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说文解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董坤教授探讨2.2类新药为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带来的革新

08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近年来,2类改良型新药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核心热点之一,其创新性仅次于1类创新药,凭借更低的研发成本、更短的开发周期及更高的研发效益,展现出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前列腺癌的去势治疗中,自主改良型新药戈舍瑞林微球作为2.2类新药的典型代表,依托“先进药物递释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球技术平台,成功突破传统制剂局限,为患者提供长效平稳的去势治疗新方案。

“说文解药”栏目聚焦创新药发展赋能临床实践,通过线上研讨会和媒体传播的形式,邀请国内前列腺领域专家,深入剖析改良型新药的临床价值,解读前列腺癌临床优化治疗模式,展望国内自主创新药发展动向,以思想碰撞之火花,推动临床实践进步。

董坤

安徽医科大学药理学硕士

现任职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

其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药理学与肿瘤药理学

作为核心研究人员,主持多项高校科研项目及省级科研课题,并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研究。现为安徽省药学会及合肥市药学会会员,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与项目经验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本次会议特邀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董坤教授从2.2类新药的临床意义探讨前列腺癌去势治疗的发展革新。董坤教授以我国化药注册分类为出发点,介绍了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含境内已上市及境外上市但境内未上市)、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化学药品5类新药的定义及临床价值,并指出,2.2类新药指含有已知活性成分的新剂型、新处方工艺、新给药途径,并具有明显临床优势。

随后,董坤教授列举了戈舍瑞林微球、白蛋白紫杉醇、阿立哌唑口溶膜、注射用利培酮微球(Ⅱ)等典型2.2类新药案例。在前列腺癌领域,戈舍瑞林植入剂自1996年在我国上市以来,长期领跑市场,处于垄断地位。董坤教授指出,戈舍瑞林微球以包封率更高、粒径更小的优势,取得了药效持久性、血液浓度稳定性、半衰期及用法上的优势,在III期研究中,对比戈舍瑞林植入剂在疗效和安全性上表现更优,并在注射体验上减少了患者疼痛和不适,为患者带来“疗效、安全、依从性”三重守护。

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们指出,2.2类新药是制药工业“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剂型、给药方式等进行改进,以戈舍瑞林微球为代表的2.2类新药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诊疗体验,在保障疗效、安全性的前提下改善了依从性,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可获得更多应用。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