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结论
1
、站在
2025
年的今天,对照第
5
版
WHO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2021
年)的标准,
放疗(
RT
)联合
PCV
方案
能治愈
IDH
突变型、
1p/19q
共缺失的
WHO3
级少突胶质细胞,
中位
生存期
OS
可达
13-14
年,
20
年
OS
率约
37%
;
2
、
MGMT
启动子甲基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从
PCV
方案中获益更多。
3
、因为
IDH
突变型、无
1p/19q
共缺失的患者从
RT+PCV
方案的生存获益并不显著;因此,对于胶质瘤患者来说,标准的分子检测和分子诊断至关重要( 胶质瘤的要做哪些病理检查
)。
正文
一、概述
【那些改变胶质瘤诊疗指南的临床研究】放疗联合PCV方案治疗低级别胶质瘤
【那些改变胶质瘤诊疗指南的研究】Vorasidenib治疗IDH突变型WHO2级胶质瘤
介绍了
WHO2
级胶质瘤的治疗方案,现介绍
WHO3
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方案。国内外指南均首推手术后放疗联合
PCV
方案(丙卡巴肼
+
洛莫司汀
+
长春新碱)治疗
WHO3
级少突胶质细胞瘤,主要证据来源于两项权威研究
——
美国的
RTOG 9402
和欧洲的
EORTC 26951
。两项研究几乎同期在两个地区开展,方案大同小异,结论基本一致,相关文章也是
“
背靠背
”
地发表在同一期
JCO
杂志,
中期结果均发表在
2006
年
6
月
JCO
杂志,
长期随访结果均发表在
2013
年
1
月
JCO
杂志。
以下正文及数据主要参考
2013
年发表的
2
篇文章。


二、研究背景
1
、尽管少突胶质细胞瘤虽然是成人弥漫性胶质瘤中预后最好的一种类型,但
WHO3
级少突胶质细胞瘤(下称
3
级少突)的预后要显著差于
WHO2
级少突胶质细胞瘤(
2
级少突);在
2000
年左右,
3
级少突的中位生存期也仅
3-5
年。当时的标准方案是最大范围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化疗对
3
级少突是否有帮助存在争议。
2
、
1990
年代中期,多个前瞻性二期临床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均显示
60-70%
的复发间变少突或少突星形细胞瘤对
PCV
方案有效果。为什么是
PCV
方案呢?因为当时胶质瘤的化疗药中可选的不多,以亚硝基脲类为主。
3
、
1994
年,
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
RTOG
)
发起了一项名为
RTOG 9402
的
的
多中心、
随机、对照
三期
临床
研究;
1994
年
7
月至
2002
年
3
月,该研究在北美
76
个中心完成入组。
4
、
1995
年,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协作组(
EORTC
)发起了一项名为
EORTC 26951
的
多中心、
随机、对照三期
临床
研究
;研究开展时间为
1995
年
8
月至
2002
年
3
月
。
三、
RTOG 9402
1
、研究方案
A
、 研究对象
:
年龄
≥18
岁,小脑幕上的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间变特征包括细胞密度、核异型性、有丝分裂、微血管增殖和坏死),身体状态:
KPS≥60
分。
B
、 分组与治疗
:
289
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到
PCV+
放疗(
RT
)组或单纯放疗组,手术后
8
周内开始入组治疗:
RT
组(
143
人):总放射剂量
59.4 Gy
,
33
次分割,每次
1.8 Gy
,周一至周五照射;(复发后首选
PCV
方案治疗)
PCV+RT
组(
148
人):
洛莫司汀
1
3
0 mg/m²
(第
1
天口服)、丙卡巴肼
75
mg/m²
(第
8-21
天口服)、长春新碱
1.4mg/m²
(第
8
、
29
天静脉输注);
6
周为一个疗程,最多
4
个疗程;放疗方案同
RT
组。
C
、
研究终点
: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
OS
),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
PFS
)和
≥3
级毒性反应;

2
、研究结果
A
、
截止至
发文
,中位随访时间为
11.3
年(
0.5-16.8
年),患者基本信息见下图,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
性别、年龄、肿瘤切除率、治疗前一般状态(
KPS
)等无显著差异
。

B
、 治疗情况
:
PCV+RT
组患者完成
4
、
3
、
2
、
1
和
0个
疗
程的患者比例分别为
54%
、
22%
、
9%
、
12%
和
2%
;其中
17%
患者因为疾病进展或死亡导致
PCV
治疗终止,
20%
的患者因为毒副作用而终止。放射治疗方面,
PCV+RT
组有
76%
按照研究方案完成了放疗,
RT
组有
82%
的患者按照研究方案完成了放疗。
C 、 中位生存期 OS :截至 2011 年 12 月, 209 位( 72% )患者已经死亡, PCV+RT 组的 OS 为 4.7 年, RT 组的 OS 为 4.6 年, 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

D
、
1p/19q
共缺失患者的
OS
和
PFS
:研究者进行了
1p
和
19q
缺失检测,其中共有
126
例
1p/19q
共缺失患者,
PCV+RT
组
59
例,
RT
组有
67
例;
不管是
PCV+RT
组,还是
RT
组,有
1p/19q
共缺失患者的
OS
显著好于无共缺失组;
其中,
PCV+RT
组:
1p/19q
共缺失组
OS
为
14.7
年,无共缺失组
OS
为
2.6
年
(下图)
;
1p/19q
共缺失组
PFS
为
8.4
年,无共缺失组
OS
为
1.2
年

RT
组:
1p/19q
共缺失组
OS
为
7.3
年,无共缺失组
OS
为
2.7
年
(下图)
;
1p/19q
共缺失组
PFS
为
2.9
年,无共缺失组
OS
为
1.0
年
;

E、
在所有
1p/19q
共缺失的患者中,
PCV+RT
组的
OS
为
14.7
年,
RT
组的
OS
为
7.3
年
(下图)
;
PCV+RT
组的
PFS
为
8.4
年,
RT
组的
PFS
为
2.9
年;

F
、 毒副反应(主要数据在
2006
年
JCO
文章):
结果显示
PCV+RT
组中有
65%
(
94/144
)的患者发生
3
级以上的副反应,其中
3
级发生率为
33%
(
48/144
),
4
级为
32%
(
46/144
)。
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造血系统(
骨髓抑制: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80
例)、神经系统并发症(
19
例,认知障碍、情绪改变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反应(
13
例)、肝脏损害(
6
例)和皮肤损害(
6
例)等;

四、
EORTC 26951
1
、研究方案
A
、 研究对象
:年龄
16-70
岁
,
其他入组标准大致同
RTOG 9402
;
B
、 分组与治疗
:
168
名患者被随机分组到
RT
+PCV
组或
RT
组,手术后
6
周内开始入组治疗:
RT
组(
1
8
3
人):
同
RTOG9402;
RT+
PCV
组(
185
人):
放疗方案同
RT
组,放疗后
4
周开始
PCV
方案,
洛莫司汀
1
1
0 mg/m²
(第
1
天口服)、丙卡巴肼
60
mg/m²
(第
8-21
天口服)、长春新碱
1.4mg/m²
(第
8
、
29
天静脉输注
,最大剂量
2mg
);
6
周为一个疗程,
6
个疗程。
C
、
研究终点
: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
OS
),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
PFS
)和
≥3
级毒性反应;

2
、 研究结果
A
、
截止至
发文,中位随访时间为
140
月(
11.6
年),
患者基本信息见下图,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
性别、年龄、肿瘤切除率、治疗前一般状态(
KPS
)等无显著差异。

B
、 预后
:
RT+PCV
组的
OS
为
42.3
月,
RT
组
OS
为
30.6
月;
RT+PCV
组的
PFS
为
24.3
月,
RT
组
PFS
为
13.2
月。

C
、在这
361
名患者中共有
80
名患者的组织可供检测
1p/19q
,基于
1p/19q
缺失状态的生成分析发现,共缺失患者中:
RT+PCV
组的
PFS
为
157
月,
RT
组的
PFS
为
50
月,差异显著(下图)
;

RT+PC
组的
OS
为还未达到,
RT
组的
OS
为
112
月,差异显著(下图)
。

D
、 毒副作用
:
RT+PCV
组患者中
33%
的患者出现
3
级以上造血系统并发症,
5%
的患者出现
3
级以上的非造血系统并发症。

E
、
IDH
突变但无
1p/19q
缺失的患者也能从
PCV
受益,总生存时间从
3.0
年延长到
8.4
年,但不如共缺失患者明显;
F
、 有
MGMT
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
:对
PCV
更敏感,治疗后复发风险降低近
60%
;

五、联合分析结果
2022
年
6
月
JCO
杂志再次发表上述两篇研究的综合分析结果,证实:

1
、新诊断的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放疗联合
PCV
化疗较单纯放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和总生存期(
OS
),且长期随访(
18-19
年)证实该获益持续存在。
2
、
1p/19q
共缺失患者是联合治疗的核心获益人群,中位
OS
可达
13-14
年,
20
年
OS
率约
37%
,实现了
“
长期生存
”
甚至接近
“
临床治愈
”
的效果。
3 、 IDH 突变但无 1p/19q 共缺失患者也能从 PCV 联合治疗中获益,但效果较弱,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评估治疗方案。
为了给您提供更深入的服务,欢迎扫描添加脑肿瘤助手小洛二维码可以第一时间咨询产品临床用药指引和对接企业医学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