内同仁十五年来的坚守和努力,让肺癌领域取得了非常多喜人的研究成果。希望通过肺癌论坛的交流和同道一起学习进步,收获友谊,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学术环节 SESSION 1

中医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明芳教授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卢铀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局晚NSCLC治疗进展热点》。卢铀教授重点介绍了局晚NSCLC治疗进展热点及里程碑性的试验数据,提出了IO巩固维持成为局晚NSCLC同步/序贯放化疗维持治疗的标准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杨帆教授开展专题报告《靶向及免疫治疗时代围手术期治疗价值》。杨帆教授结合国内外经典研究数据对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的里程碑研究做出了总结,并提出了辅助靶向治疗的争议、辅助免疫治疗的价值以及对未来精准治疗研究的期待。

Df2mJvu20lPBcq6K.jpg

杨帆.jpg 
大咖谈环节:赵明芳教授邀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庞青松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徐嵩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李月敏教授进行讨论。专家们围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未来优化方向进行探讨。

点评环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回顾了肺癌治疗方法的迭代历程,对免疫微环境、新辅助免疫治疗和新辅助靶向治疗的未来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期望。

学术环节 SESSION 2

辽宁省肿瘤医院马锐教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开展专题报告《肺癌罕见突变治疗进展和中国贡献》。陆舜教授回顾了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历程,讲述了耐药后的应对策略选择,并重点分享了晚期肺癌靶向治疗进展。

解放军总医院汪进良教授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开展专题报告《新时代下中国肺癌转化研究的整合与协作》。王洁教授利用TRACERx研究的启示深入解读了中国肺癌转化研究的进步与局限,并对肺癌未来转化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大咖谈环节:马锐教授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刘喆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彭亮教授进行学术交流。专家们就驱动基因阳性肺癌药物的迭代及早期与晚期肺癌免疫治疗的问题表达了个人见解。

点评环节:吉林省癌症中心程颖教授就肺癌罕见靶点研究如何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如何攻克壁垒,突破国内研究的局限性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学术环节 SESSION 3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雁教授邀请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孙建国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孙建国教授从不用角度深入解析了免疫治疗的耐药类型与内外机制,及耐药后临床应对策略的局限性。同时,他提出基于组织再活检的生物标志物匹配可能是逆转免疫治疗耐药策略的未来方向。

辽宁省肿瘤医院李晓玲教授邀请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开展专题报告《New IO Drug Development》。周彩存教授梳理了免疫治疗未来发展方向,对未来用于肺癌免疫治疗药物的开发提出了期许,并指出了解肿瘤、宿主和肿瘤微环境之间的潜在生物学关系对开展相关研究至关重要。

大咖谈环节:于雁教授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胡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马俊勋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温居一教授进行交流讨论。专家们对化免联合成为一线治疗后发生耐药的应对策略分享了个人临床经验。

点评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阐述了耐药机制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希望今后能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找出更加有效的应对方法。
 

学术环节 SESSION 4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晓晴教授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燕教授开展专题报告《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治疗现状与未来》。王燕教授从单药进展、联合治疗进展、耐药治疗进展的角度阐述了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治疗现状。 

在名家共议环节中,解放军总医院汪进良教授邀请解放军总医院秦海峰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王红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杨绍兴教授进行讨论交流。专家们就EGFR突变阳性晚期治疗在药物的选择和联合治疗的探索等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北京医院李琳教授邀请北京天坛医院李晓燕教授开展专题报告《WCLC&ESMO小细胞肺癌治疗灵魂五问》。李晓燕教授围绕首选ES-SCLC一线治疗应该首选PD-L1 Ab还是PD-1 Ab、抗血管生成药物何时介入、免疫能否跨线治疗、放疗能否锦上添花、双抗/ADC能否雪中送炭这五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邀请解放军总医院汪进良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与新方法探索》。汪进良教授阐述了免疫联合新模式的探索,其中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联合新型化疗药物已初显疗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安文教授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燕翔教授开展专题报告《MET异常NSCLC诊断治疗进展》。燕翔教授阐述了MET异常NSCLC诊断治疗进展,她指出谷美替尼单药治疗MET蛋白过表达NSCLC初显疗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开展专题报告《中国创新药在ALK+NSCLC一线治疗新探索》。汤传昊教授阐述了中国创新药在ALK+NSCLC一线治疗探索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王玉艳教开展专题报告《免疫治疗助力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长生存》。王玉艳教授指出,斯鲁利单抗是ES-SCLC一线治疗的首选,而新靶点和新机制药物是小细胞肺癌重要的探索方向。

学术环节 SESSION 5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邀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开展专题报告《肺癌抗血管治疗的现状和困境》。宋勇教授系统解析了肺癌抗血管治疗的进展、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肺癌抗血管治疗不可或缺。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钟殿胜教授邀请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开展专题报告《小细胞肺癌治疗面临问题及未来策略》。范云教授提出了免疫联合化疗是ES-SCLC治疗新标准,如何优化师目前的瓶颈。此外,局限期SCLC的免疫治疗、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仍需进一步探索。

大咖谈环节:钟殿胜教授邀请解放军总医院李晓松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管静芝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樊再雯教授进行讨论。专家们围绕抗血管生成药物及联合治疗策略分享了个人经验及看法.

点评环节: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的个人临床经验。

学术环节 SESSION 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安文教授邀请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开展专题报告《中国原创研究/原研药物:我们与first in class的距离》。程颖教授指出中国first in class创新药物的研发逐渐步入正轨,在新靶点、双抗、ADC等领域展现良好前景。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晓晴教授邀请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开展专题报告《2023:晚期肺癌临床新趋向 联合治疗篇》,深入阐述了EGFR+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能的治疗模式。吴一龙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今年是肺癌科研领域的“大年”,全年国际大会中,至少有十项足以改变临床诊疗现状的研究公布,同时,由于临床诊治中多了太多新药和策略需要考量,2023年也是“脑筋破坏”严重的一年。此外,对于联合治疗模式的探索,吴一龙教授强调,有效、低毒、方便是需要综合探讨的三个重点,在考虑延长患者生存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这种治疗模式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大会总结

刘晓晴教授对支持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工作人员表示由衷地感谢。本次会议邀请到国内肺癌诊疗领域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专家进行发言,围绕肺癌的精准诊断、联合治疗策略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报告。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和所思所想予人启发。本场大会圆满落幕,希望各位同仁继续努力,进一步促进肺癌领域新药物、新技术的发展,为更多肺癌患者带去曙光。

期待明年再见!
敬请观注会议时间!

往期会议掠影

微信图片_20231220101905.jp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云初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12月18日
雨夜
钦州市中医医院 | 肿瘤内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