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邬麟教授:真实世界中达可替尼剂量调整比例要低于临床试验,不同治疗模式的优劣仍需更多研究数据

2020年04月0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当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已经成为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然而在一线治疗上已经呈现EGFR TKI“三代同堂”的盛况,如何进行治疗药物的选择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幸福的烦恼”。【肿瘤资讯】近日邀请到湖南省肿瘤医院的邬麟教授,分享2019年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和临床用药经验。

               
邬麟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主任,中南大学肿瘤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常务理事
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常委
CSCO罕见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肿瘤防治分会理事长
湖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
湖南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ARCHER 1050研究数据更新,达可替尼为亚洲和L858R突变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邬麟教授:第二代的EGFR TKI达可替尼是一种泛HER (EGFR/HER1、HER2和HER4)抑制剂,可选择性、不可逆性与其HER家族受体靶点结合,提供长效抑制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更好的临床疗效。在2019年11月底召开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上,ARCHER 1050研究更新的总生存(OS)数据非常亮眼。研究结果显示[1],在整体人群中,达可替尼一线治疗所带来的OS获益与之前结果保持一致,达可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的中位OS分别为34.1个月和27个月,整体OS提高了7.1个月(HR=0.748,双侧检验P=0.0155)。

ARCHER 1050研究中50%左右的患者来自中国,70%左右来自亚洲,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患者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在亚洲亚组中,达可替尼组和吉非替尼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7.7个月和29.1个月,提高了8.6个月(HR=0.759,双侧检验P=0.0457)。

此外,根据患者EGFR突变类型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达可替尼组为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19del)和21外显子L858R(21 L858R)突变的患者均带来了OS的临床获益趋势,尤其是在21 L858R突变人群中,达可替尼组的中位OS达到32.5个月,相比于吉非替尼组的23.2个月,OS获益提高了9.3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R=0.665,双侧检验P=0.0203)。既往研究显示,21 L858R突变患者从标准一线EGFR TKI治疗中获益相对较小,而ARCHER 1050研究结果则表明,21 L858R突变患者可以从达可替尼治疗中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总体而言,基于ARCHER 1050研究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方面取得阳性结果,以及亚洲人群和不同突变类型亚组分析结果,达可替尼已经在国内获批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适应症,期待达可替尼一线治疗能给更多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1+3”、“2+3”和“3+X”等治疗模式的优劣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

邬麟教授:针对EGFR靶点,目前有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的EGFR TKI,呈现出“三代同堂”的大好局面,给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第一代TKI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第二代TKI包括达可替尼和阿法替尼,而第三代TKI主要指奥希替尼。所谓“1+3”,“2+3”和“3+X”的治疗模式,主要在于一线治疗选择何种TKI。在选择第一代TKI治疗耐药后,约50%的患者会出现EGFR 20外显子T790M突变,此时使用第三代TKI来克服耐药,即所谓“1+3”治疗模式。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代TKI一线治疗失败后仍然有接近50%的患者会出现T790M耐药突变,此时同样可以使用第三代TKI治疗,即“2+3”治疗模式。在2019年ESMO年会上公布了FLUARA研究的OS数据[2],相比于第一代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奥希替尼可以为患者带来显著的PFS和OS获益。基于FLAURA研究结果,奥希替尼也已经获批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相比于第一代、第二代TKI,奥希替尼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在奥希替尼耐药以后,部分患者无法明确耐药原因,甚至找不到耐药的驱动基因。目前发现的奥希替尼的主要耐药机制有C797S突变、c-MET扩增或突变,以及一些旁路激活等。针对上述耐药靶点,目前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奥希替尼耐药后的检测要更加精准,后续所采取的治疗策略可能不如“1+3”、“2+3”模式明确,而化疗、免疫治疗也可以作为后续治疗选择之一。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接受奥希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患者的总体OS可以达到38个月左右,而ARCHER 1050研究更新的数据显示,在亚洲人群中,达可替尼一线治疗中位OS高达37.7个月。就总体OS而言,第二代TKI达可替尼一线治疗所获得的OS数据并不劣于奥希替尼。ARCHER 1050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早,当时奥希替尼并未上市。尽管FLAURA研究在总体人群中取得OS阳性结果,但是在亚裔人群中并无显著性差异[2]。整体而言,目前“1+3”、“2+3”或“3+X”等治疗模式的优劣尚难定论,究竟将哪一个药物放在一线治疗,要进行整体考虑,不仅要考虑到耐药后处理,还要关注患者的总体生存获益,期待未来在真实世界中通过积累更多的数据,或开展前瞻性的头对头研究,来确定最佳的治疗模式。

另一方面,对于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治疗策略除了“1+3”、“2+3”和“3+X”治疗模式外,TKI联合治疗也显示出明显的疗效优势。例如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可以为患者带来更长PFS获益[3]。总体而言,第一代、第二代TKI还有很多发掘潜力,其与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化疗药物的联合,有可能会弥补PFS获益不足的现状,期待后续更多研究结果公布,来指导临床工作。

真实世界中达可替尼剂量调整比例要低于临床试验数据

邬麟教授:自达可替尼上市以后,在个人临床实践中,已有一部分患者接受了达可替尼作为一线治疗,从目前情况来看,总体有效率非常不错,大部分患者达到部分缓解状态,有效率在80%以上。除了疗效,药物毒副反应同样是大家所关心的,在ARCHER 1050研究中,因为达可替尼毒副反应导致进行调整剂量的患者占到了66.7%[4]。在临床实践中,目前我们科室共有20多例患者使用了达可替尼,从目前来看,有两种策略来克服药物不良反应。

第一是达可替尼起始剂量的调整。临床中有一部分患者采用的是30毫克的起始剂量,有效规避了因为45毫克剂量所带来的毒副反应,30毫克治疗剂量并没有降低达可替尼的有效率,并且目前没有患者因为毒副反应将治疗剂量由30毫克调整到15毫克。对于年轻、体力状态较好的患者,有一部分会选择45毫克初始剂量,在这组患者当中,约1/3患者出现减量的情况,但发生比例远远低于临床试验中的66.7%,大部分患者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主要以皮疹、腹泻和甲沟炎为主,极个别患者会出现口腔炎。达可替尼作为第二代不可逆EGFR TKI,未来还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来指导临床,探索最佳的药物起始治疗剂量。

第二,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剂量调整。毒副反应的发生会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要在疗效和毒性之间进行充分权衡。如果患者皮疹等副反应比较严重,但是可以耐受,经过对症处理后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个人觉得,可以适当调整用药剂量,让患者继续服用药物治疗。在未来真实世界中,会有越来越多患者使用达可替尼治疗,毒性管理的经验也会越来越好。

总体而言,从目前的临床应用来看,在疗效方面,重复了ARCHER 1050研究的结果。从毒副反应管理来讲,并没有临床试验中那么高的剂量调整比例。当然,临床实践中的数据,最终是否能够重塑ARCHER 1050研究的PFS,甚至是OS结果,还需要做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也希望在达可替尼上市一年或者两年以后,能够看到这样的数据。

参考文献

1. Mok TSK,Cheng Y,Zhou XD,et al.Updated overall survival(OS) from extended follow up in ARCHER 1050:a randomized phase Ⅲ study comparing dacomitinib with gefitinib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patients(pts) with EGFR mutations[EB/OL].ESMO Asia 2019,abstract LBA19.

2. Ramalingam SS,Vansteenkiste J,Planchard D,et al.Overall survival with osimertinib in untreated,EGFR-mutated advanced NSCLC[J].N Engl J Med,2020,382(1):41-50.

3. Zhou Q,et al.CTONG 1509:Phase Ⅲ study of bevacizumab with or without erlotinib in untreated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mutated NSCLC[EB/OL].ESMO 2019,abstract 1480O.

4. Mok TSK,Cheng Y,Zhou XD,et al.Improvement in overall survival in a randomized study that compared dacomitinib with gefi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d EGFR-activating mutations[J].J Clin Oncol,2018,36(22):2244-2250.


PP-DAC-CHN-0150  Expiration Date: 2022-3-20

责任编辑:Zack   
排版编辑:细胞田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