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肺癌筛查年龄上限该为多少?一项74岁与80岁分界线的多中心队列研究对比

09月3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肺癌筛查已被证实能显著降低高危人群的死亡风险。然而,对于肺癌筛查的最佳年龄上限,一直是临床实践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尽管超过半数的肺癌诊断发生在75岁及以上人群,但这一年龄段人群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的证据相对有限。目前,包括英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筛查项目通常将年龄上限设定为74岁,而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则建议将筛查延续至80岁。这种差异反映了对高龄人群筛查获益与风险权衡的不同认识。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的2025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Patrick Goodley博士报告了一项重要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性比较75-80岁组与55-74岁组在筛查出肺癌后的治疗模式和生存结局,以期明确是否应将筛查年龄上限安全地拓展至80岁,并为优化当前国际肺癌筛查指南提供扎实的循证医学证据。【肿瘤资讯】特此精选重要研究报告,以飨国内广大医学同道。

研究设计与受试者人群

该研究整合了英国两项大型社区肺癌筛查实施项目的数据:“约克郡肺癌筛查试验(YLST)和曼彻斯特北部及东部肺部健康检查项目(NEM-LHC)”。两则项目均于2019年启动,采用系统性邀请方式,对有吸烟史的高危人群进行LDCT筛查。研究团队收集了在上述筛查项目中被诊断为浸润性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生存分析根据患者在最后一次常规筛查时的年龄进行分层,分为两组:55-74岁组合75-80岁组。主要研究终点为自肺癌诊断起的总生存期(OS),并对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亚组进行了深入分析。

图片1.png

研究结果:高检出率下的生存差异与治疗模式的抉择

该研究总共纳入585例通过筛查检出的浸润性肺癌患者,其中195例(33%)为75-80岁年龄组,55-74岁组为390例。

  • 癌症检出率与分期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尽管75-80岁老组接受的常规筛查次数较少(7,000次 vs. 22,481次),但其癌症检出率显著高于55-74组(2.8% vs 1.7%)。这表明将筛查年龄上限延伸至80岁能够有效识别出更多肺癌患者。

在肿瘤分期方面,两组患者在确诊时的分期(TNM8)分布高度相似(p>0.9),且均以早期(I期)肺癌为主,75-80岁组I期占比为70%,55-74岁组为69%。这提示高领人群通过LDCT筛查同样能够实现肺癌的早期检出。

  • 治疗模式的抉择与差异

尽管肿瘤分期相似,但两个年龄组间的治疗意向存在显著差异(p=0.005)。总体而言,87%的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治疗,这一比例令人鼓舞。然而,较55-75岁组患者而言,接受手术切除的比例在75-80岁组中显著偏低(41% vs 58%;p<0.001),而接受姑息性治疗的比例则相应更高(18% vs 9.7%)。这种差异可能反映了临床实践中对高龄患者手术风险的顾虑,以及患者自身的治疗偏好。

图片2.png

生存结局分析:手术获益无年龄差异

  • OS: 在总体人群中,75-80岁组的全因死亡率高于55-74岁组(p<0.001),4年死亡率分别为66%和56%

  • 手术治疗亚组OS: 令人鼓舞的是,在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亚组中,两组年龄组间的生存结局无显著差异。接受手术的75-80岁患者4年死亡率为16%,与55-74岁组的18%相当(p=1.0)。校正了性别、体能状态(PS)和癌症分期等协变量后的生存分析进一步证实:仅接受手术治疗的亚组未显示出更高的死亡风险(校正HRadj=1.24,95% CI: 0.64-2.40,p=0.5),而其他所有组别,包括总体人群、I-II期患者以及所有根治意向治疗组,75-80岁组的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

图片3.png

图片4.png

研究启示与临床意义

这项多中心队列研究为肺癌筛查年龄上限的设定提供了重要的循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虽然75-80岁年龄组的肺癌检出率更高,但其整体生存获益受限于较低的手术切除率和更高的姑息治疗比例。研究的核心发现在于手术适应性的关键作用。对于75-80岁的筛查人群,手术适应性评估应当成为治疗决策的核心考量。这提示我们需要建立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估工具,综合考虑生理年龄、功能状态、合并症负担等因素,而非仅凭日历年龄做出治疗决策。

从人群筛查的角度来看,这些发现支持将筛查年龄上限适当延长的可能性,但同时强调了个体化评估的重要性。对于功能状态良好、预期寿命较长的75-80岁人群,继续进行肺癌筛查可能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然而,如何在人群水平上有效评估手术适应性,如何将功能状态纳入风险预测模型,仍是未来研究需要解答的重要问题。

结论

在75-80岁筛查人群中,尽管总体生存率低于55-74岁组,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够获得与55-74岁年龄患者相当的生存结局。这些发现提示,基于手术适应性的选择性筛查策略可能是延长筛查年龄上限的合理方向。

未来的研究应当着重开发和验证能够准确预测高龄人群手术耐受性和预期获益的评估工具,以实现更加精准和个体化的筛查决策。同时,如何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最大化筛查获益,将是制定筛查政策时需要审慎权衡的重要议题。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为各国筛查指南的更新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肺癌筛查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2025 WCLC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02日
李云龙
磐石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前沿知识,获益良多,谢谢分享。
10月01日
韩月仙
寿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10月01日
戴明
厦门市中医院 | 肿瘤科
75-80岁筛查人群中,尽管总体生存率低于55-74岁组,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够获得与55-74岁年龄患者相当的生存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