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MET-TKI用于晚期NSCLC疗效与安全性:中国真实世界研究

2024年08月1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引言

虽然靶向治疗已成为驱动基因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优选治疗方案,几项前瞻性临床研究也已证实MET抑制剂的良好疗效。然而MET-TKI在真实世界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为此,来自浙江省肿瘤医院的研究者分析了超100例真实世界接受MET-TKI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数据,相关结果于2024年5月发表于Ther Adv Med Oncol杂志(影响因子:4.9)。本文对此进行简要解读和分享,希望能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新的科研和临床参考,造福更多肺癌患者。

背景

肺癌是中国最常见和最致命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10个月,尽管在诊疗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仍需进一步改善当前肺癌治疗范式。

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随着精准医疗的迅猛发展,在NSCLC中发现了大量致癌驱动基因,如EGFR、KRAS、ROS1、MET等。驱动基因在指导治疗决策和决定治疗结局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项研究一致表明,MET变异,包括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14跳突)、MET扩增(amp)、MET过表达和MET融合,在NSCLC中表现出不同的作用。MET变异既可以作为原发性致癌驱动基因,也可以作为导致继发性耐药的旁路激活机制。MET 14跳突在NSCLC中发生率为2-3%,且与不良预后相关。MET amp可分为原发和继发性amp两种类型,后者通常发生在长期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

与携带其他驱动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相比,携带MET变异的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其中携带MET 14跳突的患者年龄通常超过70岁,更需要关注此类患者对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耐受能力。因此,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因其更精准的抗肿瘤机制成为MET变异NSCLC患者潜在更好的治疗方案。尽管已有前瞻性研究支持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在真实世界中仍然缺乏充足的临床用药数据报道,MET-TKI的真实世界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确认。本研究旨在评估MET-TKI治疗MET基因变异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变异类型具体包括MET 14跳突和MET Amp。

结果

根据MET变异类型,将患者分为三组:MET 14跳突组(n=50),原发性amp组(n=25)和继发性amp组(n=41)。所有患者肿瘤分期均为IIIB、IIIC或IV期,EGOG体能状态评分(PS)为0-1,组织学类型以腺癌为主(82.75%)。25例原发性amp患者中,16例(64.0%)患者仅有MET amp,1例(4.0%)有KRAS共突变,8例(32.0%)有EGFR共突变。在41例继发性amp患者中,26例(63.4%)既往有EGFR突变,4例(9.8%)有ALK变异,11例(26.8%)无任何驱动基因突变。在接受靶向治疗前,98例(84.48%)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表1概述了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表1. 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入组患者中,96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估。无一患者出现完全缓解(CR),34例部分缓解(PR),52例病情稳定(SD),10例疾病进展(PD)。34例PR患者中,19例为MET 14跳突,7例为MET原发性amp,8例为MET继发性amp。MET 14跳突组的ORR(47.5%)高于其他两组,其次是MET原发性amp组(31.82%),MET继发性amp组ORR最低(23.53%)。疗效数据的更多细节如图1所示。

图1. MET 14跳突组(a)、原发性amp组(b)和继发性amp组(c)患者肿瘤反应瀑布图

MET 14跳突组、原发性amp和继发性amp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 vs 6.6vs 4.5月,P=0.002;图2a)。MET 14跳突组中一线和后线接受MET-TKI治疗的患者PFS无显著差异(10.4 vs 7.1月,P=0.615),在原发性amp组亦是如此(6.2 vs 6.6月,P=0.577)。如图2b所示,MET 14跳突组、原发性amp和继发性amp组中位OS分别为14.3个月、10.1个月和9.4个月(P=0.247)。

图2. 根据MET变异类型,对比入组患者的PFS(a)和OS(b)

此外,研究者评估了MET amp患者amp程度与预后的关系。在25例原发性amp患者中,14例amp程度可评估,其中3例为高度amp(定义为MET/CEN7≥5或基因拷贝数≥10),11例为低度amp(定义为5>MET/CEN7≥1.8,10>基因拷贝数≥4)。对比两组PFS,研究者发现高度amp组患者中位PFS显著长于低度amp组(23.0 vs 6.6月,P=0.019)。相反,MET继发性amp患者中,高度amp组(n=10)和低度amp组(n=19)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 vs 4.7月,P=0.123)。

在PFS的多因素分析中,研究者纳入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ECOG PS、分期、远处转移、既往手术史、放疗史和MET基因变异类型(MET 14跳突/原发性amp/继发性amp)。如图3所示,除MET变异类型外,其他因素对PFS均无显著影响。

图3. PFS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森林图

116例患者中,69例(59.48%)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35.34%)、恶心呕吐(21.55%)、乏力(10.34%)、皮疹(9.48%)、视物模糊(2.58%)、肌酐升高(5.17%)、低蛋白血症(5.17%)等。在整个队列中,3级以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

表2. 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数据

结论

携带不同MET变异类型的NSCLC患者对MET-TKI疗效反应不同,其中MET 14跳突和原发性扩增患者对TKI反应良好,但继发性扩增患者疗效有限。在本次真实世界研究中,未发现既往未被报道的MET-TKI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类型。

参考文献

本文主要参考Wang Y, Xu M, Wang K, Hao Y, Xu C, Song Z. Assessment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T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MET alterations. Ther Adv Med Oncol. 2024;16:17588359241248352. Published 2024 May 11. doi:10.1177/17588359241248352。

编号CN-139704,有效期至2024-8-22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陈湘钰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8月11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MET-TKI用于晚期NSCLC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