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说文解药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冯苏教授:戈舍瑞林微球探索GnRH治疗升级之路

07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乳腺癌的全病程管理中,“疗效一致性”与“治疗依从性”是紧密交织的双命题。药物本身的性能,正逐步从“是否有效”转向“能否更好”。以戈舍瑞林微球为代表的2.2类改良型新药,不仅在GnRHa类药物中实现技术跃迁,更凭借平稳释药特性及便捷给药方式,显著扩展了治疗方案的适用边界。本期【说文解药】邀请多位来自肿瘤领域一线的专家,为HR+乳腺癌OFS治疗提供新思路。

冯苏
主管药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组长
主管药师、抗肿瘤专业临床药师
贵州省药学会肿瘤临床药学专委会第一届委员
贵州省药学会会员
从事医院药学、药事管理、临床药学以及医院药事质控工作10余年,近年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与临床研究课题3项、参与科研课题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冯苏教授指出,传统GnRHa植入剂在治疗后期可能存在“血药浓度波动”“末期效应减弱”等问题,而戈舍瑞林微球借助微球2.0平台实现药物稳定释放,显著提升了激素抑制的一致性和持久性。此外,其注射方式无需植入操作,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负担,在实际临床中展现出良好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尤其适用于绝经前乳腺癌人群的长期治疗。
 
在讨论环节,参会专家认为,改良剂型的核心价值不仅是“减少不良反应”,更在于“提高患者继续治疗的动力”。戈舍瑞林微球提供一种更友好的用药方式,有效缓解患者对反复注射的抵触情绪,降低中断风险,从而促进疗效的稳定延续。同时,专家还提到该药物已进入医保目录,进一步增强了治疗的可及性和实际落地率,为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提供了一致化治疗的新选项。药物不只是化学分子,更是一种长期对话的媒介。戈舍瑞林微球作为2.2类新药的代表,不仅刷新了GnRH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角色定位,也体现出中国药物改良的“以人为本”理念。未来,随着更多患者依从性管理需求的被重视,剂型革新的价值将愈发凸显。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Zik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