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BMC MEDCINE】克唑替尼为一线治疗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获益显著

2021年10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随着临床对ROS1、MET等罕见靶点的了解逐步深入,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对于ROS1阳性晚期NSCLC,已经有克唑替尼获批。近期BMC Medicine期刊发表一项评估克唑替尼一线治疗ROS1阳性晚期NSCL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回顾性研究,【肿瘤资讯】特邀请杨农教授、张永昌教授、张翔宇博士进行专访,解读这一回顾性研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3.png

               
杨农 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肺胃肠内科
肿瘤内科教研室主任、肺胃肠肿瘤内科主任、博士后导师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专家
国家药监总局新药审评专家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临床科研创新发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及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研发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委会、抗肿瘤药物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
CTONG主要研究者
湖南“225工程”医学学科带头人
湖南省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湖南省呼吸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永昌 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肺胃肠内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肺胃肠内科副主任

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优青

湖南省委组织部“湖湘青年英才” “年轻优秀科技人才”

湖南省“225”人才工程优秀科技人才

长沙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肿瘤呼吸病学专委会 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 委员

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肺癌专委会 委员

CSCO YOUNG 委员/PICOS YOUNG 主任委员

10项省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

国自(2项)/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项)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editor(IF=3.6)

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ogy》《JCO》《JTO》 《JNCI》《Oncogene》《EJC》 《JAMA Network Ope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

               
张翔宇 博士  湖南省肿瘤医院 肺胃肠内科
医学硕士、中南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在读

中南大学硕士优秀毕业生
近3年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于《JAMA Network Open》(IF=8.48)《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IF=10.9)《Lung cancer》(IF=5.7)《BMC Medicine》(IF=8.4)发表7篇SCI论文

克唑替尼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ROS1阳性晚期NSCLC治疗的靶向药

ROS1融合基因在NSCLC中的发生率仅为1%~2%,主要发生于肺腺癌,靶向治疗获益显著。因此,对于非鳞NSCLC患者,均应进行ROS1融合基因检测,另外对于不吸烟的鳞癌、腺鳞癌患者,也推荐检测。

克唑替尼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ROS1阳性晚期NSCLC治疗适应证的靶向药,Ⅰ期PROFILE 1001研究中位OS达到51.4个月。一项国内多中心的回顾性研究显示,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一线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中位PFS达23个月,中位OS接近60个月。另一项国外小样本真实世界研究也告诉我们,克唑替尼耐药后序贯Lorlatinib,其中位OS可达到90.3个月。总的来说,克唑替尼在ROS1阳性的NSCLC患者中的疗效毋庸置疑。

本研究证明,克唑替尼使ROS1阳性晚期NSCLC获益显著

该研究是一项最大样本量的真实世界研究,研究纳入447例患者ROS1阳性患者,最终入组235例NGS却真的ROS1阳性晚期NSCLC。将所有患者一线治疗分为克唑替尼组(168例)与一线化疗组(67例)。

1.png

图1. 研究设计示意图

结果显示,克唑替尼用于一线治疗ROS1阳性NSCLC的ORR为 85.7%(144/168),化疗组ORR 为44%(28/67)。克唑替尼组患者(n = 168)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化疗组患者(n = 67)(18.0个月vs. 7.0个月,P < 0.001)。携带单一CD74-ROS1的患者(n = 90)使用克唑替尼后的中位PFS显著短于携带非CD74 ROS1融合的患者(n = 69)(17.0个月vs. 21.0个月;P = 0.008)。

2.png

研究结果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发现:

  • 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模式为颅内和颅外转移的患者的PFS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07)。

  • 克唑替尼治疗基线脑转移的患者中,颅内进展的患者(n=16)比颅外进展的患者(n=18)中位PFS长(17.0个月vs 8.0个月;P = 0.04;HR=0.59,95%CI 0.23 ~ 0.95)。

  • 颅内进展 (n=24)的基线无脑转移患者的中位PFS比颅外进展 (n=46)的患者长(26.5个月vs 13.5个月; P < 0.001;HR=0.51,95%CI 0.31 ~ 0.83)。

  • 在CD74-ROS1和非CD74-ROS1融合患者中,研究显示一线克唑替尼治疗的进展模式没有差异(颅内进展41.0% vs 46.8%;颅外进展59.0%对53.2%;P = 0.679)。

TP53突变是最常见的伴随突变,在13.1%(7/54)的CD74-ROS1融合患者和18.8%(6/32)的非CD74 ROS1融合患者中检测到TP53突变。伴随TP53突变的患者(n = 13)的PFS显著短于野生型TP53患者(n = 81)(6.5个月vs. 21.0个月;P < 0.001)。与无伴随突变的患者(n = 58)相比,携带伴随多驱动突变(n = 9)(11.0个月vs 24.0个月;P = 0.0167)或伴随肿瘤抑制基因(即TP53、RB1或PTEN)(n = 25)(9.5个月vs 24.0个月;P < 0.001)的患者PFS显著更短。

该团队还对耐药机制展开深入探讨,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3.png4.png

5.png

精准时代, ROS1阳性晚期NSCLC有赖精准检测

对于ROS1基因融合检测技术的选择,美国的PROFILE 1001 ROS1队列研究使用的是FISH检测,在50例患者中检测到了49例ROS1阳性,未检测到ROS1阳性的患者经RT-PCR检测为阳性,且克唑替尼治疗有效。而OO12-01研究使用的是RT-PCR(AmoyDx-RT-PCR-ROS1),该方法可检测到多个融合基因伙伴,并发现在治疗反应上的不同,对于NSCLC患者的治疗决策和了解克唑替尼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多位临床专家在ASCO、CSCO等大会上均对RT-PCR法检测ROS1基因融合给予了肯定,该方法快捷、成本可控的特点非常适合在临床环境下广泛应用,如能在初始阶段实现大panel NGS深度测序,则有助于判断疗效、检测复发。

ROS1阳性晚期NSCLC全程管理亟待探索

当患者明确诊断为ROS1阳性晚期NSCLC时,需及时给予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治疗,才能使患者治疗获益的最大化。

此外,局部治疗(手术、射频等手段)依然是晚期NSCLC治疗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我们建立超过400例ROS1阳性的肺癌数据库,包含匹配的样本,欢迎与各位老师们共同讨论、共同进步,进而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PP-XLK-CHN-0772

有效期至:2023-10-1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rvin
排版编辑:Cindy.W

                  

评论
2022年04月14日
姜香玉
丹东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局部治疗(手术、射频等手段)依然是晚期NSCLC治疗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04月13日
姜香玉
丹东市第一医院 | 放疗科
局部治疗(手术、射频等手段)依然是晚期NSCLC治疗不可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03月04日
陈周行
湖南旺旺医院 | 肿瘤科
克唑替尼为一线治疗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获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