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8日,第五期“颈彩纷呈”头颈肿瘤专家学术沙龙MDT中心交流会于线上拉开帷幕!此次交流会邀请了国内三大医院MDT中心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各中心分别介绍了MDT团队成员及成果,并分享头颈肿瘤MDT罕见疑难病例,深入讨论MDT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和创新思路。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周生余教授、郭文杰教授、张石川教授进行开幕致辞。在头颈肿瘤治疗中,MD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模式是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个体化水平、提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同时,通过MDT团队的紧密交流与合作,能够推动头颈肿瘤治疗技术和策略的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今天很高兴与大家齐聚于此,通过具体病例分享治疗经验,促进学习与交流,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MDT团队
病例分享:晚期头颈部鳞癌 皮金萍 教授
病例1:男,73岁,诊断为口底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T4aN0M0 IVa期。根治术后体力恢复慢,未能按时术后辅助治疗,3月内出现局部复发。由于患者原发灶局部侵犯明显,病情进展快,MDT综合会诊建议先给予内科诱导治疗,视化疗疗效决定后续手术或者放疗。2024-4-13至2024-5-23予替雷利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新辅助治疗方案。不良反应:Ⅱ度血小板减少;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Ⅰ度胃肠道反应。治疗2周期后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R),目前放疗中。
病例2:女,84岁,2023-4外院初步诊断为左颊部恶性肿瘤,后行左颊部肿物及左下牙槽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鳞状细胞癌(pT4aN0M0),患者拒绝放疗。2023-12患者发现左颌下肿物,左颈淋巴结转移。2024-1-16行左颌下肿物切除+左颈淋巴结清扫术+邻位瓣转移修复术。术后患者家属拒绝放化疗。2024-3 患者发现左颈肿大淋巴结,迅速生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病理会诊并完善检查。2024-4-13至2024-5-23予替雷利珠单抗+西妥昔单抗治疗,不良反应为II度皮疹。治疗2周期后疗效评估PR。
大咖论道-病例讨论:
江苏省肿瘤医院:
从外科角度,针对老年患者的局晚期头颈肿瘤治疗,MDT需尽早介入,特别是术前阶段的全面影像评估。然而目前,县域医院仍面临影像检查不全面的挑战,如缺少核磁共振的检查,其评估结果可能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
以上两例是快速淋巴结复发的患者,第一例患者恶性程度高且术后复发快,因无法耐受标准化疗,采用靶向+免疫+化疗新辅助治疗得到良好控制,后续辅助治疗需根据血象和骨髓功能决定是否继续靶化免巩固治疗。第二例患者因高龄和家属抗拒并未接受放疗,若放疗需特别考虑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可通过个体化调整靶区、总剂量和单次剂量来降低放疗风险。
四川省肿瘤医院:
EGFR和PD-L1 CPS检测在鼻咽癌及头颈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其阳性强度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预测具有指导意义。从影像学角度,头颈部的核磁共振在术前准确分期和处理骨侵犯问题中至关重要,能提供更详尽的病情信息,有助于制定更精确的治疗计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两例患者均是分化型鳞状细胞癌且具外侵性的老年患者。由于70 岁以上的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获益不明显,病例1采用了新辅助治疗;病例2家属拒绝放疗,可能是考虑放疗并发症的生活质量问题。从病理角度,外侵、淋巴结计数、EGFR表达均为高危因素,高EGFR表达者可放疗联合西妥昔单抗,具有增敏作用。此外其他高危因素,如手术切缘情况也对预后判断也至关重要。
江苏省肿瘤医院MDT团队
病例分享:不可切除LA SCCHN 严鹏伟 教授
男,76岁,2023-09-01于当地医院穿刺示左腮腺恶性肿瘤,考虑鳞状细胞癌。经我院辅助检查、MDT及与患者沟通后,行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诱导化疗+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2周期。2023-10-30复查MR,左侧腮腺与左翼內肌之间肿块及邻近组织侵犯较前明显缩小好转,左上颈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
2023-10-31同步放化综合治疗2周期,辅以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后复查MR,病灶持续缩小,后继续行洛铂+西妥昔单抗治疗1周期。2024-01-08行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1周期,辅以西妥昔单抗作为巩固治疗。后复查MR,患者病情控制良好,后2024-01-29、2024-02-23行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化疗1周期,辅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患者巩固治疗阶段疗效评价PR,无其他不良反应。
大咖论道-病例讨论:
四川省肿瘤医院:
腮腺区的肿瘤存在鉴别诊断的挑战,主要在于确定其是源发于腮腺的鳞癌,还是与涎腺相关的其他类型肿瘤。腮腺鳞癌较为罕见,且通常早期伴随面瘫症状,但此患者无面瘫,因此需考虑转移可能,如隐匿性鼻咽癌或口咽癌。腮腺鳞癌对放化疗敏感,治疗效果好,但外科介入需慎重,特别是若怀疑为鼻咽癌转移则不考虑。此外,HER2阳性指标提示可能为涎腺导管癌,针对此类患者应采用靶向+化疗的辅助诱导治疗。在评估手术风险并确保关键动脉安全的前提下,可考虑局部切除,但外科干预需考虑患者对面神经保护和术后凹陷的接受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头颈部肿瘤的正确诊断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需综合运用免疫组化(特别是PD-L1检测)、PET-CT、鼻咽喉镜等多种手段,并严格排除其他部位转移的可能性。在腮腺鳞癌的诊断中,还需特别注意原发灶可能位于其他区域(如口咽部)的假设,避免因取样不足导致的误诊。
治疗上,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需根据病理类型、患者状况及治疗反应灵活选择。对于无法直接手术的头颈部鳞癌,新辅助同期放化疗是重要策略,并需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疗效评估调整方案。对于腮腺鳞癌等罕见病例,MDT尤为重要,同时考虑治疗方案的副作用对患者后续治疗的影响。
江苏省肿瘤医院:
腮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是综合性的过程,尤其在处理罕见腮腺鳞癌的病例时需格外谨慎。诊断时需全面考虑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关系,警惕不典型增生的潜在风险,并通过病理分析、病毒检测(如EB病毒)及排除其他来源等手段,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该患者病理显示HER2(3+)的情况在口腔、鼻腔及扁桃体等部位的肿瘤中较为罕见,这可能提示肿瘤具有特殊性质。因此,基因检测如90基因检测,对于明确肿瘤的组织来源也尤为重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及转移路径分析,最终做出了腮腺鳞癌的诊断。
在治疗方面,针对腮腺鳞癌患者,即使高龄,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放化靶联合治疗等高强度方案虽可能带来一定副作用,但该患者耐受良好,有助于缩小肿瘤、保护正常组织及功能,若不耐受也可调整药物剂量或改变给药频率。
四川省肿瘤医院MDT团队
病例分享: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性鳞癌 赵越 教授
男,66岁,主诉右颈部包块两年余,有吸烟史20年以上。我院辅助检查,包括电子鼻咽喉镜、上消化道内镜、支气管镜、颈部肿块病理、18F-FDG PET/CT,均未明确原发灶,后使用18F-FAPI PET/CT检查,最终诊断为1.(头颈来源)原发灶不明头颈部转移性低分化鳞癌(T0N3M1,IVC期) 2.(食管来源)食管低分化鳞癌(T0N3M1, IVB期) 3.(肺来源)肺低分化鳞癌(T0N3M0,IIIB期)。
经我院MDT讨论,目前不考虑手术治疗,先予替雷利珠单抗+多西他赛+顺铂2周期。治疗中患者自觉锁骨上包块稍增大,疗效评价疾病稳定(SD)。后予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吉西他滨+卡铂2周期;低剂量放疗及低剂量放疗增敏,疗效评价PR。
大咖论道-病例讨论:
江苏省肿瘤医院:
面对原发灶不明的肿瘤病例(CUP),尽管手术、穿刺活检及高级影像学技术如PET/CT等被广泛应用以探寻原发灶,但仍存在挑战。当头颈部原发灶可能性降低时,需扩大搜索范围至食管、内脏等其他器官。FAPI PET/CT虽展现出在查找原发灶方面的优势,但也存在对小病灶和特定癌症类型敏感性不足及假阳性等局限性。
对于此类难治病例,复旦的CUP-001研究表明,针对特定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因此,建议对有条件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指导后续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此外,对于超进展与假进展的判定,需依据明确标准进行评估,以避免误诊。对于未达到超进展标准的病例,应谨慎评估是否存在假性进展的可能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对于CUP,腺癌的基因检测可能提供较大帮助;而在鳞癌中,其意义有限,需结合临床信息综合判断以查找原发灶。治疗过程中,若肿瘤明显退缩,表明治疗有效,但这也可能使原发灶的查找更加困难。因此,非假性进展的评估与确认尤为重要,未来应增加EB病毒检测和详细的PD-L1表达描述(如CPS评分),以优化诊断与治疗方案。
对于化疗后局部残留或远处转移的病例,放疗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局部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优于预防照射。对于免疫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超进展、假性进展、分离效应及延迟效应等现象,需要医生谨慎判断,避免轻易更换治疗方案。
四川省肿瘤医院:
在头颈部及下颈部锁骨上区域的病理诊断中,部位信息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对于下颈部锁骨上肿块的诊断,除了明确病理类型外,还应考虑EBV检测,尽管在某些情况下EBV DNA检测可能呈阴性。在评估肿瘤来源时,应灵活调整对CPS和TPS的使用,并建议同时展示两者,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诊断信息。
对于头颈部原发灶不明的肿瘤患者,当PVL(血浆病毒载量)或EBV检测为阴性时,手术被视为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在特定区域(如颈部淋巴结的4、5、7区)的患者中,手术干预可能并不带来显著的额外获益。
大会总结
会议尾声,周生余教授、郭文杰教授、张石川教授对本次交流会进行总结陈词。本次会议通过三家单位MDT团队的交流碰撞,对头颈部肿瘤病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会议成功且富有成效,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形式的研讨会,以促进共同学习与进步,推动头颈部肿瘤治疗的发展。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ry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