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STTT丨丁克峰教授团队研究成果:IBI351单药治疗KRAS G12C突变mCRC患者,ORR 44.6%,mOS 17个月

08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期,一项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丁克峰教授团队主导的研究在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IF 52.7)上发表。该研究是一项汇总分析,旨在评估口服小分子KRAS G12C抑制剂IBI351(fulzerasib)单药在未经KRAS G12C抑制剂治疗的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国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这项对两项I期临床研究的汇总分析结果显示,IBI351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在总体人群(n=56例)中,客观缓解率(ORR)为4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7.0个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受过至少两线既往治疗的患者中,ORR高达63.0%,mPFS为8.2个月。该研究证实了IBI351单药治疗KRAS G12C突变mCRC的潜力,有望为患者提供一种高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新选择


微信图片_20250813181259_107.png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同时也是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 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数约51.7万,死亡病例数约24万。在过去二十年间,无论男女,中国CRC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攀升态势。

KRAS G12C突变通常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

CRC是一种分子异质性疾病,其从良性肿瘤演变为浸润癌,并最终发展为转移性CRC的过程,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改变。在这些基因中,KRAS在肿瘤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驱动了约50%的CRC患者的肿瘤进展。其中,KRAS G12C突变见于3%~4%的CRC患者,这一亚型通常与更差的临床预后相关。

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指南,建议转移性CRC(mCRC)患者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KRAS/NRAS、BRAF、HER-2、NTRK以及POLE/POLD1等基因检测。KRAS在过去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推进,已成功开发出针对KRAS G12C的靶向药物,为这一患者群体开辟了新的治疗选择。Sotorasib和Adagrasib这两种KRAS G12C抑制剂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经治KRAS G12C突变CRC成人患者。2024年8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IBI351/GFH925)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但我国结直肠癌治疗领域,仍无KRAS G12C抑制剂获批。

口服小分子KRAS G12C抑制剂IBI351

治疗KRAS G12C突变mCRC中国患者

IBI351是一种口服小分子KRAS G12C共价抑制剂,在晚期实体瘤(如NSCLC)患者中已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然而其在KRAS G12C突变mCRC患者中的数据尚不充分。在此背景下,丁克峰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对两项I期临床试验(NCT05005234和NCT05497336)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旨在评估IBI351单药对于未经KRAS G12C抑制剂治疗的、KRAS G12C突变mCRC中国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次汇总分析共纳入56例未经KRAS G12C抑制剂治疗的、携带KRAS G12C突变的mCRC患者(总体人群),他们均接受了IBI351单药治疗。超过60%的患者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治疗后失败。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7.7个月。在总体人群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其中,60.7%为男性,73.2%的ECOG PS评分为1分,78.6%的患者存在肺转移,60.7%存在肝转移。

总体人群:ORR 44.6%,DCR 87.5%,mPFS 8.1个月,mOS 17.0个月

在56例患者中,55例有基线后的肿瘤评估数据。结果显示,46例患者的靶病灶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25例获得确认的部分缓解(PR),24例疾病稳定(SD),另有6例疾病进展(PD)。经研究者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44.6%(图1),疾病控制率(DCR)为87.5%。中位至缓解时间(TTR)为1.4个月。在获得确认PR的25例患者中,大部分(64.0%)在数据截止日时仍在接受治疗。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6个月。在中位随访13.8个月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7.0个月(表1)。

在接受II期推荐剂量(RP2D)即600 mg BID治疗的48例患者中,经确认的ORR为45.8%,DCR为89.6%。中位TTR为1.4个月。中位DoR尚未达到,在22例获得确认PR的患者中,有7例后续出现PD或死亡。在中位随访11.3个月时,中位PFS为8.2个月,中位OS为17.0个月(表1)。

微信图片_20250814120853_114_66.png

图1 缓解情况

表1 疗效总结

微信图片_20250814120608_113_66.png

后线治疗患者:ORR 63.0%,DCR 88.9%,mPFS 8.2个月,mOS 17.0个月

在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治疗的患者亚组中(n=27例,均接受600 mg BID的RP2D剂量治疗),经确认的ORR达到63.0%,DCR为88.9%。在中位随访11.2个月时,该亚组患者的中位PFS为8.2个月,中位OS为17.0个月(表1、图2)

微信图片_20250814122216_116_66.png

图2 IBI351单药治疗KRAS G12C突变mCRC患者的PFS、OS图

安全可控

与既往研究报告相比,本次汇总分析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53例(94.6%)发生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最常见的TRAE包括贫血(50.0%)、白细胞计数降低(32.1%)、血胆红素升高(30.4%)和瘙痒(26.8%)。共有14例(25.0%)患者报告了3级TRAE,最常见的3级TRAE为贫血(7.1%)和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5.4%)。未观察到4-5级TRAE。

分别有12例(21.4%)和6例(10.7%)患者因TRAE导致剂量中断或剂量下调。无TRAE导致治疗中止。

在接受600 mg BID剂量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安全性特征与总体人群相似。

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该汇总分析结果表明,IBI351单药在未经KRAS G12C抑制剂治疗的、KRAS G12C突变mCRC中国患者中,展现了令人鼓舞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这些发现为IBI351单药或联合疗法的进一步临床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为该患者群体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一项评估IBI351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mCRC的III期研究已在计划中,其结果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Yuan Y, Deng Y, Jin Y,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BI351 (fulzerasib) monotherapy in KRASG12C inhibitor-naïve Chinese patients with KRASG12C-mutate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from phase I part of two studi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 Jul 25;10(1):241.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ari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4日
何小罗
新沂市人民医院 | 胃肠外科
肿瘤免疫靶向治疗理念不断更新
08月14日
王龙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IBI351作为国产原研KRAS G12C抑制剂,为多线治疗(尤其≥2线)失败的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提供了突破性后线治疗新选择。
08月14日
刘喜勇
兰考县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天天学习,天天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