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CSCO学术年会】赵东陆教授:淋巴瘤领域迈向精准治疗新阶段,为患者勾勒长期生存新蓝图

09月18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10日至14日在泉城济南如期启幕。作为国内肿瘤领域的顶尖学术盛宴,本届大会以“规范诊疗,创新引领”为主题,汇聚全球专家学者聚焦各类肿瘤的诊疗突破与实践优化。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具有高度异质性,始终是临床研究与诊疗实践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创新疗法的广泛应用与深入探索,淋巴瘤的治疗策略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围绕本届CSCO年会淋巴瘤专场的核心主题、创新疗法的临床决策路径及精准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进行分享,详情如下。

赵东陆
主任医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所长助理
血液科二病房(淋巴系统疾病) 主任
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秘书长
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骨髓瘤专家委员会、抗肿瘤药物安全委员会 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 副组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血液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常委
中国医药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瘤学组 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淋巴瘤分委会 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血液内科委员会 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淋巴瘤 骨髓瘤委会常委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内科专业委会 委员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淋巴瘤及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2014年-2015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MD Anderson肿瘤中心进修学习

CSCO淋巴瘤专场聚焦创新:各亚型飞速进展点亮患者长期生存希望

赵东陆教授:本届CSCO年会开设的两个淋巴瘤专场,以“创新”为贯穿始终的核心主题,系统呈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成果。从会议内容来看,本次会议的淋巴瘤专场不仅汇报了各淋巴瘤亚型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还特设青年学者快速报告环节,集中展示多项国内开展的创新性研究。这些成果共同彰显出我国淋巴瘤领域日益蓬勃的学术生态与持续提升的科研实力。

事实上,“创新”也是近年来促进淋巴瘤治疗领域飞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在B细胞/T细胞淋巴瘤,还是在急性/惰性淋巴瘤方面,领域取得的长足进步均源于药物、治疗理念与临床策略的持续创新,这些创新成果共同凝聚为支撑领域突破的关键动能。

而这种创新的价值,最终切实落地于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实践中。目前,创新药物已广泛应用于淋巴瘤的一线及后线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格局。尤其对于临床治疗难度更大的复发/难治性患者,创新药物打破了传统治疗的瓶颈,为其实现长期生存乃至达到临床治愈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创新成果的积累与临床推广,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有望得到进一步延长。

从选择困境到分层决策:淋巴瘤新疗法的临床路径与精准方向

赵东陆教授:近年来,淋巴瘤领域的新药研发进展迅速,CAR-T细胞治疗、ADC等创新疗法不断涌现,不断丰富淋巴瘤治疗选择的同时也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治疗选择上的困难——如何为患者抉择合适方案、如何规划治疗顺序,成为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例,当前临床治疗手段已十分丰富,包括CAR-T细胞疗法、ADC以及各类新型靶向治疗等,而治疗策略的选择需基于精准分层进行综合考虑。尽管目前缺乏头对头临床研究的直接对照数据,但从现有临床实践与研究数据来看,对于早期复发或原发难治的DLBCL患者,CAR-T细胞疗法可能是优先选择方案,临床研究证实约40%的患者可通过CAR-T细胞疗法实现长期生存;而对于晚期复发或对化疗不耐受的DLBCL患者,挽救性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则是更适配的治疗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疗过程中,新药联合治疗的价值正逐步凸显。目前已有越来越多临床试验证实,ADC、PD-1抑制剂等新药联合化疗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淋巴瘤患者的缓解深度,还能为后续移植治疗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帮助更多患者获得移植机会。

未来,淋巴瘤治疗的重点将聚焦于精准分层与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完善。通过整合分子分型、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等多维度信息,可为不同亚型的淋巴瘤患者制定更清晰、更具针对性的治疗路径,最终帮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缓解效果与更长久的生存时间。

精准治疗领航:复发/难治淋巴瘤下一站攻坚的关键

赵东陆教授:近年来,淋巴瘤领域创新药物持续迭代,已显著改善全亚型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尤其是经过多线治疗后仍出现疾病进展的群体,其长期管理仍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这一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后续临床研究需聚焦于系统深化精准治疗策略,通过精细分层明确不良预后相关靶点,同时筛选可能从新兴治疗中获益的潜在人群。可以预见,这种以精准医学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路径,将成为攻克复发/难治淋巴瘤的关键方向。


责任编辑:Grady
排版编辑:Grad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