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Heather Wakelee教授深度解析可切除NSCLC治疗新进展

09月23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已于9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圆满闭幕。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专家学者参会,围绕肺癌及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前沿诊疗进展展开了深入探讨。会议期间,【肿瘤资讯】有幸采访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著名肺癌专家Heather Wakelee教授,就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方向分享了她的见解。

在KEYNOTE-671、CheckMate-816等多项关键研究取得积极成果的背景下,Wakelee教授深入探讨了围手术期治疗方案的未来标准、pCR(病理学完全缓解)作为替代终点的潜力,以及如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决策。她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生物标志物研究和新组合疗法开发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紧迫性。


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正在建立的全球新标准

Heather Wakelee教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方案,目前已有多项关于PD-1或PD-L1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获得阳性结果。其中,KEYNOTE-671研究是首个显示围手术期方案能带来总生存期(OS)获益的临床试验。该方案包括新辅助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随后进行手术,并辅以辅助治疗。今年,CheckMate-816研究也公布了其积极的总生存期数据,其方案是新辅助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随后进行手术,不进行其他辅助治疗。此外,还有RATIONAL-315研究,也将更新其总生存期数据。我们现在正从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中获得总生存期的阳性数据。

尽管KEYNOTE-671方案已被广泛应用并获得批准,且带来了总生存期的获益,但我们认为未来仍有其他药物和方案的机会。关键在于,所有早期肺癌患者都应进行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及PD-L1表达水平的检测。对于没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应考虑在术前化疗中加入PD-1或PD-L1抑制剂。

平衡获益与风险:个体化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Heather Wakelee教授:对于预后相对更好的cN0期患者,如何平衡治疗获益与毒性风险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I期患者,手术仍然是首选。但对于II期,特别是没有淋巴结受累的II期患者,则需要讨论是先进行新辅助治疗还是直接手术。从数据来看,即使是没有淋巴结受累的II期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也能提高生存率。但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个重要风险: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中,约有20%可能因各种原因最终无法进行手术,而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强调,这需要一个多学科诊疗委员会(MTD)共同讨论,由外科医生、内科肿瘤学家、放射科医生和病理学家等共同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与挑战

Heather Wakelee教授:关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是否能预测长期生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已能证实这一点。在所有涉及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中,达到pCR的患者预后是最好的。然而,我们也看到,即使是达到pCR的患者,仍有部分可能出现复发。因此,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方法来区分那些真正被治愈的患者,和那些尽管获得了良好病理反应但仍有复发风险的患者。未来需要将循环肿瘤DNA(ctDNA)等循环生物标志物纳入评估,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判断。

基于此,是否可以对pCR患者省略辅助治疗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美国,我们正在计划一项临床试验,旨在随机分配达到pCR的患者,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辅助治疗。我们认为,尽管CheckMate-816研究显示了省略辅助治疗后的良好结果,但辅助治疗确实能带来额外的获益。不过,辅助治疗也伴随着自身免疫毒性的风险。因此,这仍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讨论

未来研究方向:生物标志物与新组合疗法

Heather Wakelee教授:在可切除NSCLC领域,我们认为最紧迫的研究方向是继续寻找和验证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当前,我们知道,至少需要检测EGFR、ALK以及PD-L1 ,但这些信息仍不足以治愈所有患者。

我们相信,液体活检,特别是ctDNA,将变得至关重要。我们从多项研究中了解到,如果新辅助治疗后ctDNA检测不到,患者预后通常较好;反之,如果术后ctDNA仍然可检测到,则预后不佳。但我们还没有最好的方法来长期随访这些患者。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为特定人群开发新组合策略的必要性。例如,对于EGFR突变患者,虽然奥希替尼已带来总生存期获益,但仍有患者未能被治愈;对于ALK等其他驱动基因突变,我们仍需更多探索。在转移性疾病中,这些驱动基因突变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不佳,这在早期疾病中可能同样成立。因此,持续改进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每一位患者,是未来的重要挑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