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PD-L1表达如何影响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日本真实世界研究揭秘

07月0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肺癌术后复发风险与治疗选择是临床关注的重点。PD-L1表达和EGFR突变作为两大关键生物标志物,分别指导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应用,但二者在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中的预后关联尚不明确。日本一项覆盖21个中心、847例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CReGYT-01)首次系统性揭示:PD-L1表达虽预示更高复发风险,但对EGFR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无显著影响,且复发后EGFR-TKI疗效不受PD-L1干扰。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4月发表于Int J Cancer杂志,为术后精准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背景

PD-L1表达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预测标志物,同时与肿瘤侵袭性相关;EGFR突变则是EGFR-TKI靶向治疗的核心靶点。术后辅助治疗中,奥希替尼可显著改善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但ADAURA试验未进行关于PD-L1表达的探索性分析。既往研究提示,PD-L1高表达可能预示NSCLC患者更差的预后,但这一结论在EGFR突变患者中存在争议。此外,两项术后免疫辅助治疗关键试验(IMpower010与KEYNOTE-091)对EGFR突变亚组的疗效结果不一致。因此,明确PD-L1在EGFR突变肺腺癌中的预后价值,对指导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2015-2018年间日本21家中心接受根治性肺腺癌切除术的患者,排除楔形切除或R1切除病例,最终纳入847例患者。将PD-L1表达分为阴性(TPS<1%)、弱阳性(1-49%)和强阳性(≥50%)。通过电子数据系统收集EGFR突变状态、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数据,采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关联。复发后EGFR-TKI疗效通过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生存分析评估。

研究结果

1、患者特征与PD-L1表达分布

研究共纳入847例肺腺癌术后患者,PD-L1表达阴性(TPS<1%)、弱阳性(1%-49%)和强阳性(≥50%)患者分别占51%(429例)、32%(275例)和17%(143例)。EGFR突变检出率为39%(331例),其中21外显子L858R突变占18%(149例),19外显子缺失占16%(135例),罕见突变占6%(47例)。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强阳性患者中男性(73% vs. 56%阴性组)、吸烟(80% vs. 60%阴性组)、实性病理亚型(42% vs. 7%阴性组)、淋巴结转移(N1/N2占45% vs. 25%阴性组)比例更高(p均<0.001)。此外,PD-L1强阳性组淋巴管浸润(49% vs. 22%阴性组)、血管侵犯(64% vs. 29%阴性组)及胸膜侵犯(51% vs. 34%阴性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表1、表2)。

表1. 入组患者临床特征

表2. 入组患者病理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EGFR突变与PD-L1表达呈负相关(p<0.001):野生型患者中PD-L1强阳性占24%,而突变型仅占8%。不同EGFR突变亚型中,21外显子L858R突变患者PD-L1强阳性比例最低(4%),19外显子缺失占9%,20外显子插入突变则高达19%(3/16例),提示该亚型可能存在独特的免疫微环境特征(表2)。

2、生存分析:PD-L1与EGFR状态的交互影响

在中位随访4年的生存分析中,PD-L1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因EGFR状态而异。EGFR野生型患者:PD-L1强阳性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27.8%)显著低于阴性组(46.5%)和弱阳性组(34.3%)(p<0.001;图1A),OS亦呈下降趋势(59.9% vs. 70.2%,p=0.090;图1C)。多变量分析显示,PD-L1强阳性是RFS的独立风险因素(HR=1.32,95%CI 1.00-1.73),但对OS无显著影响(HR=0.97,95%CI 0.66-1.42)。
 
EGFR突变型患者:PD-L1强阳性组5年RFS(23.4%)显著低于阴性组(50.9%)和弱阳性组(38.0%)(p<0.001;图1B),但OS无统计学差异(75.9% vs. 81.6%,p=0.506;图1D)。多变量分析中,PD-L1表达仍与RFS独立相关(弱阳性HR=1.26,强阳性HR=1.32,p均<0.05),但OS风险比无显著意义(弱阳性HR=1.21,强阳性HR=0.87)。进一步分析复发模式发现,PD-L1强阳性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率(18% vs. 12%阴性组)和远处转移率(54% vs. 43%阴性组)更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性(p=0.124)。

图1. 基于PD-L1表达状态对比RFS生存曲线:(A)EGFR野生型患者;(B)EGFR突变型患者。基于PD-L1表达状态对比OS生存曲线:(C)EGFR野生型患者;(D)EGFR突变型患者。

3、复发后EGFR-TKI治疗:PD-L1不影响疗效

在EGFR突变患者中,有163例出现肿瘤复发。117例(72%)接受EGFR-TKI作为一线治疗,其中奥希替尼占45%(53例),一代/二代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占55%(64例)。PD-L1表达与EGFR-TKI治疗反应无关:

客观缓解率(ORR):PD-L1阴性组51.7%(31/60例)、弱阳性组53.1%(26/49例)、强阳性组37.5%(3/8例)(p=0.714;图2A)。

疾病控制率(DCR):PD-L1阴性组75.0%(45/60例)、弱阳性组79.6%(39/49例)、强阳性组62.5%(5/8例)(p=0.554;图2A)。

中位无进展生存(PFS):PD-L1阴性组15.2个月、弱阳性组14.8个月、强阳性组13.1个月(p=0.660;图2B)。

图2. PD-L1表达与复发后一线EGFR-TKI治疗反应无关

亚组分析显示,无论使用奥希替尼或一代/二代TKI,PD-L1表达均不显著影响PFS(奥希替尼组p=0.882,一代/二代组p=0.521)。此外,PD-L1≥1%患者中EGFR-TKI治疗后的中位OS为34.5个月,与阴性组(36.1个月)无差异(p=0.803)。

4、多变量分析:PD-L1是RFS的独立预测因子

Cox回归模型纳入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分期、淋巴管浸润等变量后,PD-L1弱阳性和强阳性分别使RFS风险增加26%(HR=1.26,95%CI 1.01-1.57)和32%(HR=1.32,95%CI 1.00-1.73)。其他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实性病理亚型(HR=1.37)、淋巴结转移(N1 HR=1.30,N2 HR=0.82)、病理III期(HR=3.24)及胸膜侵犯(HR=1.52)(表3)。EGFR突变本身与OS改善独立相关(HR=0.64,95%CI 0.45-0.90)(表4),但未显著影响RFS(HR=0.99,95%CI 0.79-1.23)。

表3. RFS预后因素Cox回归分析

表4. OS预后因素Cox回归分析

结论

本研究首次通过真实世界数据揭示,PD-L1高表达虽增加EGFR突变肺腺癌术后复发风险,但不能显著影响总生存,可能与复发后EGFR-TKI的高效补救治疗相关。PD-L1表达不影响EGFR-TKI的客观缓解及生存获益,为术后辅助靶向治疗选择提供依据。然而,PD-L1在EGFR突变亚型(如20外显子插入)中的异质性需进一步探索,且研究受限于回顾性设计及PD-L1检测时机差异。未来需前瞻性验证PD-L1在辅助靶向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参考文献

Nomura K, Takada K, Kinoshita F,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PD-L1 expression in surgically resected EGFR-mutant lung adenocarcinoma: A real-world database study in Japan (CReGYT-01 EGFR study). Int J Cancer. 2025;156(7):1480-1491. doi:10.1002/ijc.35270。

审批编号:CN-158252

过期日期:2025-07-15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uno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Sall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