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专场合集 | MA03: 循环生物标志物领域的新进展

08月30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再次汇聚全球智慧,聚焦肺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在众多前沿专场中,“MA03: 循环生物标志物领域的新进展 (New Advances in Circulating Biomarkers)”专场以其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吸引了与会者的高度关注。随着精准医疗的深化,以循环肿瘤DNA(ctDNA)、微小RNA(miRNA)和蛋白质组学为代表的液体活检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肺癌的诊疗模式。它突破了传统组织活检的局限性,为早期诊断、微小残留病灶(MRD)监测、耐药机制探索、治疗反应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了无创、动态且全面的解决方案。本专场汇集了从早期到晚期、从血液到脑脊液、从疗效监测到毒性管理的九项重磅研究,系统展示了循环生物标志物在肺癌个体化诊疗全流程中的最新应用和未来方向。

专场摘要深度解读

MA03.01: 超敏MRD检测提高了可切除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

讲者: N.B. Leighl
核心发现: 针对I期NSCLC,特别是腺癌患者ctDNA检出率低的挑战,本研究应用了基于全基因组测序(WGS)的超敏MRD检测技术(Foresight CLARITY)。结果显示,相比第一代检测技术,新技术的术前(67.9% vs 22.7%)和术后(37.9% vs 2.0%)ctDNA检出率均得到革命性提升。术后MRD状态与无复发生存期(RFS)密切相关(HR 10.7),并且能比影像学平均提前10个月预警复发。研究还观察到辅助治疗可清除部分患者的MRD。
研究启示: 这项研究证实,超敏MRD技术攻克了早期肺癌ctDNA信号微弱的瓶颈,其极高的检出率和预后价值,为在I期NSCLC中开展由MRD指导的治疗策略(如决定辅助治疗的必要性或升级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MA03.02: 基于肿瘤信息的全基因组ctDNA检测预测早期可切除NSCLC复发的临床效能

讲者: Gaston Becharano, Dr.
核心发现: 该研究同样采用基于WGS的肿瘤信息知情检测技术(SignateraTM),评估了其在I-III期可切除NSCLC中的预后价值。结果震撼地显示,在术后2个月内的MRD窗口期,ctDNA阳性患者的复发风险是阴性患者的20倍(HR=20)。值得注意的是,MRD阳性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后可实现ctDNA清除并维持无复发,而ctDNA阴性患者则未从辅助治疗中显著获益。该检测对颅外复发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PPV)均达到100%。
研究启示: 这两项研究共同宣告了超敏MRD检测时代的到来。它们不仅能精准识别出术后高危复发人群,更有潜力成为指导辅助治疗的“决策级”生物标志物,从而实现对治愈性治疗的“降级”或“升级”,推动早期肺癌进入真正的个体化管理。MA03.03 & MA03.04: ctDNA动态监测优化晚期NSCLC靶向治疗策略

MA03.03: SAVANNAH研究:EGFR突变伴MET过表达/扩增NSCLC的生物标志物一致性及获得性耐药分析

讲者: Christina Baik, Associate Professor
核心发现: 在评估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治疗奥希替尼耐药后MET驱动的NSCLC患者中,本研究比较了不同MET检测方法。结果显示,ctDNA NGS检测MET扩增具有高特异性(86%-89%)但中等敏感性(36%-47%),而组织NGS则与金标准FISH具有高一致性。此外,基线检出EGFRm ctDNA预示着更短的PFS,提示其为不良预后亚组。获得性耐药机制分析揭示了EGFR、BRAF、MET、RAS等多种旁路激活。
研究启示: 该研究揭示了在复杂的MET驱动耐药场景下,不同检测平台的优劣势,强调了ctDNA在高特异性筛选中的价值,并为后续治疗揭示了潜在的耐药图谱,为制定克服耐药的联合治疗策略提供了线索。

MA03.04: 恩沙替尼治疗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晚期NSCLC的ctDNA监测策略比较

讲者: Yang Xia, M.D., Ph.D
核心发现: 本研究首次前瞻性地比较了不同ctDNA监测策略。结果发现,仅监测METex14驱动基因的清除情况,对预测客观缓解率(ORR)具有最高的特异性。而监测所有可检出的突变,虽然特异性下降,但能更早地(提前5.04个月)预警分子层面的疾病复发。治疗4周时的早期ctDNA状态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研究启示: 这项研究精妙地阐述了ctDNA监测中“深度”与“广度”的权衡。临床医生可根据监测目的(评估近期疗效 vs. 预警远期复发)选择不同策略,为实现基于ctDNA的个体化、动态化治疗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MA03.05: ctDNA肿瘤分数作为寡转移性NSCLC放疗的精准生物标志物

讲者: Kaushal Parikh
核心发现: 在寡转移性NSCLC患者中,如何筛选能从局部巩固放疗中获益的人群是一大挑战。本研究发现,通过多模态算法评估的放疗前ctDNA肿瘤分数(ctDNA TF),是比传统最大VAF更强大的预后预测因子。ctDNA TF可检测到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是未检出者的23倍(HR 23.0)。
研究启示: ctDNA TF有望成为指导寡转移患者进行局部治疗决策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使放疗的应用更加精准,避免对可能无法获益的患者进行过度治疗。

MA03.06: 鞘内注射培美曲塞治疗肺腺癌软脑膜转移的疗效及液体蛋白质组学研究

讲者: 董晓荣教授
核心发现: 该研究证实鞘内注射培美曲塞(IP)是改善软脑膜转移(LM)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尤其对体能状态差(ECOG 3-4分)的患者是有效的挽救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脑脊液(CSF)和血浆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出高水平CSF ARG1和低水平血浆MCP-2可作为预测IP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启示: 此研究将液体活检从基因组学拓展到蛋白质组学,并深入到脑脊液这一特殊“液体”,为攻克致死率极高的软脑膜转移提供了新的治疗证据和全球首创的疗效预测标志物。

MA03.07: 脑脊液多组学分析揭示脑转移患者TKI耐药后的基因组不稳定性与免疫抑制微环境

讲者: Meichen Li, Ph.D
核心发现: 针对EGFR突变NSCLC脑转移TKI耐药这一难题,研究团队通过对CSF进行ctDNA和单细胞测序,发现耐药后肿瘤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强,同时脑内微环境发生重塑,表现为免疫抑制性的脂质相关巨噬细胞(FABP5_M)增多,并通过LGALS9-HAVCR2轴抑制T细胞功能。
研究启示: 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利用CSF多组学技术,前所未有地揭示了颅内TKI耐药的复杂机制,不仅识别了基因组改变,更描绘了免疫微环境的动态演变,为开发针对脑转移耐药的新型靶向或免疫联合策略指明了方向。

MA03.08: 循环microRNA特征谱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鉴定

讲者: Haiyi Deng, Dr.
核心发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是致死性免疫不良事件。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个基于血清及细胞外囊泡中三种miRNA(miR-193a-5p, miR-378a-3p)的特征谱,该模型能高效地区分CIP与感染性肺炎或其他非CIP患者(AUC > 0.83),联合淋巴细胞水平后诊断效能进一步提升(AUC > 0.90)。该特征谱还能独立预测CIP患者的生存预后。
研究启示: 这是液体活检应用于监测治疗“毒性”而非“疗效”的典范。该无创、可靠的miRNA诊断工具,有望解决CIP早期诊断困难的临床痛点,实现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MA03.09: MRD动态监测指导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免疫联合化疗

MA03.09: 一线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ES-SCLC的微小残留病灶动态监测研究

讲者: Yinghui Xu
核心发现: 这是首个在ES-SCLC免疫化疗一线治疗中系统评估ctDNA-MRD的前瞻性研究。研究发现,治疗2周期后MRD转阴的患者,其PFS显著延长。治疗期间的MRD动态变化能有效预测疾病进展风险,并且MRD的转阳或水平升高平均能比影像学进展提前约1.8个月。
研究启示: 对于侵袭性极强的小细胞肺癌,MRD监测展现了其在早期评估疗效、识别高危人群以及预警复发方面的巨大价值,未来有望用于指导维持治疗的强化或调整,实现对SCLC的更精细化管理。

专场总结与展望

“MA03: 循环生物标志物领域的新进展”专场全面展示了液体活检技术如何在肺癌诊疗的各个关键节点发挥着日益核心的作用。这些研究共同勾勒出该领域的四大发展趋势:

  1. 走向超敏,重塑早期: 基于WGS的超敏MRD检测技术正突破I期肺癌的检测极限,其强大的预后预测能力预示着它将成为未来指导早期患者辅助治疗决策的基石。

  2. 动态监测,优化全程: 在晚期疾病中,从驱动基因到全景突变的多种ctDNA监测策略,正在实现对治疗反应和耐药复发的更早期、更精准的监控,推动个体化治疗的动态调整。

  3. 跨越边界,拓展应用: 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疗效与耐药监测,而是拓展至指导放疗决策、诊断治疗毒性等全新临床场景。

  4. 深入“禁区”,解锁中枢: 针对脑转移和软脑膜转移,以脑脊液为样本的多组学(基因、蛋白、单细胞)分析,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揭示颅内病灶的独特生物学特征,为攻克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提供新武器。

总体而言,本专场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循环生物标志物正从一个“补充性”工具,加速演变为一个整合了多组学、覆盖全病程、贯穿多治疗场景的“导航级”平台,引领肺癌诊疗进入一个更加精准、动态和个体化的新纪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30日
朱双抢
解放军第92医院 | 肿瘤内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要求我们做好基线评估,注意随访。
08月30日
李晓红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是致死性免疫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