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信息一览:一例BRCA野生型的晚期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全身肿瘤细胞减灭术+辅助化疗,后未维持治疗。治疗结束1年余盆腔局部复发,再次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辅助化疗6程达CR,后口服奥拉帕利300mg bid进行维持治疗,患者使用奥拉帕利维持治疗至今已达35个月,复查影像学显示无异常,说明奥拉帕利维持治疗铂敏感复发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疗效确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
广东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卵巢癌专家委员会常委、秘书长
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科肿瘤多学科协作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宫颈病变与阴道镜学组成员
广东省药学会妇科肿瘤专委会委员
广州市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病例情况介绍
病例介绍
性别:女
起病年龄:46岁
起病时间:2018.06
主诉:发现左侧锁骨上肿物逐渐增大半个月
专科检查
左侧锁骨上窝可扪及一直径5cm的肿大淋巴结,质硬,较固定,无压痛。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
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畅,宫颈光
宫体:增大9×8×8cm,形状欠规则,表面光滑,活动尚可
盆腔:左附件区似可及肿块7cm,与子宫界限不清,无压痛、质地硬、活动度差、压迫直肠
系统回顾
既往史:无特殊
月经史: LMP 2021.02.15,既往月经规则,月经量中,无痛经
婚姻史:已婚,原配体健
生育史:G2P2A0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肿瘤病史。
辅助检查
肿瘤标志物:CA125 1015U/ml,HE4 397.8pmol/L,
CA199/CEA/AFP正常范围
当地医院CT:左侧锁骨上窝以及肝门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大小不等,淋巴瘤?2、双肺少许纤维灶,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3、肝内多发囊肿,4、左附件包块,子宫肌瘤,5、腹膜、大网膜广泛增厚,考虑种植转移。
于2018-06-07行左锁上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提示:(左颈淋巴结)镜检为恶性肿瘤,符合分化差的癌转移,免疫组化提示为低分化癌,考虑生殖系统或乳腺等部位来源,结合病史,疑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转移,请结合临床相关检查结果。
免疫组化: CK7(+),ER (90%+),PR (-),GATA3 (+),GCDFP15 (小灶+),MUM (+),CDX2 (-),TG (-),CK20 (-),PAX8 (+),P40 (-),P53 (-)TTF1 (-)原位杂交: EBERs (-)。
于2018-06-17行左侧附件肿物穿刺活检术,病理提示:(左附件肿物) 镜检为恶性肿瘤,考虑为分化差的癌,高级别浆液性癌可能性大,免疫组化结果:CK7(+),Pax-8 (+),WT1 (+),p53 (-),p16(-),ER (80%+),PR(-),Ki-67(40%+); 结合HE形态,病变诊断为分化差的癌,符合高级别浆液性癌。
初步诊断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Vb期T3cN1M1b
诊疗经过
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治疗
TC方案(紫杉醇+卡铂)3程。
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卵巢癌MDT评估,可满意减瘤。于2018年9月13日在全麻下行左颈IV、V区淋巴结清扫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大网膜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肠粘连松解术。
全身减瘤满意度:R0
术后化疗TC方案(紫杉醇+卡铂)6程,末次化疗2019-1-25。
术后病理
(全子宫+双附件)(双侧卵巢全部取材制片)镜下:左卵巢组织中见核大、深染的异型细胞,伴退变,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高级别浆液性癌,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束侵犯: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宫颈粘膜慢性炎:增殖期宫内膜;右卵巢及双侧输卵管未见癌。
(大网膜)镜下:脂肪结缔组织中见低分化癌浸润,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高级别浆液性癌。
(右侧盆腔淋巴结) 1/23见癌转移。
(左侧盆腔淋巴结) 2/20见癌转移。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2枚,未见癌。
(左颈IV区淋巴结)1枚,见癌转移。(左颈V区淋巴结) 1枚,见癌转移。
免疫组化结果:#1S/2A:WT1(+),Pax-8(+),CK7(+),p53(-),p16(-),ER(80%+),E-Cadherin(+)。
诊断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IVb期T3cN1M1b
基因检测
未见致病突变。
检测基因包括:
(BRCA1,BRCA2,CHEK2,PALB2,BRIP1,TP53,PTEN,STK11,CDH1,ATM,BARD1,MLH1,MRE11A,MSH2,MSH6,MUTYH,NBN,PMS1,PMS2,RAD50,RAD51C)
术后治疗
定期复查。
铂敏感复发:
2020-04我院CT:盆腔见结节影,考虑复发转移。腹腔干旁及腹主动脉旁小淋巴结部分较前稍缩小。前腹壁中线区软组织影稍增多,考虑术后改变。肝S8、S4囊肿。胸部未见明确病变。
2020-04-23 在全麻下行“盆腔肿物切除+肠粘连松解+大网膜结节+肠表面结节+右侧输尿管松解+阴道部分切除+腹腔镜探查术”。
术中见盆底囊实性肿物5cm,侵犯部分阴道,与直肠粘连。大网膜及小肠表面见数个粟粒样结节。
术后病理:1(腹壁结节)、2(小肠结节)、3(大网膜残端结节)镜下:送检脂肪结缔组织中见纤维组织增生,并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泡沫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伴多核巨细胞反应,结合病史,符合手术后改变。4(阴道残端肿物)镜下:送检阴道壁肌层及脂肪结缔组织中见低分化癌浸润,形态需鉴别高级别浆液性癌伴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分化与鳞状细胞癌,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高级别浆液性癌伴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分化: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束侵犯:癌组织伴坏死(约占30%):未见明确脉管内癌栓及神经束侵犯。免疫组化结果:WT1(+),p53 (-),ER (10%+),PR (-),Ki-67(热点区70%+),CK5/6(+),p40(个别+),p63(+)。高级别浆液性癌。
术后辅助治疗:2020-04-29至2020-08-22,共行TC化疗6程。末次化疗2020-08-22达CR
2020-05二代测序:肿瘤突变负荷低(TMB-L,5.76Muts/Mb)微卫星稳定(MSS):未见明确靶向用药相关基因变异
考虑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 2020-09开始口服奥拉帕利治疗。
末次随访:2023年3月,肿瘤标记物正常,影像学无特殊。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主任
卵巢癌大PI
国内率先开展单病种卵巢癌MDT联合门诊
专注卵巢癌多学科协作(MDT)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卵巢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腹膜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肿瘤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肿瘤生殖学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卵巢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妇科肿瘤多学科协作(GO-MDT)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卵巢癌MDT推广联盟主任委员单位负责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重点课题等研究项目多项
该病例为IVb期卵巢癌,BRCA-,涉及多脏器转移,经新辅助化疗TC3程后行满意减瘤术达R0,术后行TC方案化疗6程(末次化疗2019-1-25);后该病例于2020年4月确诊卵巢癌复发,多发转移,复发手术后行TC方案6程(末次化疗2020-8-22达CR),于2020年9月服用奥拉帕利并随访至今,无复发迹象。该病例为BRCA阴性的铂敏感复发性晚期卵巢癌患者,经R0手术及TC化疗后,TFST1达15个月,铂敏感复发后维持治疗TFST2已达35个月。通过维持治疗,延长了卵巢癌患者的无铂间期,显示出奥拉帕利在BRCA阴性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的确切疗效。
图1 铂敏感复发定义[1-5]
L-MOCA研究是一项针对中国人群的III期、开放、单臂、多中心研究,在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后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评估奥拉帕利作为单药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图2 L-MOCA研究BRCAwt患者PFS
在L-MOCA研究中,总人群mPFS达到16.1个月[6],2线化疗亚组BRCAwt患者中位PFS达14.1个月[7],L-MOCA研究结果再次证明无论基因状态如何,奥拉帕利单药用于PSR患者均有疗效获益!
奥拉帕利维持治疗方案也是2023NCCN卵巢癌指南[8]唯一推荐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全人群的PARPi,无论BRCA突变状态。
[1]. Friedlander M, et al.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1;21(4):771-775.
[2]. Blackledge G, et al. Br J Cancer. 1989;59(4):650-653.
[3]. Gore ME, et al. Gynecol Oncol. 1990;36(2):207-211.
[4]. Markman M, et al. J Clin Oncol. 1991;9(3):389-393.
[5]. 中国卵巢上皮性癌维持治疗指南(2022年版).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2,38(01):56-65.
[6]. Gao Q,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22;clincanres.3023.2021.
[7]. 2022 CCO oral
[8]. NCCN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Ovarian Cancer, Version 1. 2023.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