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如何实现个体化治疗?

2022年12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当前,乳腺癌的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而年轻乳腺癌具有临床分期晚、侵袭性高、病理分级/类型差以及预后较差的特点。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年轻患者在关注疗效的同时,也对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个体化、系统化、多学科的年轻乳腺癌治疗,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乳腺癌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严重的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发病和死亡人数不仅居于世界首位,而且,相比欧美国家,我国乳腺癌发病的中位年龄更低,仅为45~49岁,而且8%~10%的乳腺癌患者诊断年龄<35岁[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可知我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人群非常庞大。此类人群的肿瘤特征、诊治方式以及心理社会需求都不同于年长的乳腺癌患者,因此,更需要对此类人群进行更为个体化、系统化和多学科的治疗,才能让患者得到最高性价比的疗效。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年轻乳腺癌具有与其它年龄段乳腺癌显著不同的特点[2-5],主要包括:其一,分期偏晚,年轻乳腺癌患者约半数为淋巴结阳性患者,且约有1/4的患者存在着多病灶的情况,肿瘤体积偏大,在初诊时存在淋巴结转移,因此,在初诊时以ⅡB至ⅢC期多见;其二,组织学分级高,约有58.9%的患者以Ⅲ级为主;其三,激素受体阴性表达偏高、HER2过表达比例高、Ki-67高表达;其四,血液中内源性雌孕激素水平较高,卵巢功能旺盛等特点。这些特点,提示年轻乳腺癌患者具有更高的恶性程度及更高的复发转移风险,因此,此类患者的诊疗需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医护人员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不仅需要权衡年轻乳腺癌患者所具有的诸多不良预后因素,而且,还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期、分层的个体化治疗。

1. 手术治疗

对于年轻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良好的预后是精准的外科治疗与个体化的内科治疗紧紧联合的结果。当前,保乳手术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已成为早期年轻乳腺癌的主要外科治疗手段,不仅在术后生存率与复发转移风险方面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无明显差异,而且,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进而为日后乳房的整形术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满足了年轻女性对美的需求。当然,为了达到保乳需求和保证治疗效果,在术前还需要进行新辅助化疗或内分泌治疗,而在术后还需要进行常规的放疗。

2. 化疗

基于年轻乳腺癌患者化疗的耐受性及有效性,蒽环和紫杉类的序贯方案或紫杉类和环磷酰胺联合是年轻乳腺癌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而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时,化疗方案可以同老年患者,选用含铂治疗方案。由于化疗可能会抑制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化疗诱导性闭经。这对于女性患者而言,会造成围绝经期的生理和心理改变,因此,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还可以在化疗后选用内分泌治疗[6]

3.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在围术期,内分泌治疗主要用于扶助治疗阶段,主要药物包括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卵巢功能抑制剂,而他莫昔芬是可以显著降低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和死亡风险,因此,该药是此类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优选药物。

4. 靶向治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靶向药物具有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的特点。目前,CDK4/6抑制剂、抗HER2抑制剂、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酶抑制剂(PARP)、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以及热休克蛋白(HSP)等均是临床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在显著延长年轻乳腺癌患者患者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有研究显示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此类患者一线治疗中颇具效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所体现出的CDK4/6抑制剂获益不尽相同,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寻该临床现象背后的机制。

5. 放射治疗

虽然,放疗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的常规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但是,考虑到年轻乳腺癌患者对于皮肤外观以及乳房形态的要求,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时,需要对于患者年轻特殊性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更高标准的要求。

小结

总之,随着乳腺癌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进步,年轻乳腺癌患者在长期生存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越来越注重心理及生理生育问题。虽然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OS和DFS,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年轻乳腺癌患者进入围绝经期,对于女性的生育力造成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未来在进行年轻乳腺癌治疗时,应该与妇产、生殖医学以及心理医师合作,共同制定卵巢功能保护及心理随访计划,以保证患者在获得相应疗效的同时,也满足作为年轻女性的正常需求。


MCC号KIS22121157有效期2023-12-15,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参考文献

[1] 蒋潇婷,刘强,宋尔卫.我国年轻乳腺癌诊治的若干问题与思考.中华医学杂志[J],2022,102(36):2823-2827.
[2] Ordu C ,  Mcguire K ,  Alco G , et al. The Prognostic Impact of Molecular Subtypes and Very Young Age o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 Cureus, 2016, 8(6).
[3] Hong-Liang Chen, Ang Ding, Fu-Wen Wang. Prognostic effect analysis of molecular subtype on 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J].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15, 27(4):428-436.
[4] LiXi Li,Zonbi Yi,Chunxiao Li,etal.Integrative clinical genomics of early-onset braest cancer.2018 ASCO Annual Meeting:A1541(223655).
[5] Daniel E,Spratt. Ki-67 Remains Solely a Prognostic Biomarker in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Biol,2018,101(3):513-515.
[6] Morarji K,Mcardle O,Hui K,et al.Ovarian function after chemotherapy in you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J]. Current Oncology,2017; 24( 6) : e494



责任编辑:   Hedy
排版编辑:Wi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