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于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国柏林盛大举行。本届大会盛况空前,吸引全球肿瘤学专业人士参会,共同见证肿瘤学领域的诸多最新突破。大会议程聚焦于转化癌症科学的交流与辩论,展示众多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的数据。
涵盖多个癌种的治疗进展,尤其是在新疗法(如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双特异性抗体、细胞疗法)、免疫治疗的拓展应用、新型靶向药物以及支持与姑息治疗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肿瘤资讯】将为您梳理本届ESMO大会部分最值得关注的核心研究亮点,以飨读者。
妇科肿瘤:卵巢癌迎来突破,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探索新方向
ENGOT-ov65/KEYNOTE-B96研究 (LBA37, PROC):这项III期研究堪称“改变实践”。研究针对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对比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周疗(±贝伐珠单抗)与安慰剂联合方案。 结果:在PD-L1 CPS≥1的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方案显著改善总生存期(OS)(HR=0.76, p=0.0053),中位OS延长4个月(18.2 vs 14.0个月)。在ITT人群中也观察到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HR=0.73)。
REJOICE-Ovarian01研究 (LBA42, PROC):这项II期剂量优化研究探索靶向CDH6的ADC药物Raludotatug deruxtecan (R-DXd)在PROC患者中的疗效。 结果:R-DXd在各个剂量组(4.8, 5.6, 6.4 mg/kg)均显示出高缓解率,客观缓解率(ORR)达到50.5%,且缓解迅速。5.6 mg/kg剂量提供最佳的获益风险比。94%的肿瘤表达CDH6,疗效似乎与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新型ADC (FONTANA/AZD5335 FRα ADC, NAPISTAR 1-01/TUB-040 NaPi2b ADC):多项早期研究显示,靶向FRα和NaPi2b的ADC在PROC患者中也展现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可控的安全性。
ROSELLA研究 (LBA41, PROC):III期研究显示,在既往接受过PARP抑制剂(PARPi)的PROC患者中,选择性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elacorilant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对比单药,显著改善PFS(HR=0.60, P=0.0035),尤其在PARPi进展的患者中获益更明显(HR=0.56, P=0.0046)。
FZOCUS-1研究 (LBA40, 晚期卵巢癌一线维持):III期研究对比氟唑帕利(PARPi)单药、夫唑帕利联合阿帕替尼(VEGFR TKI)以及安慰剂作为一线含铂化疗后的维持治疗。 结果:氟唑帕利单药(中位PFS 29.9个月, HR=0.58 vs 安慰剂)和联合阿帕替尼(中位PFS 26.9个月, HR=0.57 vs 安慰剂)均显著改善PFS。但在两个积极治疗组之间未观察到显著差异(HR=1.04)。
ICON8B研究 (LBA39, 晚期卵巢癌一线治疗):III期研究对比卡铂+周密集紫杉醇+贝伐珠单抗方案与标准三周方案+贝伐珠单抗。 结果:周密集紫杉醇方案显著改善OS(49.8 vs 39.6个月, HR=0.79, P=0.010),获益主要见于接受间歇性肿瘤细胞减灭术(IDS)的患者。
Camrelizumab+Famitinib vs 化疗 (LBA38,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一线):III期研究显示,Camrelizumab(抗PD-1)联合Famitinib(多靶点TKI)对比标准化疗(±贝伐珠单抗),显著改善PFS(HR=0.68, P=0.0007)和OS(HR=0.65, P=0.0012)。
AtTEnd/ENGOT-EN7研究 (LBA89, 晚期/复发子宫内膜癌一线):III期研究评估阿替利珠单抗(抗PD-L1)联合标准化疗对比单纯化疗。 结果:研究达到PFS的主要终点(ITT人群 HR=0.70, P=0.0055),但在最终分析中未能显示出OS获益(HR=0.87, P=0.0824)。在dMMR亚组中观察到OS获益趋势(HR=0.49),但在pMMR亚组中未见获益(HR=1.02)。
头颈部肿瘤:围手术期及局部晚期治疗探索新模式
NIVOPOSTOP研究 (1318O, 辅助治疗):III期研究显示,对于新辅助治疗后有残留病灶的高风险HNSCC患者,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放化疗对比单纯放化疗,显著改善3年无无病生存期(DFS)率(63.1% vs 52.5%,HR=0.76, P=0.034)。
ADRISK & IHN01研究 (1320O, 1319O, 辅助治疗):两项III期研究分别评估帕博利珠单抗或尼妥珠单抗加入辅助放化疗,结果均显示未能改善无事件生存期(EFS)或OS。
KEYNOTE-689研究 (LBA44, 围手术期治疗):III期研究显示,围手术期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放化疗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显著改善EFS(CPS≥1人群 HR=0.70, P=0.0014),并提高主要病理缓解(MPR)率(9.4% vs 0%)。
CAMORAL研究 (1321MO, 围手术期治疗):II期研究显示,围手术期使用Camrelizumab联合化疗对比标准治疗,显著改善EFS(HR=0.34, P=0.0020)和OS(HR=0.25, P=0.0035),并获得高完全病理缓解(pCR)率(25.4% vs 0%)。
CompARE研究 (1317O, 局部晚期OPC):III期研究比较Durvalumab“三明治”模式(新辅助+同步+辅助)联合放化疗对比单纯放化疗,结果显示未能改善EFS或OS。
JCOG1912研究 (1322O, 局部晚期HNSCC):III期研究证实,降低预防性放疗野的剂量(40Gy vs 56Gy)是无效的,可能损害疗效(TTF1 HR=1.43,未达非劣效)。
复发/转移性HNSCC一线新型IO联合方案:多项II期研究(ASPEN-03/04 CD47, INCAGN LAG3/TIM3, SKYSCRAPER-09 TIGIT, KN-717 放疗)探索PD-1抗体联合CD47、LAG3/TIM3、TIGIT抑制剂或联合局部放疗,结果普遍未能显示出优于PD-1单药(±化疗)的生存获益。
EV-202研究 (1329MO, R/M HNSCC一线):II期研究显示,Enfortumab Vedotin(靶向Nectin-4 ADC)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取得令人鼓舞的ORR(39.0%)和中位PFS(5.1个月)。
R/M HNSCC二线及后线新疗法:BURAN研究(LBA48)显示Buparlisib(PI3K抑制剂)联合紫杉醇未能改善生存。
OrigAMI-4研究(1327O)显示Amivantamab(EGFR/MET双抗)在经治患者中展现较好的疗效(ORR 45%,中位PFS 6.8个月)。
肉瘤:新型ADC和靶向治疗展现潜力
Legubicin vs 阿霉素 (LBA43, 晚期STS一线):II/III期研究显示,Legubicin(白蛋白结合的阿霉素前药,legumain激活)对比阿霉素,显著改善PFS(10.4 vs 4.9个月, HR=0.50, P<0.0001),OS显现获益趋势(HR=0.49),且心脏毒性显著降低(1.9% vs 43.8%停药率)。
ARTEMIS-002研究 (2684O, R/R骨肉瘤/STS):II期研究显示,靶向B7-H3的ADC药物HS-20093在复发难治性骨肉瘤(成人ORR 20.8%, 中位PFS 8.4m)和其他软组织肉瘤(ORR 23.1%, mPFS 9.4m)中显示出有希望的活性。
Chidamide + Toripalimab (2686O, 晚期肉瘤):II期研究显示,HDAC抑制剂Chidamide联合抗PD-1抗体Toripalimab在晚期肉瘤中ORR为30.4%,在WDLPS/DDLPS亚组中活性尤为突出(ORR 62.5%, 中位PFS 17.1m)。
FOG-001研究 (LBA45, 硬纤维瘤):I/II期研究显示,首个直接靶向β-catenin-TCF4相互作用的抑制剂FOG-001在硬纤维瘤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早期疗效(所有患者肿瘤缩小,DCR 100%)和良好的耐受性。
MANEUVER研究 (LBA46, TGCT):III期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确认,Pimicotinib(CSF-1R抑制剂)可持续改善肿瘤缓解(ORR 69.8% )和临床症状,安全性良好。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与内分泌肿瘤:PRRT地位巩固,靶向治疗新突破
ASPEN研究 (LBA36, NF-pNEN ≤2cm):大型前瞻性观察研究证实,对于无症状、散发性、≤2cm的非功能性胰腺NET(NF-pNEN),主动监测是一种安全的选择,生存结局与手术相似,远处转移罕见。
COMPETE研究 (1706O, GEP-NET G1/2):III期研究头对头比较177Lu-edotreotide (PRRT)与依维莫司用于进展期G1/G2胃肠胰NET(GEP-NET)。 结果:177Lu-edotreotide显著改善PFS(23.9 vs 14.1个月, HR=0.67, P=0.022)和ORR(21.9% vs 4.2%, P<0.0001),尤其在G2和二线治疗患者中获益明显,安全性更优。
LITESPARK-015研究 (1705O, PPGL):II期研究评估HIF-2α抑制剂Belzutifan在晚期进展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中的疗效。 结果:Belzutifan显示出显著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ORR 26.4%, 疾病控制率(DCR) 84.7%,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 20.4个月, 中位PFS 22.3个月),并能改善高血压症状,安全性可控。
ALPHAMEDIX02研究 (LBA47 & 1034MO, GEP-NET):II期研究评估靶向α疗法212Pb-DOTAMTATE。 结果(PRRT经治队列):在既往接受过177Lu-PRRT进展的患者中,212Pb-DOTAMTATE仍能带来34.6%的ORR和96.2%的DCR,缓解持久。 结果(PRRT初治队列):在初治患者中,ORR高达54.3%,3年PFS率72.3%,3年OS率88.2%。
新型免疫疗法与靶向策略:广泛探索
Invikafusp alfa (LBA55, ICB R/R 实体瘤):首创的双特异性激动剂(靶向Vβ6/10 TCR + IL-2R)在ICB经治的TMB-H/MSI-H肿瘤中显示单药活性(ORR 20.5%/30%)。
STA551 (1520MO, 实体瘤):ATP依赖性CD137激动剂单药耐受性良好,联合阿替利珠单抗观察到客观缓解。
NW-301V (1514O, KRAS G12V实体瘤):靶向KRAS G12V的自体TCR-T细胞疗法在胰腺癌和结直肠癌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ORR 42.9%)和可控的安全性。
CD44/CD133 CAR-T (1511O, 复发GBM):靶向胶质瘤干细胞的双靶点CAR-T疗法显示出初步疗效信号(中位OS 465天)。
BI 1703880 (1519MO, 实体瘤):STING激动剂联合抗PD-1抗体显示出客观缓解和可控的安全性。
mRNA-4359 (1515MO) & EVX-01 (1516MO):基于mRNA或多肽的新抗原疫苗联合PD-1抗体在黑色素瘤中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临床疗效,尤其在PD-L1阳性或用于加深缓解方面。
INCA33890 (1525MO, 实体瘤):抗PD-1/TGFBR2双特异性抗体在非MSI-H结直肠癌中显示出一定活性(ORR 15.2%),尤其在无肝转移患者中(ORR 23.3%)。
NI-1801 (1512O, PROC):抗CD47/Mesothelin双特异性抗体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PROC中活性优于单药(ORR 28.5%)。
Visugromab (1513O, ICB R/R 实体瘤):抗GDF-15抗体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可在ICB耐药患者中诱导持久缓解,缓解深度和持续时间可能优于既往ICI治疗,并观察到抗恶病质效应。
Solnerstotug (1521MO, ICB R/R 实体瘤):pH依赖性抗VISTA抗体联合Cemiplimab在多种ICB经治肿瘤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信号,安全性良好(低CRS发生率)。
支持与姑息治疗:关注生活质量与症状管理
REACT-HOLD BMA研究 (2800O):对于骨转移乳腺癌或CRPC患者,在接受BMA治疗≥2年后,将给药频率延长至Q24W,在生活质量和骨骼事件方面不劣于标准频率(Q4W/Q12W)。
Ponsegromab治疗恶病质 (LBA102):II期研究的OLE数据显示,抗GDF-15抗体Ponsegromab可持续改善癌症恶病质患者的体重。
MyRisk研究 (2801O):对于接受中度致吐风险化疗(MEC)且根据风险评分预测为高风险的患者,NEPA(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方案在预防CINV方面优于标准5-HT3 RA+地塞米松方案,尤其在延迟期。 意义:支持基于风险评估的个体化止吐预处理。
Qualior研究 (2802O):家庭监督体育锻炼项目在接受口服靶向治疗的转移性癌症患者中是可行的,并能改善能量水平。
鼻喷米达唑仑治疗临终期躁动 (2188P):随机对照研究显示,鼻喷米达唑仑在缓解临终期躁动方面疗效不劣于皮下注射,起效更快,给药更便捷。
其他:研究关注肿瘤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和冒充者综合征(高发率提示需关注心理健康),通过高保真模拟改善住院医师沟通技巧和压力管理,监测并早期干预癌症患者抑郁症状,以及识别与预后相关的恶病质多维度指标。
总结
ADC药物和新型免疫疗法(双抗、细胞治疗、疫苗)持续展现强大潜力,并在多个瘤种中取得突破。靶向治疗领域不断涌现针对新靶点(如HIF-2α, β-catenin, VISTA, GDF-15)和克服耐药的新策略。PRRT在NET领域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前移。免疫治疗在更多癌种和治疗阶段(如卵巢癌、围手术期HNSCC)的应用获得成功。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管理的关注日益增加,个体化、多模式的支持治疗策略不断完善。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ear






苏公网安备32059002004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