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袁芃教授:聚焦ADC治疗前沿,探索乳腺癌精准治疗未来

2023年03月24日
来源:肿瘤资讯

三月春光,万物候新,值此佳时,由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北京精准放射医学学会主办的“2023京城肿瘤春季论坛暨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年会”于2023年3月18日于北京盛大召开。大会聚焦乳腺癌临床治疗变革、精准治疗研究前沿及未来方向展开了精彩讨论。【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大会执行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进行专访,深入分享乳腺癌临床诊疗进展。

袁芃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 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 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肿瘤学分会 乳腺癌学组 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 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评审专家

进展频频,乳腺癌精准诊疗未来可期

袁芃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而我国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严重威胁着大众的生命健康。随着临床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乳腺癌治疗领域成果颇丰,前哨淋巴结微创活检进一步规范,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药物不断革新,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持续发展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获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信心。其中,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乳腺癌精准治疗领域的热点,推动我国乳腺癌治疗发展日新月异。

ADC药物种类逐渐丰富,临床“排兵布阵”需全面考虑

袁芃教授:近年来,临床中特别火爆的一类药物——ADC药物为临床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疗效。目前乳腺癌领域的ADC药物主要集中于HER2、Trop-2两大靶点,其应用人群有所差异。国内已上市的ADC药物有三四种,极大地补充了既往临床治疗手段。整体而言,大多数ADC药物已经进入晚期二线治疗阶段,恩美曲妥珠单抗(T-DMI)已进入新辅助、术后辅助治疗阶段。在临床进行药物“排兵布阵”时,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疗效。对比ADC药物与既往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建议将疗效更优的药物用于前线治疗,即“好药先用”。

第二、不良反应。ADC药物是抗体偶联药物,被称为“魔法子弹”,但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T-DXd(又称DS-8201)治疗相关的间质性肺病(ILD)、T-DM1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一些新型ADC药物相关的眼毒性等,也为临床提出了新问题。这些不良反应在既往临床中遇到的并不多,需要医生在开始治疗前充分了解这些药物。2022年发布的《中国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安全性管理专家共识》也提醒大家关注并重视ADC药物的不良反应管理。

第三、经济条件。这点在我国当今医疗条件下非常重要。目前新上市的ADC药物,如DS-8201、戈沙妥珠单抗等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获得,同时费用也比较高,而T-DMI已经进入医保。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临床选择用药时也会有所偏重。
总之,临床在为患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进行“排兵布阵”时,不只要考虑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经济因素等也都需要进行全面考量。

深度探讨HER2低表达,专家共识指引方向

袁芃教授:“HER2低表达”这一概念应该是近两年内被提出的。从既往认为HER2阴性领域中,将HER2 IHC 1+或IHC 2+且ISH阴性的患者定义为HER2低表达。从病理性角度而言,HER2表达是线性关系,HER2低表达实际上是一个渐变性的,并不是人为划分的概念。很多回顾性研究发现, HER2低表达与HER2零表达的对比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包括生物学行为、基因表现等方面。因此,目前从生物学或基因方面,将“HER2低表达乳腺癌”作为一个单独的亚型并不成熟。

当然,在治疗方面,临床发现一些新型ADC药物对于HER2低表达患者亦有效,为这部分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从此方面而言,临床基本已达成共识:对于HER2低表达患者可以考虑抗HER2的ADC药物进行治疗,尤其是有大型Ⅲ期研究证据支持的药物可以作为临床推荐。

2022年底发布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乳腺癌临床诊疗共识(2022版)》对此概念及其病理区分、后续治疗进行了阐述。这也是全球首部关于HER2低表达的共识,希望在全国专家的共同讨论和指引下,为我国临床患者提供更多治疗依据,为未来临床研究指明方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nn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xiaodo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