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整体观下辨证论治,中西结合共克肿瘤——林丽珠教授广东中医科学大会中医肿瘤论坛开讲

2023年11月23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下午,广东中医科学大会中医肿瘤论坛在深圳召开。岭南肿瘤研究所所长林丽珠教授首先提出了本场论坛的主旨,即:“早诊早治,医工结合,共同进步”。随后,林丽珠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整体观下的中西结合肿瘤治疗》的学术报告。林丽珠教授指出,整体观下的中西结合肿瘤治疗,不仅是中医的整体观,现代肿瘤治疗的手段非常多,如何排兵布阵、辨证施治,是整体观的外延意义。本场讲座,林丽珠教授主要从中医学整体观、肿瘤的核心病机及整体观辨治、肿瘤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整体观下的肿瘤中西医结合辨治研究、整体观下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案例举隅等方面,分享她整体观下的中西结合肿瘤治疗思路。

首先,林丽珠教授带我们复习了中医整体观的概念,林教授讲到,中医的整体观就是天人合一,《素问·上古天真论》里“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讲到了人整个生命的全过程的生长壮老已,《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讲“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讲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学整体观是一种全局的视角,是生命各发展阶段的总和。视生命为内部、外部的统一,并处在一定的时空维度上运动,其生命状态会受到内外要素的影响和支配。因此我们说中医的整体观的辩证,是根据某一阶段的生命状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制定阶段性的治疗策略。

接着,林丽珠教授提出了肿瘤的核心病机及整体观下的辨治。林教授风趣地形容:我们中医不是只有一个枕头三根指头的“土八路”,是有一套包含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代表的基础医学、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临床医学及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药学的完整体系。症瘕积聚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因此肿瘤的生成与发展,总是围绕着“正虚”、“痰瘀”、“癌毒”三个核心要素来变动。接下来林丽珠教授提出了中医辨治肿瘤的两个策略。策略一:标本缓急,有的放矢。“急则治其标”,应祛邪减瘤。即当肿瘤负荷过大或肿瘤进展快速时,祛邪减瘤是首要的治疗目标,以争取与病情继续转圈的空间与时间。在迅速控制肿瘤方面,是西医的优势。可联合使用外科、放化疗、靶向、免疫等治疗措施。同时精准辨证论治,兼顾增效与减毒。“缓则治其本”应恢复正气。当癌肿趋于稳定,病情趋于缓和之时,当以扶正复正为主,顾护正气,佐以祛邪,求治于本,达到扶正固本的疗效。而当邪正相争之时,应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此时,我们应追求治疗效果与治疗体验的统一,注重患者外部“社会生活”状态与内部“生理生命”状态的平衡。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应着眼于行稳致远,做阶段性的规划。策略二:慢病管理、医养结合。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恶性肿瘤定义为慢性疾病。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既要强调关键时间节点的医疗干预及访视,又要日常生活中的养护与调摄。我们倡导“必要、适度、有限”的医疗与“协调、稳定、无限”的生活相耦合,是慢病管理、医养结合模式的理想追求。

第三部分,林丽珠教授讲到肿瘤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肿瘤的中医治疗是基于我们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是强调宏观和整体,注重扶正驱邪,而西医注重微观和局部,主要针对的是病因和局部的治疗。中医的优势是在整体观辨证论治的视角下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而对于肿瘤的杀伤力较弱,局部瘤体控制欠佳,现代医学的优势在于肿瘤的局部控制、肿瘤早期根治以及抗肿瘤的机理与疗效相对明确。但同时现代医学在恶性肿瘤治疗也存在不足,例如重在瘤体的 “无瘤生存”导致肿瘤的过度治疗;重视肿瘤的局部控制而疏于全身的机能调整;术后的复发;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仅对部分患者有效;毒副反应大,难以长期维持;难以长期生存等。而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目标:“协同”与“强基”,“协同”即并发症及治疗副反应的改善,“强基”则是日常生活质量的维持。其中“协同”是努力方向,“强基”是基础保障。对于肿瘤治疗副反应,中医有着显著的疗效与优势,例如:益肺散结丸有助于术后恢复阶段的肺脾气虚证患者,和血通痹方可减轻化疗药物的周围神经毒性,健脾生髓膏方对于化疗后骨髓抑制和癌因性疲乏等副反应有显著改善作用……

最后,林丽珠教授简单分享了两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案例,其中一例患者2009年接受了肝癌切除术,在十余年的抗癌斗争中坚持中医药治疗,在2017年奇迹般地达到了病理上的CR,至今仍健在。最后,林丽珠教授引用了孙燕院士的发言作为结束:“我们相信,在现代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提高常见肿瘤的治愈率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我们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