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优化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09月2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2025 WCLC

2025年9月6日至9日,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召开,众多肺癌领域前沿研究成果悉数亮相。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其在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治疗中取得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现有治疗标准:PACIFIC研究奠定的里程碑

PACIFIC研究通过对比度伐利尤单抗与安慰剂在同步放化疗(cCRT)后的巩固治疗效果,揭示免疫治疗在延长患者生存中的关键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cCRT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进行12个月的巩固治疗,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从安慰剂组的5.6个月延长至16.9个月。更为重要的是,长期随访数据显示,度伐利尤单抗组的5年总生存率(OS)达到43%,而安慰剂组仅为29.1%。与此对比,历史数据显示,序贯放化疗(sCRT)的5年OS仅为17%,而单纯放疗(RT)的5年OS更低至5%-10%。因此,目前的治疗指南明确建议将sCRT仅限于特定无法耐受同步治疗的患者,而同步放化疗后联合免疫巩固治疗已成为首选方案。

43c8bd48-3120-4e6e-a833-8f649e1aed58.png

新治疗策略:优化免疫治疗的探索

在PACIFIC研究的成功基础上,科学家们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而是进一步尝试通过优化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升疗效。以下是几项关键研究与发现:

PACIFIC-5研究:深入挖掘PD-L1表达的亚组疗效

PACIFIC-5研究旨在验证在同步放化疗后,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是否在不同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中有差异化的疗效。结果显示,对于PD-L1高表达(TPS>1%)的患者,度伐利尤单抗的中位PFS显著延长至24.9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5.5个月;3年PFS率分别为43.3%和17.6%。而对于PD-L1低表达(TPS<1%)的患者,度伐利尤单抗的疗效仍优于安慰剂,但获益幅度有所缩小。

GEMSTONE-301研究:另一种PD-L1药物的验证

GEMSTONE-301研究探索另一种PD-L1抑制剂——Sugemalimab在III期NSCLC巩固治疗中的应用。结果显示,Sugemalimab组的中位PFS达到15.7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8.3个月;中位OS也显著延长至47.5个月,而安慰剂组为29.1个月。这一结果验证PD-L1抑制剂在III期NSCLC治疗中的普遍有效性,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PACIFIC-2研究:免疫治疗与放化疗同步进行的初步尝试

PACIFIC-2研究探索将免疫治疗与放化疗同步进行的可行性。该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放化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另一组仅接受放化疗。结果显示,联合度伐利尤单抗组的中位PFS为16.5个月,而单纯放化疗组为9.2个月;总生存期也有所延长。

ba26432e-7b28-4390-bda6-325beec283f1.png

探索性方向:免疫治疗再挑战与液体活检的应用

免疫治疗再挑战

当患者在完成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是否可以通过再次使用免疫治疗来重新控制疾病?这一问题在多项研究中得到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对于完成至少1年巩固治疗的患者,再次使用免疫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可能带来生存获益。例如,在一些回顾性分析中,再次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显著长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这一发现为“免疫治疗再挑战”提供科学依据,但其具体适应症与最佳使用时机仍需进一步研究。

液体活检与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

液体活检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手段,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可以动态监测治疗反应和MRD。在III期NSCLC中,多项研究表明,治疗后ctDNA转阴的患者具有更好的长期生存率。例如,在接受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持续ctDNA阴性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ctDNA阳性的患者。此外,液体活检还可能用于早期识别高危复发患者,并指导个体化治疗决策。

267fe627-1056-4fc7-9873-5d42e36ed263.png

未来发展方向:新型免疫治疗策略的崛起

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更多创新性治疗策略,以进一步突破现有疗效瓶颈。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双特异性抗体与免疫细胞因子

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类能够同时靶向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新型药物。例如,AZD7789是一种同时靶向PD-L1和TGF-β的双特异性抗体,目前正在进行III期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该药物在控制肿瘤生长和调节免疫微环境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此外,免疫细胞因子(如IL-2、IL-15)也在积极探索中。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这些药物有望进一步提升免疫治疗的疗效。

癌症疫苗与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

癌症疫苗是一种旨在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以识别和攻击肿瘤的创新疗法。目前,多种针对NSCLC的癌症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例如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个性化疫苗。与此同时,TILs疗法也在快速崛起。通过从患者肿瘤组织中提取免疫细胞,并在体外扩增后回输至患者体内,TILs疗法已显示出在部分难治性肿瘤中的显著疗效。未来,这一技术有望在III期NSCLC中进一步探索。

c5fcc2b0-94d1-4300-9abe-74fc828b8a14.png

总结与展望

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治疗在过去几年中取得显著进展,以PACIFIC研究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然而,现有治疗仍有优化空间,例如延长治疗时间、精准筛选获益人群以及联合其他疗法等。未来,随着双特异性抗体、癌症疫苗、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III期NSCLC的治疗将进入一个更加精准、高效的时代。同时,放疗、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机制研究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ear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01日
王根彩
丰县人民医院 | 肿瘤外科
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治疗在过去几年中取得显著进展,以PACIFIC研究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案,显著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然而,现有治疗仍有优化空间,例如延长治疗时间、精准筛选获益人群以及联合其他疗法等。未来,随着双特异性抗体、癌症疫苗、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I
09月30日
王蕾
江阴市远望医院 | 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09月29日
李娟
六安市人民医院 | 病理科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进展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