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吴一龙教授2025 ESMO纪实|之二:小肺和局晚期肺癌

10月19日
来源:吴一龙教授朋友圈


10月18日的肺癌专场,属于小细胞肺癌和局部晚期肺癌。


显然,小细胞肺癌的热点属于Tarlatamab。在DeLLphi-303研究中,将双抗Tarlatamab用于一线治疗,有效率达到71%,1年的生存率80.6%,中位无进展时间远未达到。


相较于目前标准的一线治疗IMpower133和CASPIAN,其疗效的提高几乎要翻倍。当然,这并非是头对头的研究,前两个是3期研究,Tarlatamab的303是1期研究,更不能同日而语。如果303能在3期确定性研究中证实这些疗效,那么,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治疗将发生彻底的改变。


在另一个研究DeLLphi-304,Tarlatamab二线对铂原发耐药的疗效不受影响,这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疑是好消息。


德国的Reck医生报道了第一个MDT-Bridge(可称为多学科讨论桥接)研究,对2-3期非小细胞肺癌,首先是多学科讨论是可切除还是边缘性(Borderline)可切除的肺癌患者,然后先用免疫化疗2个周期,再多学科讨论是否可切除,然后分别手术或同步化放疗。


这个研究并非概念的突破,实际上在新辅助免疫化疗的研究中都是这么做的,就是MDT指导的治疗决策,结果也是可以预料到的,PCR率在27%,大部分的边缘性可切除变成了可切除,还没有生存数据。


这远比我们发表在Cancer Cell上专门针对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设计差远了。但他们确实会造势,将一个我们常用的做法命名了一个雨里雾里的名字,真应了一句话:会生孩子不如会起名字。



转自:吴一龙教授朋友圈(已授权)


评论
10月19日
徐国明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认真学习不断进步
10月19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DeLLphi-303研究中,将双抗Tarlatamab用于一线治疗,有效率达到71%,1年的生存率80.6%
10月19日
蒋从飞
响水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内容精彩,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