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会议报道】6月16日肝胆胰肿瘤分会场2 | 北京大学消化肿瘤论坛暨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CGOG)第十四届年会

06月17日



6月16日,CGOG大会不知不觉已接近尾声,肝胆胰会场2如期而至,共有11.3万人次线上观看了本次会议。

会议主席

梁后杰教授致开幕词

沈锋教授致开幕词


来自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梁后杰教授以及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沈锋教授共同担任本次大会的主席。

学术环节—第一节

图片 3.png


会议的第一部分由梁后杰教授和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赵海涛教授共同主持。

图片 4.png

首先,来自天下仁心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的廖家杰教授针对胆道肿瘤免疫治疗的进展进行了专题分享。廖教授详细解读了TOPAZ-1和KEYNOTE-966的研究结果,并对两项研究进行了横向对比。他指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给胆道肿瘤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但两项研究3年OS率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基于晚期研究数据,围术期免疫治疗正在积极探索中。紧接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施国明教授介绍了复旦中山医院对于胆管癌的治疗经验。施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对于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筛选的基础研究成果。通过多组学对肝内胆管癌进行分型,发现不同亚型的肝内胆管癌对免疫治疗的反应存在明显差异。施教授指出,胆道肿瘤提高总体生存的研究过程虽然漫长,但是机遇大于挑战。未来的重点是加速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以便找到胆道肿瘤精准治疗的靶点。

讨论环节:


图片 6.png

谢赣丰教授和应杰儿教授进行第一环节讨论


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谢赣丰教授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应杰儿教授针对胆道肿瘤免疫治疗进行了讨论。谢赣丰教授提出,虽然免疫治疗的加入提高了胆道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但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不到30%,优势人群筛选问题仍然是重中之重。应杰儿教授肯定了TOPAZ-1和KEYNOTE-966研究的里程碑意义,她指出免疫治疗后二线治疗的选择也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的验证。

学术环节—第二节


图片 7.png


会议第二部分由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梁军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沈锋教授担任主持人。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袁家佳教授以胆道肿瘤精准治疗进展为主题,总结了胆道肿瘤常见治疗靶点发生率及其治疗药物,详细讲解了胆道肿瘤明星靶点HER2、FGFR2、IDH1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随后,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周军教授就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探索展开分享,周军教授梳理了免疫药物、ADC类药物、表观遗传调节剂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他指出,这些新型抗肿瘤药物在胆道肿瘤的早期研究中展现出有效性,未来期待更多数据支持。

图片 10.png

陈晓锋教授、孙永琨教授、金璿教授进行第二环节讨论


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陈晓锋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孙永琨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金璿教授针对胆道肿瘤特殊靶点人群的治疗探索、不同类别药物治疗顺序及合理组合等问题展开讨论。

学术环节—第三节

图片 11.png

会议第三部分由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邢宝才教授和李燕教授担任主持人。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项灿宏教授围绕肝门胆管癌手术治疗现状与生存情况进行了汇报。项教授从影响手术的临床实际问题出发,阐述了肿瘤本身的解剖部位、预留肝脏的体积和功能、手术术式差异、常见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对肿瘤可切除性的判断及术后患者生存的影响。他指出,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仍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不断优化手术技术、加强术后管理,并依赖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维虎教授以“胆道肿瘤的精准放疗”为题,从术前转化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根治性放疗三个角度全面讲解了放疗在胆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他指出,放疗的临床试验队伍已经逐渐壮大,SBRT或大分割放疗成为精准放疗的主要模式。


图片 14.png

刘铭教授和王洪智教授进行第三环节讨论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刘铭教授和王洪智教授共同围绕胆管癌手术和放疗的难点与热点如胆道肿瘤手术难点、临床辅助放疗开展困难的原因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总结

最后,大会主席梁后杰教授及沈锋教授进行总结致辞。沈锋教授指出,各位讲者分享了精彩的学术进展,每位讲者都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分享不仅拓宽了与会者的视野,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梁后杰教授对各位讲者的精彩分享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强调,多学科合作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打破专业壁垒,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医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为患者带来更多福祉。至此,2024年第14届CGOG大会肝胆胰会场2顺利落下帷幕。

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许凌霄、审稿人 薛冉

评论
06月17日
赵昌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 | 肿瘤内科
胃癌诊疗规范荟萃讨论