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ZUMA-5试验五年随访重磅发布:阿基仑赛为复发难治惰性淋巴瘤患者带来长期治愈希望

10月1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是一组进展缓慢但难以根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涵盖滤泡性淋巴瘤(FL)、边缘区淋巴瘤(MZL)等主要亚型,其特点是病程长但复发率高,多次复发后治疗难度递增。对于经过至少两线治疗后仍复发或难治(R/R)的患者,传统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案的疗效逐渐衰减,中位生存期有限,且反复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亟需能实现持久缓解、甚至治愈的创新疗法。
阿基仑赛(axi-cel)作为国内首款获批的靶向CD19自体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最早获批用于治疗R/R 大B细胞淋巴瘤(LBCL),随后在2021年基于ZUMA-5研究的中期数据,获美国FDA批准用于R/R FL。近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正式发表该试验的5年随访分析结果,以扎实的数据证实了阿基仑赛在 R/R iNHL患者中的长期获益,为这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图片8.png

ZUMA-5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单臂Ⅱ期临床试验,旨在系统评估阿基仑赛治疗R/R iNHL患者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共纳入159例R/R iNHL患者,其中127例为FL,31例为MZL,1例初治DLBCL。

研究主要疗效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总缓解率(ORR),次要终点包括完全缓解(CR)率、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至下次治疗时间(TTNT)、淋巴瘤特异性生存期等;安全性评估涵盖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及类型、死亡原因分析等。

患者基线特征显示,整体人群中位年龄为60岁,34%的患者年龄≥65岁;男性占57%,41%的患者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1分;87%的患者处于疾病Ⅲ-Ⅳ期,52%存在高肿瘤负荷(符合GELF标准);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线,64%的患者接受过≥3线治疗,71%对最后一线治疗难治,57%在首次含抗CD20单抗治疗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OD24),31%存在骨髓侵犯。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图片9.png

高缓解率与持久缓解效果

经过中位64.6个月的长期随访整体人群的总缓解率(ORR)高达90%,其中CR率达到75%,与既往中期分析结果一致,证实疗效的稳定性。患者中位至最佳缓解时间在FL亚组为1.0个月(范围 0.7~24.9个月),MZL亚组为2.8个月(范围 0.8~14.3个月),提示多数患者能快速获得疾病控制。截至数据截止时间时,58%的CR患者仍维持缓解状态,进一步体现缓解的持久性。

生存期与生存获益突破

所有入组患者的中位PFS达到62.2个月,60个月PFS率为50.4%。其中,FL亚组中位PFS为57.3个月,60个月PFS率49.8%;MZL亚组中位PFS未达到,60个月PFS率53.9%。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患者是否存在POD24、高肿瘤负荷、多线治疗等高危特征,均能从治疗中获得一致获益。白细胞分离术后24个月仅发生4例疾病进展(均为FL),30个月后仅2例,提示长期随访中疾病进展风险持续降低。
 图片10.png

图1. 研究者评估的入组患者的PFS。(A)PFS;(B)淋巴瘤或研究治疗导致的疾病进展和死亡的累积发生率与竞争风险

淋巴瘤特异性PFS分析显示,FL患者中,疾病进展或淋巴瘤相关死亡的60个月累积发生率为35.1%,而非淋巴瘤相关竞争风险死亡的60个月发生率为15.1%。采用KM法评估,两亚型患者的中位淋巴瘤特异性PFS均未达到,60个月估计值分别为64.0%(FL)和62.8%(MZL),凸显阿基仑赛对肿瘤的特异性控制效果。

生存获益方面,所有患者的中位OS仍未达到,60个月OS率高达69.0%;中位TTNT同样未达到,60个月无需后续抗癌治疗的患者比例为53.3%。截至数据截止时,55%的入组患者仍存活且无需接受任何后续抗癌治疗,有望改变传统治疗下患者需反复接受治疗的困境。此外,16例接受阿基仑赛再治疗的患者,再治疗后中位DOR为11.6个月,38%的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维持缓解,为复发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安全性良好,无新的长期风险信号

长期随访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阿基仑赛的安全性特征与既往报道一致。3年分析数据截止后,13例患者出现新的不良事件,仅1例3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被认为与阿基仑赛相关。

截至数据截止时间,共有46例患者(30%)死亡。其中,复发相关死亡23例(15%),包括14例疾病进展死亡和9例进展后非疾病进展相关死亡;非复发死亡23例(15%),主要为感染相关(11例,7%,多与B细胞再生障碍相关)、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6例,4%,含5例急性白血病)、心脏相关(3例,2%)等。3年分析后新增8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布与整体人群一致。晚期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且多与阿基仑赛无关,未出现新的晚期安全问题。

表2. 按类别划分的每年总死亡人数汇总

图片11.png

生物标志物提示疗效预测方向

生物标志物分析发现,CAR-T细胞峰值水平与两亚型患者的PFS改善显著相关,再治疗时仍可观察到明显的CAR-T细胞扩增。在FL患者中,持续缓解者的阿基仑赛产品中初始T细胞(CCR7⁺CD45RA⁺)比例(22.3%)显著高于复发者(13.5%)或无应答者(9.0%),且该比例与更长的中位PFS相关,为优化CAR-T细胞产品制备、筛选获益人群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患者治疗后3~6个月B细胞减少或缺失未显著增加感染风险,且6个月时可观察到B细胞恢复,为临床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

结论

ZUMA-5试验的五年随访结果,为阿基仑赛治疗R/R iNHL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坚实的长期证据,其疗效与安全性表现超出预期,有望改变这类疾病的治疗格局。从疗效来看,阿基仑赛实现了90%的ORR和75%的CR率,中位PFS长达62.2个月,60个月PFS率和OS率分别达到50.4%和69.0%,更有55%的患者在5年后仍存活且无需后续抗癌治疗。尤为重要的是,无论患者是否存在POD24、高肿瘤负荷等高危特征,均能获得一致获益,且治疗后30个月疾病进展风险极低,淋巴瘤特异性生存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其对肿瘤的持久控制效果,首次明确了阿基仑赛在FL中的潜在治愈价值。
 

参考文献

Sattva S. Neelapu et al. Five-Year Follow-Up Analysis of ZUMA-5: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in Relapsed/Refractory Indolent Non-Hodgkin Lymphoma. J Clin Oncol 0, JCO-25-00668 DOI:10.1200/JCO-25-00668

责任编辑:mathilda
排版编辑:mathild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