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腱鞘大学|2025 ESMO-牛晓辉教授:MANEUVER研究长期数据发布,靶向CSF1R肿瘤缓解持续增强,破局TGCT精准治疗

10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10月17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德国柏林盛大开幕。在此次ESMO大会上,骨与软组织肉瘤领域的研究成果备受瞩目,其中在肉瘤专场Mini Oral环节,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报告的MANEUVER研究最新数据(摘要号:2690MO)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这项全球多中心Ⅲ期研究的最新数据,为腱鞘巨细胞瘤(TGCT)这一罕见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肿瘤资讯】特邀牛晓辉教授就本次研究进展进行了专访,对其关键数据与临床意义做进一步分享。

牛晓辉教授

Q1. 首先恭喜您牵头的全球多中心Ⅲ期MANEUVER研究入选本次ESMO大会的Mini Oral,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项研究开展的背景以及主要研究目的?

牛晓辉教授:腱鞘巨细胞瘤(TGC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间叶源性肿瘤。虽然它极少发生远处转移,但其局部复发率很高,尤其对于弥漫型TGCT患者,反复手术可能导致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驱动TGCT发生的关键分子机制是CSF1/CSF1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因此,对于无法完整手术切除或手术会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TGCT患者,靶向CSF1R的系统性治疗或可成为满足这部分患者临床需求的新希望。

在2023年之前,已有CSF1R抑制剂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此类患者,展现出了较为可观的治疗效果。然而,其肝脏毒性等副作用也对该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形成了限制。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疗效良好、但安全性更高、患者耐受性更好的新治疗选择。

MANEUVER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它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双盲的Ⅲ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一种新型、高选择性CSF1R抑制剂Pimicotinib在TGCT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目的是验证这款新药相较于安慰剂,能否显著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并评估其在肿瘤体积控制、患者症状改善以及长期安全性方面的数据,以期能为TGCT患者提供一个更优的治疗新选择。

Q2. MANEUVER研究已在今年ASCO大会上公布重要数据,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本次ESMO大会上公布的MANEUVER最新研究结果有何不同?以及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牛晓辉教授:MANEUVER研究分三部分进行,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日一次50mg Pimicotinib或安慰剂治疗,持续24周(第一部分);在第25周时,患者继续接受或交叉换用Pimicotinib治疗24周(第二部分),随后进入扩展阶段(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结果已在今年的ASCO年会上公布,Pimicotinib治疗组的ORR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4.0% vs 3.2%,P<0.0001)。更重要的是,肿瘤体积的缩小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了生活质量,包括关节活动度、僵硬、疼痛控制以及整体身体机能。同时,研究也证实了Pimicotinib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本次ESMO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中位随访62周时,第一部分中随机分配至Pimicotinib组治疗的患者(n=63)ORR为76.2%(根据 RECIST v1.1 标准)和74.6%(根据肿瘤体积评分)。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尚未达到。在第二部分结束时,观察到所有临床结局评估(COAs)指标均持续改善(包括关节活动度、最严重僵硬评分、最剧烈疼痛评分、身体功能评分)。从安慰剂组交叉至Pimicotinib组(第二部分)的患者同样观察到ORR和COA获益。安全性方面,Pimicotinib组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无胆汁淤积性肝毒性或药物性肝损伤的证据,也未出现毛发/皮肤色素减退。

该研究结果表明Pimicotinib有望成为TGCT患者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治疗新选择。对于那些因肿瘤部位、血管神经侵犯或关节破坏而无法手术,或经历多次复发的患者,Pimicotinib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缓解症状,并最终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无疑为TGCT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且良好的安全性也意味着患者可以长期维持治疗,保障治疗的完成率,从而最大化临床获益。

Q3.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进步,TGCT的诊疗正逐步迈向分子驱动的精准治疗时代。您认为TGCT领域未来的诊疗发展方向将集中在哪些方面?

牛晓辉教授:MANEUVER研究的成功,揭示了TGCT精准治疗的广阔前景。我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靶向药物的深度研发与优化:MANEUVER研究的成功验证了靶向CSF1R通路的有效性。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驱动TGCT的其他潜在基因和信号通路,开发更多样化的靶向药物,以应对可能的耐药问题。

  2. 探索联合治疗模式探索靶向治疗与手术或其他创新疗法(如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例如,将靶向药物用作新辅助治疗,即在术前使用靶向药物缩小肿瘤体积,为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降低手术复杂性和并发症风险,从而为患者保留更多的关节功能。

  3. 生物标志物的探索与应用:精准医学的核心是“为合适的患者,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药物”。未来需要大力寻找能够预测疗效、评估预后和监测复发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更好地筛选出能从靶向治疗中最大获益的患者群体,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

总而言之,MANEUVER研究数据的持续更新,为TGCT治疗路径的精细化提供了新证据。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这一高选择性CSF1R抑制剂显示出深度且持久的肿瘤缓解疗效,其未来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外,本次ESMO大会上还公布了以下骨与软组织肿瘤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在此进行简要分享:

软组织肉瘤一线治疗新选择:(摘要号:LBA97)公布了Legubicin(一种肿瘤微环境激活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对比阿霉素(DOX)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II/III期结果。Legubicin显示出更优的PFS和OS趋势,并将≥3级心脏毒性和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显著降低,为一线治疗提供了潜力新方案。

免疫联合治疗探索:

  • RAR-IMMUNE研究(摘要号:LBA98):在罕见亚型晚期肉瘤中比较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与帕唑帕尼的疗效。虽然未达到PFS主要终点,但免疫联合治疗组显示出更好的安全性和一定的ORR。

  • IMMUNOSARC II研究 (摘要号:2685O):舒尼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在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中显示出良好的活性,ORR达53%,为这一罕见类型提供了有效治疗选择。

  • COTESARC研究 (摘要号:2693MO):评估了MEK抑制剂考比替尼联合阿特珠单抗在多种肉瘤亚型中的疗效,虽因有效性和心肌炎风险提前终止,但在部分特定患者中观察到长期获益。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新突破:ARTEMIS-002研究(摘要号:2684O)更新了靶向B7-H3的ADC药物HS-20093在复发/难治性骨肉瘤和其他肉瘤中的数据,显示出有前景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新辅助治疗新模式:EFTISARC-NEO研究(摘要号:2686O)探索了在可切除软组织肉瘤中,放疗联合Eftilagimod α(Efti)和帕博利珠单抗的新辅助模式,达到了主要病理终点,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靶向治疗与生物标志物:

  • BIOVAS试验 (摘要号:LBA99):一项生物标志物驱动的II期研究,证实VEGFR抑制剂阿帕替尼在VEGFR2 SNP阳性或CSF1高表达的肉瘤患者中疗效显著。

  • 摘要号:2688MO:报道了β-catenin:TCF4直接抑制剂在纤维瘤中的I/II期数据,显示出初步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

*感谢默克公司对本项目的支持。支持公司未参与内容创作,本文观点不代表支持公司立场。

专家简介 

OfVoacUhD8Elo2Z5ZOp8dYg6bYqeBKRx(1).png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古木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



评论
10月23日
崔丽梅
青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妇科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精准治疗领域,HER2突变已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治疗靶点
10月23日
陈海峰
绍兴第二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受益良多继续学习
10月23日
杨世忠
阳泉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 肿瘤内科
腱鞘巨细胞瘤(TGCT)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间叶源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