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E4512研究显示辅助克唑替尼未能改善早期ALK阳性N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

09月3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David E. Gerber教授公布了III期E4512试验的研究结果(PL02.18)。克唑替尼已被证实对晚期ALK阳性(ALK+)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效,但其在早期、可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E4512研究旨在检验术后辅助使用克唑替尼能否改善这类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

研究设计

E4512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克唑替尼辅助治疗与常规观察在早期ALK+ 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设计.png

图1:E4512研究设计。合格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和可能的术后放化疗后,被随机分配至克唑替尼组(治疗2年)或观察组。

入组患者:研究通过“辅助治疗阶段肺癌富集标志物鉴定和测序试验(ALCHEMIST)”筛选平台(A151216)招募患者。合格的患者为经过手术完全切除的IIA-IIIB期(AJCC第8版)ALK+ NSCLC,且手术切缘阴性,ECOG评分为0-1分。

治疗方案:研究允许患者在随机分组前接受辅助化疗和/或术后放疗。随后,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观察组或克唑替尼治疗组(250mg,每日两次)。克唑替尼治疗持续最长两年,或直至疾病复发、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研究终点: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病生存期(D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研究原计划招募168名患者,但由于美国FDA批准了阿来替尼用于ALK+ NSCLC的辅助治疗,该研究在招募了166名患者后于2024年8月提前终止。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该研究共纳入166名患者,其中153名(92%)经中央实验室确认为ALK重排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63%为女性。在经中心确认的ALK+患者中,克唑替尼组(N=75)和观察组(N=79)的基线特征均衡。超过85%的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

主要终点:无病生存期 (DFS)

设计.png

图2:主要终点无病生存期(DFS)结果。 两条生存曲线几乎完全重合,显示克唑替尼组与观察组相比并未改善DFS(HR 1.06, P=0.86)。

在主要终点方面,辅助克唑替尼并未带来统计学意义的改善。在中位随访时间为58.3个月时,克唑替尼组的中位DFS为72.8个月,而观察组为75.1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 [HR] 1.06;90% CI, 0.63-1.77;P=0.86)。

次要终点:总生存期 (OS) 与安全性

设计.png

图3:次要终点总生存期(OS)结果。 OS数据尚未成熟,两组间未观察到统计学显著差异(HR 0.49; P=0.26)。

在总生存期方面,两组的中位OS均未达到。虽然克唑替尼组观察到略优的趋势,但差异同样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HR 0.49;90% CI, 0.18-1.37;P=0.26)。

在安全性方面,克唑替尼组的不良事件较为常见:在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中,43%(34名)经历了3级及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的3级不良事件包括腹泻(8%)、水肿(5%)和眼部疾病(3%)。一名患者发生了一次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中风)。克唑替尼的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3.5个月。21名患者(27%)因毒性反应而永久停药。

结论

E4512研究指出,对于已手术切除的早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使用克唑替尼并不能延长其无病生存期(DFS)。此外,该药物的毒性与在晚期疾病中的观察结果相似,导致超过25%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这一结果不支持将克唑替尼作为该患者群体的标准辅助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02日
武盼盼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乳腺外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月01日
张宇
盘锦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月01日
李明德
阳谷县七级镇中心卫生院 | 中西医结合科
只有经过循证医学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