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曹丹教授:肿瘤电场治疗为“癌王”困境带来新突破,点亮局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命之光

09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胰腺癌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约80%的患者初诊时已经是局部晚期或者有远处转移,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导致临床治疗难度极大,死亡率居高不下。2025年,局晚期胰腺癌的治疗迎来重要进展:ASCO及ESMO-GI两大国际顶级肿瘤会议上发布了PANOVA-3 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并提升生活质量。这种无创安全的创新疗法为局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曙光。【肿瘤资讯】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曹丹教授,就局晚期胰腺癌的治疗现状和困境,解读TTFields的临床意义以及未来的探索方向。

曹丹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联合党委书记
腹部肿瘤科主任、腹部肿瘤免疫微环境研究室主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CSCO胰腺癌专委会常委
CSCO胆道肿瘤专委会常委
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CSCO肝癌专委会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首届肝脏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副会长
四川省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主委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内分泌专委会候任主委
JCO胆道系统肿瘤中文版专刊 主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SCI杂志编委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Journal of Hepatology,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等)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基金等

长久以来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请您谈谈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现状和困境

众所周知,胰腺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死亡率极高,目前发病率与死亡率几乎接近1∶1,也就意味着能够被治愈的患者极其有限。造成这一现状的首要原因是:胰腺癌极难早期发现与诊断。约有80%的患者在初诊时已不具备手术条件,约30%的患者为局部晚期胰腺癌,也就是说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是局部晚期。所谓“局部晚期”,是指肿瘤局部侵犯了关键血管,如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或肝总动脉等,因而无法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对于这类患者,目前只能依赖化疗、放疗或曾经尝试过的纳米刀等其他局部治疗手段,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案或联合治疗,转化为可手术状态的成功率也仅为15%~30%。因此,大多数局部晚期患者的预后与晚期胰腺癌相似,一旦失去手术机会,生存期普遍较短,平均也仅约1年左右。此外,这些患者还常常伴随持续性疼痛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局部晚期患者而言,不仅要关注延长生存期,更要高度重视提升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临床医生必须重点关注的群体。

PANOVA-3研究的成功表明,TTFields是目前唯一在局部晚期胰腺癌中取得Ⅲ期临床研究成功的新疗法。您认为这一疗法具有哪些临床价值和意义?

今年我在ASCO年会现场聆听了关于胰腺癌的研究报告。今年会议上共有3个胰腺癌相关的口头报告,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PANOVA-3研究。相比之下,另外两项为Ⅱ期临床研究,疗效并不算特别突出。PANOVA-3研究是全球首个在局部晚期胰腺癌中取得阳性结果的Ⅲ期临床研究,其意义非常重大。该研究入组了多达571例局晚期胰腺癌患者,规模十分庞大。研究设计上,对照组采用标准的AG方案化疗,试验组则在AG方案的基础上联合TTFields,是完全基于当前临床实践规范而设计的一项严谨研究。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这也是胰腺癌研究中最常用、最关键的终点指标。对于这种进展迅速、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OS的改善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结果。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中位OS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了2个月,这一结果在胰腺癌领域非常难得,充分证明了该研究的成功与临床价值。

图片1.png

在PANOVA-3研究中,有一个次要终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疼痛无进展生存期。结果显示,TTFields治疗使患者的疼痛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了约6个月。这不仅意味着TTFields能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更重要的是它还减少了患者经历疼痛的时间,从而显著提升了生活质量。对于胰腺癌患者而言,生活质量一直是极其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是因为疼痛在胰腺癌患者中非常普遍,是长期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止痛药物或局部治疗等手段来缓解疼痛,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且持续的疼痛还可能加速疾病进展。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有效控制肿瘤本身——只有当肿瘤明显缩小或得到缓解时,疼痛才有可能真正减轻。TTFields使疼痛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6个月,相当于为患者争取了6个月相对舒适、生活质量更高的时光,我认为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图片2.png

TTFields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来抑制肿瘤生长,是一种无创且安全的治疗方式。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局部皮肤反应。在此前关注电场治疗时,我们曾担心它是否会引发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例如胰腺炎,因为电场治疗直接作用于胰腺癌病灶,令人担忧其是否也会损伤正常胰腺组织,从而导致胰腺炎、胰腺水肿等问题。然而,PANOVA-3研究结果证实,TTFields安全性良好,并未出现上述担忧的不良事件,说明它确实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而言,电场治疗的出现为临床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我们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和积累更多应用经验,以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

请您谈谈TTFields用于局晚期胰腺癌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对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而言,无论是延长生存期还是提升生活质量,我认为TTFields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式。展望未来,当TTFields正式获批上市后,我认为在临床应用上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探索:

第一,联合标准化疗。目前,化疗仍是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我们不能脱离规范化治疗路径。因此,未来在临床实践中应以化疗为基础,将TTFields与之联合应用,既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也有望延长生存期,实现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双赢”。

第二,探索与其他系统治疗的联合。未来,除了联合化疗之外,TTFields也有望与PARP抑制剂、尼妥珠单抗以及KRASG12C抑制剂等靶向药物联合,探索其潜在的协同效应。此外,目前免疫联合化疗在胰腺癌中的研究也在推进,虽然免疫治疗主要对MSI-H人群有效,但在MSS患者中也显示出一定疗效。未来如果能将免疫治疗与TTFields联合,或许会带来更多临床获益,这一领域仍有广阔的探索空间。

第三,加强患者使用体验与医生管理。由于TTFields是一种可穿戴医疗器械,患者需要在家中长期规范使用,这对患者依从性与医生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现有研究显示其安全性良好,主要不良反应仅为皮肤反应,但确保患者正确使用、使用时间足够,才能发挥其最大疗效。若使用时间不足或方法不当,可能导致疗效不达预期。因此,建立完善的患者培训和管理体系,将是未来临床推广应用中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

*以上信息涉及尚未在中国获批的产品/适应症。此信息仅作信息分享用途,不应被理解为这些产品/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或注册。

相关文章回顾(点击可查看详情):

1.王理伟教授权威解析PANOVA-3研究 | 从生存绝地到生命高原,肿瘤电场重绘局部晚期胰腺癌生存曲线

2.秦叔逵教授 | 肿瘤电场治疗破局“癌王”困局,PANOVA-3研究的全球突破与中国使命:照亮局晚期胰腺癌至暗时刻

3.2025 ASCO | 胰腺癌治疗格局打破!郝纯毅教授解读 III 期PANOVA-3:TTFields联合化疗带来生存获益!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Shiro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