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葛棣教授:“不为良相,便为良医”,MDT助力医患获益,开展深入研究解决临床瓶颈

2023年11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其诊断和治疗模式正不断发展。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可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也能为患者和医生带来更多获益。同时为解决临床工作面临的瓶颈,需要开展以临床研究为导向更为深入的研究。本期【肿瘤资讯】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棣教授分享肺癌MDT的发展进步以及开展临床/基础研究的经验与思考。

葛棣
教授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胸外科行政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癌中心主任 肺癌亚专科主任
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会员(STS)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Fellow(FCCP)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胸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学基金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术业专攻,MDT为患者和医生带来获益

葛棣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癌MDT模式,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我们称之为三科读片,呼吸科、胸外科、放射科三个科室坐下来一起来看片子、读片,鉴别诊断,讨论患者适合的治疗,后续慢慢发展延续成立了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我们医院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雏形主要是呼吸科、胸外科、放疗科和影像科四个科室一起参与的多学科模式,发展到现在,我负责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目前已涵盖胸外科、呼吸科、放疗科、病理科、核医学科(PET-CT目前已普遍应用,因此核医学科也参与进来)。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其他相关科室也会参与,例如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相应科室包括消化科、心内科会加入一起讨论病情。

MDT为患者和医生带来更多获益:第一,对于患者来说,效率更高,几个科室在一起谈论,患者主要归哪个科室管理或几个科室需要一起处理,能当场决定或指定方向。省去患者来到胸外科,不适合又去肿瘤内科或呼吸内科,或病理不明确需要去病理科等情况。MDT模式可以避免患者不停转科等问题。另外,MDT治疗模式需要在门诊做好筹备工作。需要MDT门诊讨论的病例通常情况较复杂,例如既往做过手术的患者,需要医务人员整理全部影像科、病理科资料,病理科医生需要重新看片、询问病史等工作内容,低年资医生和研究生等人员也会参与其中到前期复杂的准备工作中。第二,不同科室一起讨论病情也能给医生带来获益。虽然我们在肺癌领域已经工作好多年,都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参与MDT。所谓术业有专攻,肺癌专科性很强,呼吸内科主要针对肺癌患者用药,包括免疫、靶向药物,他们对晚期疾病进展了如指掌。我们外科医生更擅长于手术,能否手术,风险有多大,需要外科来评估。其他影像科、放疗科等都有各自的特点,而且每个科室都有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在MDT讨论过程中,各科室医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了解最新进展,也了解患者在不同科室治疗的利弊,从另一角度看这对患者来说也是一种获益。 

真实世界病例更复杂,需要MDT共同讨论治疗模式

葛棣教授:开展MDT这么多年来,我们遇到过很多病例。曾经在MDT门诊碰到过一例ALK阳性患者,当时处于较晚期阶段,印象中大概治疗两年多时间,病灶控制得很好,后来在肺静脉附近发现残留肿瘤。当时我们进行了MDT讨论,首先该病人病理明确,在呼吸内科接受了ALK阳性靶向药物阿来替尼,整个治疗过程中一直维持得非常好,最后发现约1~2cm残留病灶。针对该例特殊患者,按照传统理念,手术指症不强,不能确定是否手术,我作为外科医生认为,患者很年轻,有意愿要做手术可以尝试,患者对于残留肿瘤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经讨论结合患者意愿最终进行了手术治疗,这例患者手术完后已有两三年时间,目前状态很好。类似这种情况复杂的患者,单独一个科室很难决定治疗方案,需要MDT诊疗多学科团队的讨论。

临床上需要进行MDT讨论的原因包括:我们知道现在各个瘤种都有各自治疗指南。每个病例都按照指南来治疗,看上去很简单,都能解决问题,类似对号入座,哪一期患者应该怎么治疗似乎都可以解决。但真实世界没这么简单,一些真实病例远远复杂得多。鉴于真实世界情况,临床工作中不可能所有治疗完全循规蹈矩,MDT讨论后的治疗模式是医生认可的治疗方式。另外,MDT模式对整个诊疗过程、各专业各科室医生也是一种保护措施。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突破临床瓶颈离不开深入研究

葛棣教授:正如范仲淹所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良相是济世,为国家做出贡献,良医是给病人治病,让他获得健康。看病治病是我们最根本的责任,但是临床医生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或瓶颈,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即我们需要做科研去解答。正如中山医院这样的三级医院,在全国排名靠前列的医院,肯定需要医教研三版块同时发展和推进。

近年来,临床研究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因为开展临床能看到不同治疗模式,不同药物为患者带来的获益。探索新的治疗手段是否能带来获益,其实需要开展很多临床研究。未来我们也会将部分工作重点放到临床研究工作上。

关于基础研究,我跟年轻医生常讲到要重视临床研究。通过临床工作会发现一些值得开展基础研究的探索点。例如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免疫治疗对比传统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生存,而在临床工作中会发现免疫治疗对个体疗效不一致,有的患者疗效好或不好,需要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患者标本去探究肿瘤微环境、免疫反应微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去探索什么原因导致了疗效差异,这就牵涉到开展系列基础研究。未来的模式可能是以临床研究作为起步或基础或导向,进一步开展更加深入基础研究,从而更深入了解机制,在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中搭建桥梁,基础研究并不遥不可及,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