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刘真真教授团队HELEN-001结果公布:新辅助TP方案pCR优于TAC,gBRCA1/2突变患者EFS达100%

05月08日
编译:肿瘤资讯

2025年4月21日,河南省肿瘤医院刘真真教授团队牵头开展的II期HELEN-001研究结果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期刊重磅发布。该研究聚焦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比了紫杉类联合顺铂(TP方案)传统TAC方案(紫杉类+ 蒽环类 + 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TP组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51.9% vs 35.8%)和客观缓解率(ORR89.6% vs 79.2%)显著优于TAC组。且在携带胚系BRCA1/2突变的患者中,TP组4年无事件生存期(EFS达100%(TAC组53.8%)。研究表明,TP方案可为TNBC患者提供疗效更优且毒性可控的选择,为TNBC精准治疗开辟了新方向。

屏幕截图 2025-05-06 182431.png

研究背景

在TNBC的新辅助化疗中,铂类药物的应用价值一直存在争议。尽管含铂方案能够提高pCR率,但其不良反应(AE)发生率的增加可能影响治疗完成度。例如,在GeparSixto和CALGB40603试验中,卡铂的加入分别使pCR率提高了10.5%和13%,但未能完成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高达49%和20%。此外,BrighTNess研究显示,卡铂虽使pCR率增加了27%,EFS显著改善(HR = 0.57),但≥3级AE发生率从15%急剧上升至68%,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也从3%上升至10%。

然而,不含蒽环类药物的顺铂方案在晚期TNBC中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并且在局部晚期TNBC的新辅助治疗中,顺铂相较于卡铂展现出更高的pCR率和总生存获益。基于此,HELEN - 001试验旨在评估6周期TP方案与TAC方案在TNBC新辅助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优化TNBC化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研究设计

HELEN-001研究是在中国六家医疗中心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212例18-70岁且未经治疗、处于II - III期(T1N1-3或T2-4N0-3)的TNBC患者。患者按照肿瘤分期(T1-2  vs T3-4)和淋巴结状态(N0 vs N+)分层后随机分配,分别进入TP组(多西他赛75 mg/m² d1+顺铂25 mg/m² d1 - 3)或TAC组(多柔比星50 mg/m²+环磷酰胺500 mg/m² d1,多西他赛75 mg/m² d2),以3周为1周期,共进行6周期新辅助治疗。

两组均联合地塞米松、NK-1拮抗剂和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恶心呕吐,允许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PEG-rhG-CSF)防治中性粒细胞减少,TP组额外给予顺铂肾毒性水化方案。主要终点为病理完全缓解率(pCR,ypT0/is ypN0),由中心病理学家盲态评估。在统计方面,假设TAC组基线pCR率为28%,TP组预期提升到45%。次要终点包含依据RECIST 1.1标准的ORR、保乳手术率、AE和EFS。

研究结果

患者特征

在2018年11月至2022年6月期间,纳入了212例TNBC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TP组(n = 106)和TAC组(n = 106)。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较为平衡,中位年龄为50岁(IQR 43 - 55),其中63%为淋巴结阳性,88%为T1/T2期肿瘤,12%携带gBRCA1/2突变。

表1 ITT人群的基线特征

1.png

主要终点pCR

TP组的pCR率显著高于TAC组(51.9% vs. 35.8%,OR = 1.872,95% CI:1.072 - 3.267,P = 0.028),总pCR率为43.8%(93/212)。

5.png图1 (A) 达到pCR的患者比例; (B) 达到总体缓解的患者比例;
(C) 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比例;(D) 残留癌负荷0或1级的患者比例

次要终点

TP组 vs TAC组:

  • TP组ORR显著更高:89.6% vs 79.2%(P = 0.040);

  • 保乳手术率两组无显著差异(42.7% vs. 40.4%,P = 0.764);

  • 残留癌负荷(RCB)0 - 1分比例:67.7% vs 52.9%(P = 0.038);

  • 中位随访40个月(IQR 32 - 52),4年EFS:86.1% vs 80.0%(HR = 0.639,95% CI:0.324 - 1.261,P = 0.196)。

EFS亚组分析显示,gBRCA1/2突变患者中TP组EFS显著优于TAC组(100% vs. 53.8%,HR = 0.144,95% CI:0.023 - 0.570,P = 0.008),野生型患者中两组EFS无差异(81.6% vs. 81.1%,HR = 0.882,95% CI:0.409 - 1.903,P = 0.749)。此外,pCR患者4年EFS显著优于非pCR患者(96.7% vs. 73.2%,HR = 0.108,95% CI:0.055 - 0.211,P < 0.001),这一趋势在TP组(HR = 0.106,P < 0.001)和TAC组(HR = 0.366,P = 0.22)中均成立。

1.png

图2 根据治疗组 (A)、按 gBRCA1/2 突变状态分层 (B)、pCR状态 (C) 和按治疗组描述的 pCR 状态 (D) 分析的EFS结果

安全性

治疗中止率TP组为12%(13例),TAC组为15%(16例),主要原因是AEs或疾病进展;3 - 4级AEs发生率TP组为54%(57例),TAC组为48%(51例),TP组恶心(22% vs. 8%)、呕吐(14% vs. 5%)和低钾血症(6% vs. 0%)发生率更高;肝功能指标方面,TP组ALT/AST升高事件较少,但高胆红素血症、肌酐/尿素氮/尿酸升高及低钠血症发生率更高;严重药物相关AEs方面,TP组有2例(严重腹泻和白细胞减少),TAC组有2例(肺炎和严重血小板减少);剂量调整方面,TP组3.8%(4例)需减量(多西他赛1例,顺铂3例),TAC组4.7%(5例)需减量(多西他赛1例,多柔比星2例,联合减量2例)。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

表2 两组的安全性特征

3.png

小结

HELEN - 001研究表明,TP方案应用于TNBC新辅助治疗时,能够显著提升pCR,并且安全性可控。在gBRCA1/2突变患者中,TP方案相较于TAC方案,pCR提升幅度可达28.2%(非突变患者仅为14.7%),同时还能显著改善EFS。从横向对比来看,本研究TP方案(51.9%)的pCR率与NeoSTOP研究(54%)以及其他单臂研究(55%)相近,但本研究采用优效性检验设计,样本量规模更大,统计效能更强。另外,顺铂与多西他赛联合使用并未增加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与含蒽环类方案相比,TP方案在达到相同pCR水平时,未增加3级及以上AEs风险。

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尽管KEYNOTE-522研究确定了免疫联合化疗的标准方案,但在本研究开展期间,帕博利珠单抗尚未在国内获批,且其高昂的成本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方案未被纳入本试验。

值得期待的是,后续的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例如,HELEN-011(NCT05475678)研究正在评估TP方案联合PD-1抑制剂在早期TNBC中的应用,而III期试验NCT05929768将直接对比含/不含蒽环类的紫杉类-铂类-帕博利珠单抗方案。这些研究有望推动TNBC新辅助治疗朝着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Jiao D, Qiao J, Sun X, et al. Application of Neoadjuvant Docetaxel Plus Cisplatin in Early-Stag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HELEN-001): Results from a Phase II Trial. Clin Cancer Res.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1, 2025. doi:10.1158/1078-0432.CCR-25-0289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Ji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Jin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5月09日
毛玉英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5月08日
王福军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 | 肿瘤外科
值得学习收藏的好文章
05月08日
许慧芹
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肿瘤科
且在携带胚系BRCA1/2突变的患者中,TP组4年无事件生存期(EFS)达100%(TAC组53.8%)。研究表明,TP方案可为TNBC患者提供疗效更优且毒性可控的选择,为TNBC精准治疗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