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FDA药企营销监管风暴:诸多top药企收到警告函

09月19日
来源:王一树


2025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以一场前所未有的密集行动,打破了药品营销领域多年的“弱监管”常态。从9月9日特朗普政府公布打击计划,到9月中旬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生物制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集中公开函件,短短数日,AstraZeneca、Eli Lilly、Novartis、Bristol Myers Squibb等数十家头部药企及在线药店被卷入其中。40封无标题函件与近70封警告函的“组合拳”,不仅曝光了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广告的诸多违规细节,更重塑了行业对合规营销的认知边界。


监管行动全景:系统性监管启动


此次FDA行动并非单点打击,而是覆盖药企+销售渠道、区分“整改提醒+严厉警告”的系统性监管。


时间线:从声明到密集函件的快速落地


9月初为前期铺垫阶段,FDA率先发布声明,明确将打击“误导性、欺诈性”DTC药品广告,并称已准备数千封函件,同时提及将发出100封更严厉的终止令。声明初期,仅公开1封来自CBER的函件,针对AstraZeneca可自行接种的流感疫苗FluMist电视广告,为后续大规模行动埋下伏笔。


9月中旬周二进入集中爆发阶段,CDER集中上传两类函件。40封无标题函件的日期均为9月9日,与打击计划公布日同步;另有近70封警告函。所有函件均要求涉事主体15天内正式回应,逾期未整改将面临查扣货物、发布禁令等法律行动。


9月下旬周五迎来监管表态,FDA局长Marty Makary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评论文章,直言“过去25年FDA监管体系崩溃”,批评此前执法力度薄弱导致年度警告函数量骤减,2023年仅1封,2024年为0,同时明确此次行动是纠正数十年监管失误的关键一步。


函件类型:无标题函件与警告函的差异定位


无标题函件共40封,侧重整改提醒,由CDER主任George Tidmarsh博士签署,核心指控是“广告虚假或误导性,导致药品标签不当”。涉事主体以大型药企为主,且多家企业收到多封函件,具体如下:

• AZ收到5封,其中包含其罕见病子公司Alexion的1封

• BMS, Novartis,UCB,BI,Phathom各收到3封

• AbbVie,Takeda,Teva,Supernus 各收到2封

• Sanofi、Pfizer各收到1封


警告函共近70封,侧重严厉威慑,覆盖范围广,包括“药企+在线药店+复合药物销售商”。其中8封直接指向药企,具体情况为:

• Eli Lilly收到3封,均涉及GLP-1类药物

• Aytu BioPharma收到2封

• Novo Nordisk(涉及GLP-1类药物),Alora,CSL Behring各收到1封,其中CSL Behring的函件涉及生物制剂Hizentra,由CBER而非CDER发出


真是一个也不能少。


违规广告细节:三大典型案例与核心问题


FDA在函件中明确指出了每则违规广告的具体问题,而非泛泛而谈“误导性”。从涉事案例来看,违规行为主要集中在“风险信息传递失效”“疗效/使用表述简化”两大领域,以下三大典型案例可直观呈现问题本质。


1. Kesimpta广告:视觉干扰风险+用药步骤简化


Kesimpta是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其DTC广告被FDA点名两大问题。一是视觉元素干扰风险信息,广告采用吸引眼球的视觉画面,FDA认为这类设计会分散观众注意力,导致其忽略药品重要风险与副作用说明。多发性硬化症药物的副作用(如感染风险、免疫反应)对患者用药决策至关重要,信息缺失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二是用药步骤过度简化,广告声称患者“每月在家一分钟即可完成用药”,CDER主任George Tidmarsh在函件中明确反驳,称“这一表述刻意淡化了实际用药流程”。事实上,Kesimpta虽为皮下注射制剂,但需患者掌握剂量核对、注射部位选择、不良反应处理等步骤,“一分钟”的说法可能让患者误判用药难度,甚至因操作不当影响疗效。


2. Jardiance广告:音乐剧形式掩盖安全信息


Jardiance是治疗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BI为其打造“音乐剧主题广告”,共3个版本,对应3封警告函,该广告被FDA批评“全方位干扰安全信息传递”。一方面存在形式设计问题,广告采用快节奏视觉画面+频繁场景切换+背景音乐的组合,FDA指出,这种类似娱乐节目的呈现方式,会让观众自然将注意力放在剧情和音乐上,而非屏幕角落或旁白提及的风险提示。另一方面存在风险信息缺失本质,Jardiance存在酮症酸中毒、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副作用,尤其对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患者风险更高。但广告中,这些关键风险要么被背景音乐覆盖,要么因场景切换过快未被观众捕捉,违背了“药品广告需平衡益处与风险”的核心原则。


3. GLP-1类药物:节目植入式宣传遗漏风险


GLP-1类药物是近年降糖、减重领域的热门品类,包括Novo Nordisk的Wegovy、Ozempic、Victoza,以及Eli Lilly的Zepbound、Mounjaro,此次也成为FDA监管重点,涉及两起典型违规事件。其中一起是Novo Nordisk参与奥普拉主持的电视特别节目,2024年播出的该节目中,Novo Nordisk高管与两名受雇顾问医生出镜,大量宣传三款GLP-1药物的减重效果、心血管保护作用,但FDA函件指出,节目“完全遗漏重要风险信息”,比如GLP-1类药物可能引发的胰腺炎、甲状腺C细胞肿瘤风险、胃肠道反应,且未提及药物适用人群限制,例如甲状腺髓样癌病史者禁用。另一起是Eli Lilly投放地方电视台新闻片段,Eli Lilly在俄克拉荷马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地方电视台投放“赞助式新闻”,内容为记者采访Eli Lilly高管谈论Zepbound。FDA调查发现,这两段片段均标注Eli Lilly赞助,但全程“未传递任何Zepbound的风险信息”,仅强调其减重效率,属于典型的“选择性传递信息”,可能误导当地观众(尤其是有减重需求的普通人群)忽视用药风险。


行业影响:从合规压力到营销逻辑重塑


此次FDA监管风暴并非短期震慑,而是对药品营销行业的系统性纠错,其影响已延伸至药企策略调整、合规标准细化、患者权益保护三大层面。


药企:合规成本上升,热门品类成监管重点


对涉事药企而言,15天的整改期限意味着需要快速调整广告内容、撤回违规宣传,承担紧急任务。从长期来看,营销逻辑需彻底转变。此前药企为提升DTC广告的传播效率,常采用简化表述、娱乐化形式,但此次案例表明,“视觉干扰风险信息”“简化用药步骤”等设计已成为明确违规点。未来广告需在传播性与合规性间找到平衡,例如将风险信息以更醒目、不易被干扰的形式呈现,比如固定画面搭配清晰旁白。同时,GLP-1类药物、多发性硬化症治疗药物等高关注度、高市场需求的品类,因涉及大量普通消费者(如减重人群),成为FDA重点监控对象。Eli Lilly、Novo Nordisk的案例已释放信号,这类药物的广告不仅需规避风险遗漏,还需严格审核疗效表述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快速减重”“无副作用”等绝对化说法。


销售渠道:在线药店、复合药物销售商被纳入监管网


此次近70封警告函中,大部分针对在线药店+复合药物销售商,FDA局长Marty Makary在评论文章中特别提及,这类渠道大肆宣传药品却只字不提弊端。例如部分在线药店在销售复合降糖药时,仅强调“定制化配方、便捷配送”,却隐瞒“复合药物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此次监管延伸后,药品营销的合规责任不再仅由药企承担,渠道方也需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患者权益:重建药品信息传递的公信力


药品广告的核心价值是帮助患者了解治疗选择,而非诱导消费。此前因FDA执法薄弱,部分广告沦为利益驱动的营销工具。比如GLP-1类药物广告吸引大量非适应症人群,如无糖尿病的普通减重人群,却未告知其长期使用风险;多发性硬化症药物广告简化用药步骤,导致患者自行操作失误。此次FDA通过曝光具体违规细节、强化整改威慑,实则是在重建药品信息传递的公信力,让广告回归客观科普的本质,最终保护患者的知情权与用药安全。


监管背后的深层逻辑:纠正25年监管塌陷

FDA局长Marty Makary在评论文章中提到的“过去25年FDA监管体系崩溃”,是理解此次行动的关键背景。数据显示,FDA针对药品营销的警告函数量从年均数十封骤降至2023年1封、2024年0封。执法力度的弱化导致部分药企合规意识松懈,甚至形成违规成本低于营销收益的畸形逻辑。例如某药企通过简化风险的广告实现药品销售额增长30%,而即便被FDA警告,也仅需低调整改,无需承担实质性处罚。


此次监管风暴的核心目的,正是打破这种畸形逻辑。通过密集函件+明确违规细节+法律威慑,让药企意识到 合规是营销的前提,而非可选项;同时,将监管范围延伸至渠道方,填补此前仅管药企、不管销售端的漏洞,形成全链条合规监管。从长期来看,这不仅能规范药品广告市场,更能推动药企将资源从违规营销转向药品研发、真实价值传递,最终实现行业健康发展与患者权益保护的双赢。


咱就说:

1. 老美这药品广告确实很疯狂,资本驱动杠杠滴,大楼广告、电视广告,处方药赫然在目,确实应该学习我们严谨务实的作风,推广材料仅限医生,专业医生进行选择多么科学?

2. 看到以患者为中心我心甚慰!而不是单纯的资本逐利,规范化方能长久,可持续发展和新质生产力也要搞起来啊。

3. 老美这监管确实不应只限于药企,渠道和途径都有环节,但同时监管的缺失和放松自然会造成放飞的局面,这应该属于共勉,估计内部也没少敲打。

4. 合规合规,展翅高飞!



来源:firecepharma


评论
09月19日
李明德
阳谷县七级镇中心卫生院 | 中西医结合科
应该注意密切关注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