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名家专访】第19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 | 陈拥军教授专访:合并门静脉高压及肝移植术前血小板减少的肝癌患者的全程管理

2023年12月0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11月18日,第19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以下简称“肝癌大会”)在金城兰州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聚我国肝癌领域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学术内容涵盖了肝癌治疗与研究的各个不同领域,也紧扣肝癌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可谓是肝癌领域的一场”饕餮盛宴“。在会议举办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拥军教授就亲体肝移植经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及伴血小板减少的肝癌全程管理等发表专业见解,【肿瘤资讯】特此报道。


陈拥军
普外科副主任、肝胆外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专委会常务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外科学专家委员会胆道外科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委会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肝血管瘤专委会委员

重磅成果:亲体肝移植或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生机

陈拥军教授:亲体肝移植与普通肝移植最大的区别在于移植器官的来源,即亲体肝移植来自于亲属的捐赠,需从患者的健康的亲属身上取得部分肝脏,因此该手术难度明显高于从脑死亡捐赠者处获取的肝脏。对于亲体捐肝者而言,该过程也存在风险,因为任何手术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临床在进行亲体肝移植时,必须同时确保两个人——捐肝者和接受肝脏的患者的安全,手术难度更大。然而,亲体肝移植也有其优势。与从脑死亡捐赠者获取的肝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活体捐赠者的肝脏质量有所保障;其次,亲体肝移植的效果或可较其他肝脏更好,能促进新移植的肝脏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考虑到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通常状态较差,如果能获得优质的肝脏,其获得康复和未来生存的机会可能会更高。因此,亲体肝移植与普通肝移植区别较大,但为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却是不可比拟的。

全程管理:合并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的治疗

陈拥军教授:目前,国内外肝癌患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我国绝大多数(80%以上)的肝癌患者伴有门静脉高压。该现象可追溯至慢性肝病转变为肝硬化,再演变为具有门静脉高压的肝癌的过程。因此,相比于没有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我国肝癌的治疗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门静脉高压往往伴随消化道出血、手术风险增加等情况。此外,其还可能导致脾脏肿大,致使血小板减少。而血小板在手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减少时,凝血功能便会受到影响。综上,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面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肝癌手术所面临的风险。因此,临床需要对此类患者的治疗进行全面管理,如血小板水平的提升,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止血,评估肝功能的情况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术后能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有待平衡:肝移植手术中肝癌患者的血小板水平管理

陈拥军教授:部分肝移植患者会在术前表现出血小板水平过低的情况。然而,血小板水平对于肝移植手术来说可谓有利又有弊。与一般的肝脏手术不同,肝移植需要重新进行肝脏和胆管的血管吻合,即将这些血管重新缝合起来。因此,在进行肝移植手术后,临床最为担心的是所缝合的血管是否会发生堵塞。因为不能够良好地缝合血管可能会导致堵塞,血管内部的血块也可能导致堵塞。此外,如果血小板水平过高,从理论基础而言也会增加血栓风险。如果血小板水平过低,则容易出血。所以,在移植手术患者的血小板的管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这种平衡。临床上,一些疗效优秀的药物或可提高血小板水平,但又不能增加血栓风险。所以,对于术前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现象,目前是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手治疗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期待更多的新药能够帮助临床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普通肝移植手术通常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亲体肝移植除外),肝脏通常是临时供应的。由于临床能够为肝移植手术准备的时间有限,如何有效地管理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使其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临床医生的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另外良好疗效的药品也能确切地提高血小板水平,且不会带来负面影响。以上均是在处理肝移植手术前出现血小板减少的肝癌患者的特殊的考量因素,期待对于临床实践有所指导。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re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