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及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2022年01月19日
作者:张硕 桑威
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淋巴瘤中心
来源:白血病·淋巴瘤,2021,30(10):588-592.DOI:10.3760/cma.j.cn115356-20210330-00063.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成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占所有NHL30%~40%,具有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约40%患者因难治、复发而不能治愈。研究表明,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和生物学标志物与DLBCL患者的预后有关。基于血清清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数量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和全身炎症的指标,与恶性肿瘤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PNI可用于评估外科手术风险、预测手术患者的营养及免疫状况,也可应用于评估NK/T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肺癌等患者的预后不良风险。目前关于PNI与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PNI以及患者临床特征对DLBCL预后的影响。

               
桑威
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徐医附院细胞研究和转化医学中心副主任
徐医附院血液科科副主任,淋巴瘤病区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EBV相关疾病工作组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慢淋工作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T细胞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江苏省淋巴瘤联盟副主席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瘤/骨髓瘤学组委员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江苏省“科教强卫工程”青年医学人才

               
张硕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目的

相关研究报道,预后营养指数(PNI)能够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和预测相关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的预后。然而,PNI对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较少。这项回顾性研究旨在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及临床特征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36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X⁃Tile软件和限制立方样条(RCS)确定PNI、年龄、血红蛋白的最佳截断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总生存(OS)情况,并进行Log⁃rank检验。

结果

236例患者中男性116例,女性120例;中位年龄63岁(10~91岁);Ann Arbor分期Ⅲ~Ⅳ期91例(38.6%),Ⅰ~Ⅱ期145例(61.4%);ECOG PS评分≥2分50例(21.2%),<2分186例(79.8%);IPI评分≥3分70例(29.7%),<3分166例(70.3%);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85例(36.0%),非生发中心B细胞(non⁃GCB)型151例(64.0%);有B症状29例(12.3%);有大包块8例(3.4%)。至随访结束,236例患者中115例(48.7%)死亡。患者中位OS时间为32个月,3年OS率为46%,5年OS率为36%(图1)。图片2.png

图1 23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总生存曲线

PNI和年龄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9,63(图2),且RCS模型显示,PNI和和年龄与DLBCL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 0.001,P = 0.022)。图片3.png

图2 采用RCS模型模拟PNI、年龄与DLBCL生存风险之间的关系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NI、年龄、血红蛋白、IPI、Ann Arbor分期、ECOG PS评分、β2微球蛋白(β2⁃MG)、LDH、肝脏是否受累、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累、bcl⁃2、铁蛋白、是否有大包块是DLBCL患者OS的影响因素(均P < 0.05)。对单因素分中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最终共有7个变量进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PNI、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累、肝脏是否受累、血红蛋白、IPI评分、年龄、是否有大包块是DLBCL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表1)。

表1 各指标对DLBCL患者预后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微信截图_20220119170920.png

注:DLBCL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NI为预后营养指数;IPI为国际预后指数;a为连续变量

85例GCB型患者中,PNI<49和PNI≥49患者3年OS率分别为31%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151例non⁃GCB型患者中,PNI<49和PNI≥49患者3年OS率分别为28%和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86)。163例bcl⁃2阳性患者中,PNI<49和PNI≥49患者3年OS率分别为27%和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73例bcl⁃2阴性患者中,PNI<49和PNI≥49患者3年OS率分别为51%和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110)。201例bcl⁃6阳性患者中,PNI<49和PNI≥49患者3年OS率分别为30%和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5例bcl⁃6阴性患 者中,PNI<49和PNI≥49患者3年OS率分别为25%和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66)(图3)。

图片4.png

注:DLBCL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NI为预后营养指数;GCB型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采用限制立方样条模型模拟PNI的最佳截断值为49

图3 不同亚组不同PNI DLBCL患者总生存曲线 3A:GCB型组;3B:non⁃GCB型组;3C:bcl⁃2阴性组;3D:bcl⁃2阳性组;3E:bcl⁃6阴性组;3F:bcl⁃6阳性组

结论

本回顾性研究提示PNI在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且PNI≥49提示患者预后良好。亚组分析中,在GCB组、BCL-2+以及BCL-6阳性组的患者中,PNI≥49的患者比PNI<49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总生存率(P < 0.001)。总之,在DLBCL治疗新时代,我们应该将临床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结合,才能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生存预后结局。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