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三重破局:放疗联合免疫改写胆道癌治疗困局 ——从术后辅助到晚期挽救的全病程突破

07月27日
供稿:消化肿瘤郭亚荣医生

胆道癌(Biliary Tract Cancer, BTC)是一组高度恶性的肿瘤,包括肝外胆管癌(EHC)、胆囊癌(GBC)和肝内胆管癌(ICC),它们虽只占所有癌症的1-2%,却以侵袭性强、预后极差著称。传统化疗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疗效有限,免疫单药治疗应答率不足20%,这一领域亟待突破性进展。近期,多项重磅研究聚焦于放疗与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为胆道癌治疗带来三把利剑:针对术后高危患者的辅助强化方案、不可切除病灶的一线联合方案,以及晚期患者的个性化挽救性方案。本文将通过三项标志性研究(涵盖随机对照试验、Ⅱ期临床及创新病例),解析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如何打破肿瘤微环境壁垒,重塑胆道癌治疗格局。

辅助放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中的应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Adjuvant Chemoradiation and Immunotherapy for 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nd Gallbladder Canc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影响因子:20.1(Q1);
期刊:JAMA Oncol
日期:2025;
DOI:10.1001/jamaoncol.2025.1926

【重要性】:肝外胆管癌(EHC)与胆囊癌(GBC)构成大多数胆道肿瘤,其分子和临床特征与肝内胆管癌显著不同。然而,针对可切除EHC与GBC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极为有限。

【目的】: 评估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的安全性与疗效。

【设计、设置与受试者】: 在ACCORD随机临床试验中,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对根治性切除术后的EHC与GBC患者进行资格评估。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疗组或观察组。数据分析时间为2024年6月至8月。

【干预措施】:干预组术后每3周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完成2周期免疫治疗后,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同步放疗。观察组不接受抗癌治疗,直至检测到复发。

【主要结局与指标】: 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无复发生存期(RFS)和安全性。

【结果】: 纳入的93例患者中,48例(52%)为女性,中位年龄62岁(范围31-70岁)。两组基线特征均衡。中位随访36个月(IQR 32-39)显示,联合治疗组OS与RFS显著更优。联合治疗组的1年、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95.7%(95% CI, 83.7-98.9)、71.4%(95% CI, 56.4-82.5)和58.2%(95% CI, 40.4-72.4),观察组分别为80.9%(95% CI, 66.4-89.5)、52.9%(95% CI, 37.7-65.9)和30.5%(95% CI, 16.5-45.7)(风险比0.43;95% CI, 0.24-0.79;P=0.004)。联合治疗组的1年、2年和3年RFS率分别为78.3%(95% CI, 63.4-87.7)、54.0%(95% CI, 38.6-67.1)和40.3%(95% CI, 25.3-54.8),观察组分别为55.3%(95% CI, 40.1-68.1)、27.0%(95% CI, 15.2-40.3)和17.2%(95% CI, 7.7-29.8)(风险比0.46;95% CI, 0.28-0.76;P<0.001)。联合治疗组仅6例(13%)因卡瑞利珠单抗延迟治疗,所有患者均完成放化疗,无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与相关性】: 本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于可切除EHC/GBC患者,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疗的辅助治疗方案相比观察组展现出更优生存结局,且安全性良好。该联合方案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以积极治疗(化疗或放化疗)作为对照组进行验证。

抗PD-1抗体联合放疗用于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的一线治疗
 
Anti-PD-1 antibody in combination with radiotherapy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unresectabl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影响因子:8.3(Q1);
期刊:BMC Med
日期:2024;
DOI:10.1186/s12916-024-03381-4

【背景】:尽管采用标准化疗方案,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癌(iCCA)预后仍较差。本研究旨在评估放疗联合抗PD-1抗体在无远处转移的不可切除iCCA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在这项Ⅱ期研究中,纳入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无远处转移的不可切除原发性或术后复发性iCCA患者。患者接受外照射放疗(总剂量≥45 Gy,单次2-2.5 Gy),放疗结束后7天内启动抗PD-1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一次)作为一线治疗。主要终点为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次要终点包括安全性、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总生存期(OS)。

【结果】: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36例完成放疗且至少接受1周期免疫治疗的患者纳入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中位随访19.0个月(IQR 12.0-24.0),1年PFS率为44.4%(95% CI, 30.8-64.0)。中位PFS为12.0个月(95% CI, 7.5-不可估计);中位OS为22.0个月(95% CI, 15.0-不可估计)。ORR为61.1%,DCR为86.1%。36例患者中17例(47.2%)出现任意级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最常见AE为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内皮增生(25.0%)。5例(13.9%)发生≥3级治疗相关AEs,包括淋巴细胞减少(5.6%)、大疱性皮炎(2.8%)、血小板计数降低(2.8%)和深静脉血栓(2.8%)。

【结论】:外照射放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在无远处转移的不可切除iCCA患者中达到主要终点,展现出抗肿瘤活性及低毒性特征,值得进一步研究。

病例报告:一种新型剂量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用于胆管癌治疗
 
Case Report: A novel mixture of dose-fractioned radiation and immun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holangiocarcinoma

影响因子:5.9(Q1);
期刊:Front. Immunol.
日期:2023;
DOI:10.3389/fimmu.2023.1273962

胆道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恶性与异质性,总体预后较差。免疫治疗对胆管癌患者获益有限。放射治疗可改变肿瘤微环境,但其疗效高度依赖放射剂量与分割方式。本文报告一例43岁男性晚期肝内胆管癌患者,初诊时肝内病灶直径达16.5 cm,伴骨及肝内转移。一线化疗联合PD1抑制剂治疗仅维持8个月。二线治疗中实施放疗,对全瘤区实施5次分割给予5 Gy,对肿瘤实体病灶实施5次分割给予25 Gy。放疗结束后维持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患者获得12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及25个月总生存期。本案例的成功提示,低剂量与高剂量混合放疗可显著改善肿瘤控制与生存时间。临床实践中,基于肿瘤特征与现有治疗手段,合理组合现有治疗方案可改善胆管癌预后。

总结

胆道癌治疗范式三大转变:

  1. 术后辅助
    从“被动观察” → “主动免疫放疗联防”(ACCORD模式)

  2. 不可切除病灶
    从“化疗单打独斗” → “放疗联合免疫一线破局”(中位OS 22个月)

  3. 晚期患者
    从“单纯系统治疗” → “个体化剂量放疗重塑微环境”(混合剂量策略)

作者简介

郭亚荣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博士后,美国UPMC访问学者
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
消化肿瘤科主任
中德医学协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第二届青年理事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学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副秘书长
山西省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胃癌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转移防治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肝癌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务委员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Vicky



评论
07月28日
冯宏高
舞钢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干预措施】:干预组术后每3周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完成2周期免疫治疗后,患者接受卡培他滨同步放疗。观察组不接受抗癌治疗,直至检测到复发。
07月28日
刘永亮
平遥中都乡卫生院 | 肿瘤内科
胆道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恶性与异质性,总体预后较差。
07月28日
陈周行
湖南旺旺医院 | 肿瘤科
三重破局:放疗联合免疫改写胆道癌治疗困局 ——从术后辅助到晚期挽救的全病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