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从“1对1”到“手拉手”:泽尼达妥单抗如何给HER2靶点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亲子课”?

10月14日

微信图片_2025-07-13_164251_556.png点击上图查看专区系列内容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巨大的“幼儿园”,癌细胞就是里面不守规矩、到处乱跑的“坏小孩”。而这些“坏小孩”之所以精力旺盛,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个叫做“HER2”的能量按钮。一旦这个按钮被激活,他们就会疯狂增殖,到处搞破坏。


科学家们为了管住这些“坏小孩”,就派出了叫做“抗体药物”的“家长”。

第一代家长(如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

规则的遵守者

最早派出的“家长”,比如大家熟知的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就像是遵守严格规则的爸爸和妈妈。幼儿园规定:爸爸只能拉孩子的右手,妈妈只能拉孩子的左手。

这样的规则下会发生什么呢?一个爸爸或妈妈,最多只能牵住一两个孩子。即便爸爸妈妈联手(曲帕联合),他们也只是形成了小规模的“微簇”(microclusters),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管制作用,但总有些“坏小孩”能挣脱束缚,继续捣乱。这就是为什么在胆道肿瘤(BTC)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这些“老牌家长”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新一代“超级家长”(泽尼达妥单抗):

规则的颠覆者

现在,一位全新的“超级家长”——泽尼达妥单抗登场了。他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这位“家长”非常特别,他有两个“手臂”,一个叫Fab段,一个叫scFv段,分别可以抓住HER2这个“小孩”的“右手”(ECD2结构域,帕妥珠单抗的结合位点)和“左手”(ECD4结构域,曲妥珠单抗的结合位点)。更关键的是,他不受“一个家长只能管一个孩子”的限制。他的一个“手臂”可以抓住一个孩子的“左手”,另一个“手臂”则可以伸出去,抓住旁边另一个孩子的“右手”。

这种独特的“双侧反式结合”(bivalent trans-binding)模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家长”连接了两个“孩子”,下一个“家长”又过来连接,最终形成了一个由众多“家长”和“孩子”手拉手组成的巨大网络(图1)。

图片1.png

图1. 泽尼达妥单抗通过“双侧反式结合”形成“手拉手效应”,而曲妥珠单抗或帕妥珠单抗只能1∶1或1∶2结合HER2受体

“戴帽子”的神奇效应:

泽尼达妥单抗的三大“杀手锏”

当这些“家长”和“孩子”紧密地连接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后,一个神奇的现象发生了。在细胞这个“幼儿园操场”上,这个巨大的团体会被推到操场的一侧,形成一个非常显眼的、像帽子一样的结构。研究人员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了这个独特的“帽子结构”(capping)(图2)。

图2. 泽尼达妥单抗带来的“帽子”结构

这个“帽子”可不是为了好看,它带来了三大前所未有的强大抗肿瘤效应:

杀手锏一:釜底抽薪——加速受体内化,清空“能量按钮”

细胞一看,表面上怎么聚集了这么大一堆东西?这不正常!于是,细胞的自我调节机制就会启动,把整个“帽子”结构——连同上面的HER2受体(能量按钮)一起,吞进细胞内部进行降解和清除。
这就相当于把“坏小孩”身上的能量按钮给没收了,让他们彻底失去捣乱的动力。研究数据显示,泽尼达妥单抗诱导受体复合物内化(图3a)和下调细胞表面HER2受体的能力(图3b),显著高于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效果与两者联合相当。这从根源上阻断了驱动癌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效果比前辈们要彻底得多。

图片4.png

图3. 泽尼达妥单抗诱导的受体内化(a)和细胞表面HER2下调(b)

杀手锏二:召唤“保安大队”——前所未有的强大CDC效应

“帽子结构”的形成,还相当于在癌细胞头上插了一面巨大的红旗,向免疫系统发出了最强烈的攻击信号。抗体的“脚”(Fc段)在这个结构下会六个聚在一起(图4a),形成一个完美的平台,刚好可以召唤免疫系统里的“特种部队”——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补体系统里的“侦察兵”C1q蛋白,一旦识别到这个六聚体平台,就会立即启动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在癌细胞膜上打孔,形成“攻膜复合物”,直接将癌细胞裂解(图4b)。这就是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效应(CDC)

图片5.png图4. 泽尼达妥单抗激活CDC途径

实验证明,这是泽尼达妥单抗独有的“绝招”。在多种HER2高表达的肿瘤细胞系中(包括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和肺癌),只有泽尼达妥单抗能够诱导强效的CDC效应,而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甚至是它们的组合,都几乎无法做到这一点。

杀手锏三:火力全开——ADCC与ADCP效应的保留与增强

除了CDC这个“独门绝技”,泽尼达妥单抗也完美继承了传统抗体药物召唤其他免疫“帮手”的能力。它同样能够高效地介导:

  •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召唤NK细胞等“杀手”前来,精准消灭癌细胞(图5)。

  •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召唤巨噬细胞等“清道夫”,将癌细胞吞噬掉(图5)。

并且,它的ADCC和ADCP效应与曲妥珠单抗等药物相当,真正做到了“多才多艺,火力全开”。

图片6.png图5. 泽尼达妥单抗强效的ADCC和ADCP效应

从理论到实践:临床数据验证非凡疗效

这一系列精妙的机制,最终是否能转化为患者实实在在的生存获益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动物模型中,泽尼达妥单抗展现出了远超曲妥珠单抗及“曲帕”联合方案的肿瘤抑制效果。而在备受瞩目的HERIZON-BTC-01临床试验中,它更是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对于经治的HER2阳性(IHC 3+)晚期BTC患者,泽尼达妥单抗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51.6%,中位总生存期(OS)长达18.1个月[1]。这是BTC抗HER2治疗领域第一个取得成功的药物,它让患者的生存实现了“三倍延长”,有效率实现了“两倍提高”,并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突破性的成果,为无数深陷绝望的BTC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一举成名天下扬,BTC治疗的“新答案”

HER2基因经历了“十年寒窗无人问”,最终凭借靶向药物的成功“一举成名天下扬”。而泽尼达妥单抗,正是这个传奇故事中最新的、也是极其辉煌的一章。

它凭借独特的双表位结合设计,颠覆了传统的抗体作用模式,通过形成“帽子结构”,实现了信号通路阻断、受体内化、CDC、ADCC、ADCP五重协同的抗肿瘤效应(图6)。它不仅是一个新药,更是一种全新的治疗哲学,为抗HER2治疗领域,特别是长期以来缺乏有效手段的BTC治疗,提供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新答案”。未来,我们有理由期待,这位“超级家长”能在更多HER2阳性的肿瘤“幼儿园”里,展现出更卓越的“管理才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曙光。

图片7.png图6. 泽尼达妥单抗的五重协同抗肿瘤效应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Lind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参考文献

[1] HARDING JJ, FAN J, OH DY, et al. Zanidatamab for HER2-amplified, unresectable,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biliary tract cancer (HERIZON-BTC-01): a multicentre, single-arm, phase 2b study. Lancet Oncol. 2023;24(7):77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