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SMO LBA84 | GFH375用于KRAS G12D突变经治晚期PDAC,ORR 40.7%,DCR 96.7%

11月1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德国柏林盛大召开的2025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一项评估GFH375单药在既往经治的、携带KRAS G12D突变的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成果(摘要号:LBA84)以LBA(Late-Breaking Abstract)形式重磅公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周爱萍教授在ESMO现场口头汇报了研究研究。数据显示,GFH375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40.7%,疾病控制率(DCR)为96.7%,且91.5%的患者观察到肿瘤退缩。同时,GFH375 600mg QD安全可控。

KRAS G12D突变经治晚期PDAC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

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预后差的疾病,化疗仍是其治疗的基石。在二线(2L)和三线及以上(3L+)治疗中,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仅约3.5个月和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6~7个月和5个月,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

KRAS G12D是PDAC中最常见的致癌突变(约占40%),并与更短的OS相关。GFH375是一种口服、强效、高选择性KRAS G12D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GDP结合(off)和GTP结合(on)两种状态。GFH375在既往经治KRAS G12D突变实体瘤(包括PDAC和NSCLC)患者中已显示出初步临床活性。本次报告了GFH375 600mg QD在既往经治的KRAS G12D突变PDAC患者中的数据。

研究设计

该I/II期、多中心研究(NCT06500676)I期部分包括剂量递增(100mg QD至900mg QD及300mg BID)和扩展阶段;II期为适应证扩展阶段,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PDAC、结直肠癌(CRC)及其他实体瘤队列。

研究的关键入组标准为:经病理确认的、携带KRAS G12D突变晚期实体瘤,既往接受过标准治疗,且ECOG PS评分为0-1分。此次分析汇总了接受600mg QD(II期推荐剂量,RP2D)GFH375单药治疗的PDAC患者数据。

研究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依据RECIST 1.1标准)、安全性、耐受性及探索性生物标志物。

微信图片_20251110163728_1152_66.png

研究设计

GFH375单药用于KRAS G12D突变经治晚期PDAC
ORR 40.7%、DCR 96.7%

截至2025年9月27日,共66例晚期KRAS G12D突变PDAC患者接受了GFH375 600mg QD治疗。所有患者的ECOG PS评分均为1分。中位年龄为60岁,53.0%为男性。97.0%为腺癌。95.5%的患者在入组时为IV期,最常见的基线转移部位包括肝脏(78.8%)、肺(28.8%)和腹膜(28.8%)。68.2%的患者既往接受过≥2线抗肿瘤治疗,33.3%的患者既往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数据截止时,仍有31例(47.0%)患者在接受治疗。

最佳总体缓解情况(ORR、DCR)

在59例基线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GFH375单药治疗显示出确切的抗肿瘤活性,91.5%的患者靶病灶较基线缩小。经研究者评估的ORR为40.7%(24/59)。其中24例(40.7%)为部分缓解(PR),33例(55.9%)为疾病稳定(SD),仅2例(3.4%)为疾病进展(PD)。DCR达96.7%。

微信图片_20251110163826_1153_66.png

ORR、DCR

无进展生存期(PFS)

在66例患者中,中位随访5.65个月,PFS数据显示了有临床意义的获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52个月(90%CI: 4.27~7.20个月)。4个月PFS率为78.2%(90%CI: 69.8%~87.5%)。

微信图片_20251110163914_1154_66.png

PFS

总生存期(OS)

中位随访5.65个月时,中位OS尚未达到。4个月OS率为92.2%(90%CI: 86.8%~97.9%)。

微信图片_20251110164000_1155_66.png

OS

安全性

GFH375 600mg QD在经多线治疗的KRAS G12D突变PDAC患者中展现了可控的安全性。所有(100%)患者均经历了至少一次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3级TEAE/TRAE发生率为31.8%(21例),其中30.3%(20例)为3级,1.5%(1例)为4级。唯一的4级TR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经G-CSF治疗后恢复。未发生致命性TRAE。严重TEAE/TRAE发生率为13.6%。因TRAE导致的剂量调整中,3.0%(2例)的患者永久停药,6.1%(4例)的患者剂量减少,27.3%(18例)的患者剂量中断。

GFH375在KRAS G12D突变PDAC患者中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报道一致。常见的TRAE为胃肠道和血液学不良事件(AE),多为1-2级,可通过支持性治疗管理。具体包括:腹泻(56.1%)、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48.5%)、呕吐(47.0%)、恶心(47.0%)、贫血(42.4%)、白细胞计数下降(36.4%)、食欲下降(33.3%)、低白蛋白血症(33.3%)、血小板计数下降(28.8%)、乏力(25.8%)、AST升高(24.2%)和ALT升高(22.7%)。

微信图片_20251110164126_1156_66.png

常见AE

基线ctDNA分析

在62例有基线ctDNA样本的患者中,44例(71%)在血浆中检测到KRAS G12D突变。对这44例患者的共突变分析显示,最常见的共突变基因为TP53(79.5%)、CDKN2A(22.7%)、SMAD4(15.9%),其他共突变基因还包括ARID1A(11.4%)、POLE(11.4%)、BRCA1(9.1%)等。

微信图片_20251110164231_1157_66.png

基线ctDNA分析

共突变基因与肿瘤缓解

在43例血浆KRAS G12D突变阳性且至少有一次治疗后肿瘤评估的患者中,进行了共突变与疗效的探索性分析。TP53、CDKN2A和SMAD4突变通常被认为是PDAC的不良预后因素。本研究的分析显示,伴有SMAD4共突变的患者似乎表现出比SMAD4野生型更高的客观缓解率(83.3% vs 35.1%)。而在TP53或CDKN2A共突变患者中未观察到此差异(TP53突变vs野生型:44.1% vs 33.3%;CDKN2A突变vs野生型:40.0% vs 42.4%)。

微信图片_20251110164354_1158_66.png

共突变基因与肿瘤缓解
结论

GFH375单药(600mg QD)在既往经多线治疗的晚期KRAS G12D突变PDAC患者中,展示了富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和有临床意义的疗效。其ORR达到40.7%,DCR为96.7%,且绝大多数(91.5%)患者的肿瘤退缩;中位PFS为5.52个月,4个月PFS率为78.2%。同时,该方案安全可控,常见的TRAE主要为1-2级的胃肠道和血液学AE,因TRAE导致的剂量减少或永久停药率低(<10%)。这些积极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强烈(strongly)支持GFH375作为该患者群体的单药治疗方案进行后续的临床开发。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ari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1月11日
苗雨
清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KRAS G12D是PDAC中最常见的致癌突变(约占40%),并与更短的OS相关。GFH375是一种口服、强效、高选择性KRAS G12D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GDP结合(off)和GTP结合(on)两种状态。GFH375在既往经治KRAS G12D突变实体瘤(包括PDAC和NSCLC)患者中已显示出初步临床活性。
11月11日
周晓灿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药店 | 肿瘤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1月11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晚期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预后差的疾病,化疗仍是其治疗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